分享

【灵璧故事】灵璧游集大章李:那个老茅洞的传奇故事

 灵璧家园 2020-11-16

大章李: 老茅洞的传奇故事


图文/邱德龙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杨二郎担山撵太阳在此歇脚,掉落的石碴就形成了大青山,也就是当地人普遍称呼的老茅山(以下称茅山),倒出两只鞋子里的泥土就形成了西洪山和东洪山。


       这个传奇故事就发生在灵璧县游集镇大章李行政村境内。近日,借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之机,我们一行四人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族谱、进村访问、召集知情老年人座谈等形式挖掘出了一些关于老茅洞的传说和故事。


       老茅洞以其洞穴位于茅山半腰而得名。当地也有人说因洞中常期住着一窝老猫精而称老猫洞。反正不管怎么说、如何传,这个洞穴是亿万年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溶洞无疑。



        按说溶洞应在云贵或长江以南的喀斯特地貌的构造条件才能夠形成,在长江以北,目前除江淮丘陵的凤阳山韭山洞从外还很少甚至没有发现过报道。笔者斗胆披露并不是想说老茅洞的形成(研究老茅洞是地质专家的事,我这个小百姓是沒有资格的),而是围绕老茅洞发生的故事和传说展开的。


        据大章李村六十二岁的村民李家船介绍:发现老茅洞纯属偶然。大约在清朝中期,我的先人名东洋字耕武,在清道光年间因救驾有功,赐予花翎顶戴,在河南陈州为官,享受朝廷奉禄,朝廷还赏赐其大量的珍宝金银钱财。李公为官卸任后返乡颐养天年,此时正值捻匪作乱,社会动荡,盗贼四起,搅得万民不安,烧抡掠夺,绑架拉票,明火执仗,害的官府无力控制。  

                     
       为确保安全,严防匪患,卸官回家的李公东洋顾用一帮石匠在茅山开山凿石修筑围墙和炮楼。一天午后,採石工匠在茅山东侧半山腰的一个料场採石,在两个工匠抡起大锤敲打巨石时,突然此处山石塌陷,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洞口经工匠们清理后发现高约二米,宽约三米,斜向西南方向缓缓下行,由于对洞中环境不明未敢继续探究。


        

       这次深入大章李行政村进行地名普查时,我们亲自爬到洞穴内的前厅实地进行了查看。洞穴处在茅山东侧半山腰,距山脚的垂直高度约有40米,但从山脚走到洞口,俗语说的望山跑死马我们深有体会了。在气温高达35C度的大太阳下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气喘吁吁,汗流夹背,但我们四人还都觉得心满意足,值得!洞中扁园略带长椭圆形,进入洞口后即是一个长约10多米,宽约5米,高不低于3米,面积约有三间房屋大小,光线暗淡。再往前即是一个小洞口只能容纳一人爬行进入,由于沒带照明设备,只能就此罢休,返回大章李村村部。


       在村部等候我们的中年村民李家品和八十二岁的田万金老先生讲述了他们先后进洞的经过和围绕老茅洞发生的传奇故事。

       进了第一个洞以后,再往里是个小圆洞。我们带着手电筒从圆洞口爬入第二个洞,洞里的面积和第一个洞相比可能略高略大一点,不同的是洞中间地面上有一块人头高,大约一间房孑大小的扁圆型巨大石块,状如炮弹石,看样不是从上面掉下来的,是自然放在那里的。巨石表面不太光滑,有坑坑洼洼的小坑,但沒有任何拐拐楞楞的。在往前走就往下斜走了,约走有几米远发现有个深坑,我们用二把手电照着也看不清下边,就捡起石头往下扔,过一回才能听到扑通扑通石头落水的声音,很沉很远。纠竟洞有多深,由于我们害怕也敢再试就返回来了。


       至于老茅洞的稀奇故事还真不少,李家品、李家船、田万金等几位村民都争先介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故事。


       

