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随笔】灵璧县南这个汉子的人生

 灵璧家园 2020-11-16

汉子的人生

汉子的人生

文/抱璞斋主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1967年4月的一天中午,李庄生产队的牛棚草栅边,几个小孩放爆竹,烧着了草栅。两个饲养员老头回家吃午饭了,只有汉子一人看管牛棚,为16头牛添加草料。忽然大火熊熊烧起,火借风势,瞬间8间牛屋燃烧起来。

   当时社员们都在家吃饭,汉子一边大喊“救火救火!”一边从牛屋里把牛牵出。汉子把拴牛的牛绳从槽柱上全部解开,让牛自己跑出牛屋,可有的牛被浓烟呛蒙了,找不到出门,汉子只好一一把牛牵出。从西门牵出十来头牛,然后从东门牵牛,当汉子把最后一头牛用尽全力从牛屁股推出后,门头烧塌了,大火封门,汉子身处火海之中,无门可出。

  社员们赶来了,饲养员李大爷见此情景大哭起来:“牛都救出来了,这是生产队的命根子,可汉子烧死在火塘里了!“大火熄灭了,没烧烬的房梁、木椽子还呼呼地冒着青烟。


  人们用铁锨、锄头边清理草灰,边大喊“汉子”的名字,8间牛屋清理遍了,也没找到烧焦的汉子。汉子的母亲听到这个噩耗,撕心裂肺,哭得死去活来,几次休克,险些丧了老命。

   牛屋内靠北墙有一口大水缸,是淘牛草用的。北墙上掏个洞,一段废旧的抽水机橡胶管从洞里通到外边,饲养员们平时把淘缸里的脏水,舀起从这管道里放到外面的粪窖里。队长满眼含泪拿掉反扣在缸上的一个大木步桶,发现汉子蹲在水缸里,吓蒙了,要不是从水管里呼吸新鲜空气,用水舀子舀缸里的水反手浇到木桶底上,木桶早就烧没了,那他早也就没命了。没想到他们这简单的放水设置,关键时刻却救了汉子的性命。牛屋虽然烧没了,但汉子化险为夷,大家在痛惜牛屋的同时,脸上又多了层微笑。特别是汉子妈妈顷刻破涕为笑,大家为此哈哈大笑起来。

   汉子大名申洪发,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这个名字,人们都喊他小名。汉子小时读书十分聪明,老师要求背诵课文,他只须朗读三遍,就能流利地背诵。可惜1955年春,他读三年级时,一天上午,在课堂上向后一仰,昏迷过去,继尔高烧不止。幸好其本族叔祖是老中医,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服了几副中药后,高烧消退。但他智力大减,休学在家。十五六岁时,春夏秋三季,他割青草,称给生产队喂牛,按斤数记工分。青草少时,十来斤一分,青草多时,要二十斤才能记上一分。一工分到分红时只能分到五分钱,也就是说割二十斤青草才能挣五分钱。一天要割二百斤青草,才能挣到五毛钱。


  汉子父亲去世早,母亲带着他和妹妹过着艰辛的生活。1964年,汉子19岁了,生产队照顾他,让他和两个老头,饲养生产队的16头牛。生产队长让汉子喂牛兼称青草、记账。

生产队8间牛屋,西四间支起八口青石板牛槽,每糟长1.5米,可供两头牛吃草。东头一间用秫秸笆闸成一个草栅,铡好的麦穰放在里面,夏天割的青草铡好用篮子在塘里淘好,放在槽里和干草混合拌好,撒上饲料拌匀,牛喜欢吃,青草搀上干草,叫做花草,这样可避免牛吃青草拉稀的現象。靠东头草栅边,并排放三张绳索绊的软床,那是饲养员的床铺,夜晚要看管好耕牛,防盗窃,照顾牝牛产仔。

  生产队500多亩土地,16头牛,两头牛为一犋,拉一张犁子,抢耕抢种时每犋性口要耕60多亩土地,一犋牲口一天耕2亩地,要耕上1个月,牲口不够用。抢农时,时间紧,有的牛累倒架了,就十来个人拉一张犁子耕地,喝起号子,热火朝天的,可有阵势啦!

  1965年秋的一天,老饲养员李大爷在水塘的跳板上淘青草一不小心掉到塘里,汉子下水打捞,他把李大爷推到跳板边,自己却被反力推向三米深的塘心。李大爷大叫救人,几个小伙子下水救了汉子。上岸后,把汉子放到石磙上,脸朝下,肚子抵住圆滑的石磙,控出了肚子里的水,汉子醒过来了。但不多时,因身体受凉,他的癫痫病犯了:牙关紧咬,身体抽搐,口吐白沫,半个小时才镇定下来。他这病是乙脑的后遗症,是高烧脑迷路积水所致,身体若有不适,或郁闷气滞,就会发病。

  大火烧了牛屋,生产队报告到县,批了一方多木棒,又用些洋槐树棒,秫秸扎笆,麦草苫盖,不几天就在老墙上修盖了牛屋。泥土掺上麦糠和泥,把烧黑了的墙壁泥了一遍,牛屋又焕然一新了。

  文革中,汉子是学习“毛选"的积极份子,会熟背老三篇和一百多段毛主席语录。他助人为乐,经常做好事,帮困难户做事,从不计较报酬。

   汉子为人正直,做事认真,做起生产队里公家的事,像做自家事一样,一丝不苟。他喂牛很讲究,草铡的细,青草淘的净,饲料、花草间次饲喂。1966年的春天,大队为春牛评比。全大队十个生产队每队选五头参评,李庄生产队的牛膘肥体壮,评为第一。生产队得了奖状,汉子他们三个饲养员都上台戴了大红花。

  1967年秋,汉子二十二岁了,因为家贫,又患有癫痫病,没说着媳妇。母亲常为此事唉声汉气。要拿二十岁的妹妹给汉子换亲。那时穷人家说不上媳妇,有的家庭就用姐姐妹妹换亲。当时流行着“两换亲,三拐头"的说法。三拐头就是三家磨着换亲。

  母亲的话刚一出口,不料汉子的妹妹大喊大叫,宁死不从。汉子一向正直:“哪怕一辈子打光棍,也不要妹妹给我换亲……”从此再也没人提及此事。

   1978年包产到户,汉子家分到了六七亩地。母亲去世后,他一个人忙里忙外,不会烧饭,经常是贴锅巴(俗称喝饼子),喝开水(夏天经常喝凉水),吃点咸菜(邻居施舍的)。虽然天天吃的是精米细面,但他干一顿,烂一顿,身体消瘦,癫痫经常发病。就这样艰难地挨到2006年,他进了乡敬老院。

   汉子和我同庄,比我小五岁。去年我在大街上见到了他,他又白又胖,身体比以前好多了。他说,癫痫病犯得很少,去年一年才犯两次,过去一个月都要犯好几次。

   汉子虽然没有妻室儿女,是五保户。但他的人生充满正能量,他是个好人。我看好他,为他点赞。

                                                        2019.3.29.于邵氏皓月斋


本文作者抱璞斋主,原名邵明宣,1941年生人,为灵璧向阳中学优秀退休教师,灵璧家园网超级版主,【磬乡文苑】版块版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