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玄宗和黄旛绰、李龟年为什么名登《红楼梦》正邪两赋名人榜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0-11-17


唐玄宗和黄旛绰、李龟年为什么名登
《红楼梦》正邪两赋名人榜
土默热
关键词:唐玄宗  梨园  李龟年  弹词  黄旛绰 昆曲
本文准备给朋友们谈一个颇有趣味的红学命题,涉及到历史上三个著名的梨园(红楼)人物:唐玄宗,李龟年和黄旛绰。让我们先从黄旛绰说起吧。在涉足红学之前,老土还真的不知道黄旛绰是何许人也。我国历史上文化名人很多,老土虽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但也颇晓得一些名人轶事,却从未曾接触过这个黄旛绰。涉足红学之后,突然在《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发现贾雨村长篇大论的“天地生人”榜中,居然冒出来一个颇为冷僻扎眼的黄旛绰。出于好奇之心,钻故纸堆悉心考证了一段工夫,居然还搞出点名堂来。现公之与同好,期与朋友们切磋。
贾雨村所论“天地生人”,分为应运而生的大仁、应劫而生的大恶以及正邪两赋之人三种。因为黄旛绰被贾雨村列入正邪两赋之人行列中,所以大仁大恶两种人本文就不论了,只谈谈这正邪两赋之人。贾雨村把正邪两赋之人又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于公侯富贵之家的情痴情种;第二类是生于诗书清贫之族的逸士高人;第三类是生于薄祚寒门的奇优名倡。贾雨村例举的奇优名娼代表性人物有: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
黄旛绰位列奇优名娼中,他是男性,显然不能是名娼,只能是奇优。所谓奇优,也就是出色的优伶吧。那么他是何时何地的优伶呢?原来,唐玄宗沉溺音乐舞蹈,在宫廷设梨园训练乐工,梨园一词后来演变成了戏剧的代名词,戏剧演员也被叫成了梨园弟子。据史料记载,开元天宝时皇家梨园中有六大乐工教习师傅,他们是李龟年(擅歌、筚篥、羯鼓),马仙期(擅方响),雷海青(擅琵琶),贺怀智(擅琵琶),黄幡绰(擅参军戏、拍板),张野狐(擅参军戏、箜篌)。
黄旛绰入宫三十多年,不仅是个出色的梨园师傅,而且性格幽默,善于口才,经常讽谏朝政,效果颇佳。他曾经用滑稽风趣的语言,谏劝唐玄宗不要轻信安禄山,应该疼爱自己的儿子(唐肃宗);提醒唐玄宗注意安全,不要在马上打球摔坏了身子。因此得到了玄宗的赏识和信任,据说唐玄宗一日不见黄幡绰,龙颜便为之不悦。安史之乱,唐玄宗携宫室出逃四川,梨园弟子四散奔逃,黄幡绰陷于叛军占领下的长安,被迫为安禄山表演。平定叛乱后,黄幡绰被拘,唐玄宗却没有怪罪,将他开释,后不知所踪。
洪昇所撰《长生殿》传奇中,曾表现过这个黄旛绰。在第十四出《偷曲》里,梨园班首李龟年出场“今有贵妃娘娘“霓裳”新曲,奉旨令永新、念奴传谱出来,在朝元阁上教演,立等供奉。只得连夜趱习,不免唤齐众兄弟每同去。兄弟每那里?(副净扮马仙期上)仙期方响鬼神惊,(外扮雷海青上)铁拨争推雷海青,(净白须扮贺怀智上)贺老琵琶擅场屋,(丑扮黄幡绰上)黄家幡绰板尤精,(同见末介)李师父拜揖。(末)请了。列位呵,君王命,霓裳催演不教停。”
《长生殿》中“霓裳催演不教停”的场所,被洪昇称为“红楼”:“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这个“红楼”原为唐睿宗的歌台舞榭,到唐玄宗时便演化为梨园的别称。在《长生殿》中,洪昇不仅让黄旛绰在红楼排演时出场,而且似乎还有意为他开脱日后“陷贼”的罪名。事见第三十九出《私祭》中,通过李龟年之口,交代安史之乱后梨园师傅的下落:“贺老与我同行,途中病故;黄幡绰随驾去了;马仙期陷在城中,不知下落;只有雷海青骂贼而死。”其实随驾而去的并非黄旛绰,而是张野狐,在《长生殿》第四十五出《雨梦》中曾现身,在苦风凄雨中唱唐玄宗怀念杨贵妃的《雨霖铃》曲。
黄旛绰被唐玄宗开释后究竟去了哪里呢?这还要从昆曲的起源说起。昆曲起源于江苏昆山,这是人们都知道的常识;但昆曲的鼻祖是黄旛绰,却不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昆曲的发源地就在今天江苏阳澄湖与傀儡湖之间的绰墩山地区。宋龚明之《吴中纪闻》云:“昆山西楼里村名绰堆,避光宗讳改墩,堆有黄幡绰墓。”又云:“唐伶人黄幡绰葬于此,今村人滑稽能作三反语。”所谓“三反语”,或称作切口,一种反切注音的方式,渊源于“参军戏”,后世昆曲角色的宾白中常见。
黄旛绰的祖籍便在绰墩山下黄家浜村,安史之乱后,黄幡绰流落民间,后来辗转回到原籍设馆传艺。在长安皇家红楼梨园时,黄幡绰最擅长的就是“参军戏”和“拍板”,“拍板”其实就是参军戏的定场乐器。他经常和另一位梨园乐工张野狐联袂表演参军戏,二人配合默契,妙趣横生的舞台表演,在京城长安风靡一时。唐末段安节所撰《乐府杂录·俳优》中,就有“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弄参军’”的记载。回到故乡的黄旛绰设馆传艺,传的便应该是“参军戏”。