       故事之一:老茅洞出现以后,被百姓迅速传遍周边的村村寨寨,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前来看稀奇。故事越编越多,越传越玄,越演绎越离谱。有的说是神仙慈悲显灵,是上天搭救这一方百姓的;有的说在这个乱世出现,是苍天有意留给百姓的躲难场所;有的说是东洋老爷救驾有功,忠孝善心感动了天地,是上天奖赐给老爷的礼品;有的传得更邪乎,说是洞里有老猫精,每到晚上会带着它的徒儿法孙出来为百姓站岗放哨,遇到盗匪就把他吃掉,护佑百姓人家平安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就因为这些传奇,老茅洞的神奇色彩和传奇故事演化成百姓的实际行动:烧香祭拜的,披红掛彩的,祈求平安的,祈福求子的,诅咒盗匪灭亡的......于是地方乡绅名仕,富家大户就自愿出资捐款定于每年的四月初四日为大章李老茅洞庙会。你还别说,消息传开,你传我我传他,一传十十传百,庙会还真就兴起来了。每年的这几天,老茅洞下人声鼎沸,商贾云集,打拳卖艺,斗狗抛彩,唱大戏耍把式,玩皮影推洋片,包子棚小吃摊,摆地摊打彩球,看面相测八字……应有尽有,热闹非凡。直到民国中期庙会逐渐衰落。


        

      故事之二:  清朝末年,马集庄(今属大章李行政村的一个居民村落)富户马建家有一美若天仙的漂亮女儿,身材窈窕,正值妙龄。被土匪盯上后,捎话要娶为压寨夫人。马家非常害怕,就花巨资在团山(茅山北边的一个山头)上修建围寨房舍,家人及家丁住在寨内,寨门、寨墙上堆放滚木雷石以抗击盗匪。一天清晨,抢亲的土匪浩浩荡来到山下准备攻寨,寨内的家丁人众用石头砸向土匪,但土匪有枪有刀采取硬攻,马家寡不敌众,正当危机时刻,山下来了一队穿黄马褂的官兵,刀枪剑戟,旌旗招展,喊杀声震天,吓得土匪丟枪弃轿而逃。土匪逃走后,马家正要率众出寨迎接谢恩之时,官兵旌旗渺无踪迹,只朦朦胧胧看到雾腾腾的空中一队官兵飘向天际。

       这时马家众人突然明白了,这是老茅洞神仙显灵,派天兵天将前来搭救黎民苍生。于是马家当时许愿建造庙宇,塑雕金身,以报救命之恩。不久,一座取名《关帝庙》的神庙在大章李庄东建成,庙内供奉关帝老爷神像。香火繁盛,烧香拜佛祈求平安的香客络绎不绝,并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七日定为大章李关帝庙会。


        

      故事之三:  大章李村民李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每天赶着一群羊在茅山上放牧。牧羊的差使清闲惬意,自由浪漫,羊到山坡以后,小鞭一炸,羊群自动跑上山自行採食,俗语说羊吃碰头草,遇到啥草吃啥草,所以只要羊上山以后,牧羊人便可自由玩耍不受约束,因此李某经常爬到老茅洞里遮风避雨躲清闲。

       一天下午,正当李某在山坡玩耍吋,突然天边乌云翻滾,雷声隆隆,他不由分说撒腿就往老茅洞跑。谁知刚进洞口,就从洞内飞出一群蝙蝠,大如昇斗,眼似灯泡,张开小咀吱吱叫的一齐扑来,吓得李某举鞭乱甩。由于蝙蝠又大又多,怎么也打不退,吓得他魂飞魄散拔腿跑下山去,一气跑回了家,倒头便睡,再也没有起来,不吃不喝满咀胡言乱语,不几日便一命呜呼,病死家中,失去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故事到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然故事有喜有悲,有的确有其事,但被百姓添加了色彩;有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被百姓演绎成传奇。无论怎样,围绕老茅洞发生的故事还是为一方百姓所津津乐道的。

(本文作者系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县畜牧水产局退休干部邱德龙老先生)



【灵璧传说】钟馗先生三峡之旅

【灵璧视点】安徽卫视记者带我们走近“灵璧足浴女死亡”真相

【灵璧故事】日寇血洗灵璧游集后练滩

【灵璧诗歌】虞姬墓园随想

【灵璧故事】游集镇邱楼碧云寺的那些传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