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层次父母才喜欢不停给孩子讲道理,高层次父母,懂得三个技巧

 闲云野鹤qpab3u 2020-11-17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宝宝在街上要东西你不给买,于是,他为了让你妥协,当街撒泼打滚、躺地大哭,你会怎么做?

我想,多数家长会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应对:

1、讲道理

这是多数家长的第一选择,现在大家都懂得尊重和耐心,面对这种情况,会和宝宝这样说:

这个玩具家里已经有类似的了,咱们在家说好只能买一样玩具的,小孩子不能见什么要什么,更不能随意躺地上,你这样做,可不是个乖宝宝,会被小朋友笑话...

结果,孩子完全不买账,甚至还变本加厉了。

2、以暴制暴

如果家长是暴脾气,或者当讲道理完全没有用,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耐心耗尽,往往就会采取以暴制暴的强硬措施,训斥、威胁、打骂、扛走...

3、无声冷处理

无视政策也很常见,在距宝宝一步远的地方,既能保障安全,又能表明态度。

无视路人询问的目光、任宝宝在地上哭闹打滚4个小时,等孩子闹够了,不打不骂直接领回家。

思想家卢梭曾说过: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3种方式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然而,这三种方法却又是被家长运用最多的方法,原因很简单,因为相比其他教育方法来说,这是最简单的。

尤其是讲道理这一种,如今几乎成了教育孩子的金科玉律,但你知道吗?它的效果可能会很差。

低层次父母才喜欢不停给孩子讲道理

父母本身都是伟大的,但教育方式却有高低之分。养孩子小动物都会,但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

既然孩子打不好骂不好,那么就跟他讲道理嘛,这总没错了?

但你知道吗?对很小的孩子来说,他发脾气的时候根本听不进去大道理。对大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一直揪着大道理反复讲,也会厌烦,甚至逆反。

道理本身是好的,但不停给孩子讲道理,就像唐僧念经,唯啰嗦而已。所谓物以稀为贵,话说多了,自然也就味同嚼蜡了。

孩子的教育与大禹治水同理,堵不如疏。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没被教育好的孩子。

如果我们告诉孩子太多“不要做、不要碰”,而没有告诉他“你可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就会造成孩子遇到事情不会处理,也就是“禁果效应”。

每个人被限制的程度都是有限的,父母过多地讲道理会让孩子感到麻木,这样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极可能会适得其反,产生“超限效应”。

高层次的父母,教育孩子时都懂得三个技巧:

1、适当承担后果比一味阻止更有效

对未知事物有强烈好奇是人的本性,越被阻止越想尝试。

大人不断阻止孩子去做一些事,是因为大人亲身经历过,知道那是危险的、也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而孩子没经历过,他不知道,大人越阻止孩子就越想尝试。

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去承担一些后果其实更有效。世界不是温室,不可能密不透风。

2、和孩子交朋友、平等沟通

你知道吗?亲子关系好了,教育孩子时会更轻易,因为他愿意听你的。

发自内心的佩服比恐怖的威胁更长久,家长通常会以绝对权威的状态出现,给孩子立规矩、设要求。

孩子小时候,确实会遵从家长的要求做,而到了初高中时期,他开始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就会对双方的不平等和长久以来的被动顺从产生抵抗心理。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以朋友身份相处、交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授孩子更多知识、技能。

3、多与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没错,这也是教育的一大法则,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有道理的。

书本里的知识是抽象的,能触及的知识更神奇。小孩子对很多东西没有确切的认知,即使读很多本书给他,讲很多大道理给他,也是懵懵懂懂。

多带孩子外出,在自然中学会认识世界,在触摸中将知识与事物建立关联,他自然就了解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了。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在头脑中快速形成深刻记忆,对智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开发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作为家长的我们,其实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因此,与孩子相处不顺时,调整一下教育方式,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