明魏良辅所著的《南词引正》说,时腔繁音杂,“惟昆山有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此传。”与绰墩山相连的“傀儡湖”,系因数百年来村民们都会演傀儡戏而得名。傀儡戏也叫“弄参军”,就是黄幡绰“参军戏”的嫡传,乃是盛唐宫廷戏曲之元音余绪,还有唐代的神韵。黄幡绰在昆山传教“参军戏”,为后世昆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群众基础。当地人也一直将黄幡绰奉为昆曲的祖师爷,每年都有各地戏班子汇聚绰墩山,搭台唱戏,纪念这位宫廷表演艺术家。
由此可见,黄旛绰之所以被列入《红楼梦》“正邪两赋”名人榜,除了他本身是唐玄宗梨园乐工师傅中一个著名的俳优人物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后世昆曲(即传奇)的祖师爷。写这个“正邪两赋”名人榜者,亦即《红楼梦》作者,必是一位熟知昆曲起源沿革的戏剧大师。笔者推断其为《长生殿》作者洪昇,从《长生殿》中有意为黄旛绰隐瞒其“陷贼”历史,亦可见一斑。“正邪两赋”名人榜中,唐代梨园人物还列有两个,唐玄宗和李龟年,亦可证明这一点。
唐玄宗是梨园界的祖师爷,列入“正邪两赋”名人榜实至名归。李龟年是唐玄宗钦点的“梨园班首”,也算资格老道的“正邪两赋”人物。那么还有马仙期、雷海清、贺怀智、张野狐四大梨园乐工师傅呢,作者为什么不将他们也列入“正邪两赋”名人榜?这恐怕是因为他们既与昆曲文化无关,也与《红楼梦》作者的个人选择有关。上述后四人虽然历史上也故事多多,但与江南文化扯不上多少关系,唯独李龟年,却因特殊原因,作者却让他和江南文化莫名其妙攀上了关系。
什么特殊原因呢?安史之乱后,李龟年也流落民间,在江南潭州(今湖南长沙)一带卖唱谋生。杜甫诗中记载了这一事件:“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可是在洪昇创作《长生殿》时,虽然也使用了李龟年流落卖唱的故事素材,却将他的流落地点由湖南潭州改为江南金陵,让他在这里又偶遇当年在“红楼”“偷曲”的铁笛书生李謩,以及当年梨园教坊女永新、念奴,四个人在金陵结成一个小班子,当街演出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弹词》故事。
《长生殿》中李龟年的“弹词”曲调苍凉悲壮,颇为感人: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雕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脸上长街,又过短街。哪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吓哈,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俺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地把天宝当年遗事弹。这是《长生殿》中洪昇最为自负的一段,也是洪昇作品颇受社会欢迎,以至于“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说法的出处。
《长生殿》关于李龟年的描写,有两处是相当奇怪的:一是让李龟年弹琵琶。李龟年在梨园中本擅歌、筚篥、羯鼓,从未闻擅琵琶,擅琵琶的是雷海清,《长生殿·骂贼》一出中就有雷海清摔琵琶击贼的描写。二是李龟年与李謩、永新、念奴四人组成的说唱班子,居然唱起了“弹词”。弹词是明清间流行于江南的说唱艺术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琵琶。唐朝的李龟年绝无可能唱弹词,但长期以来江南各地确有“弹词源于李龟年”的传说,近代学者陈无我在《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一书中便持此说,其说是否出于《长生殿》不得而知。
《长生殿》如此描写,李龟年便莫名其妙地成了“弹词”的鼻祖了。弹词与昆曲,乃是明末清初江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两大艺术形式,《长生殿》作者如此处理,将一个“弹词”的鼻祖李龟年,一个昆曲的鼻祖黄旛绰,一个梨园的祖师爷唐玄宗,三人一起写进《红楼梦》“正邪两赋”名人榜,既属事出有因,也算水到渠成。根本原因就在于先有《长生殿》如此做艺术处理垫底,后才能有《红楼梦》如此写“正邪两赋”名人榜。除了《长生殿》作者洪昇而外,大概谁也不会在《红楼梦》中这样写。
还是回到黄旛绰结束本文吧。由于黄旛绰擅演“参军戏”,善使“拍板”,所以昆曲中最重要的定场乐器也是“拍板”,又叫“绰板”。拍板由紫檀木做成,梨园界雅称“檀板”或“红牙”。《长生殿》作者洪昇为后人除了留下《长生殿》传奇院本外,还留下了一副创作时须臾不离手的檀板。好友孙仪风在《和赠洪昉思原韵十首》中,就曾记载洪昇乘白舫手持檀板载酒而歌的场面:“载酒江湖乘白舫,徵歌花柳拍红牙。何如一曲《长生殿》,消尽离魂醉碧纱。”看到洪昇手中这个“绰板”(红牙),就明白檀板之祖黄旛绰何以进入《红楼梦》“正邪两赋”名人榜了。
2015.12
==============================

默热先生更多红学研究文章链接

红豆重歌泪未收 ——论贾宝玉《红豆曲》隐写洪昇梨园梦

白居易“红楼富家女”辨析 —— “红楼”寓意追根溯源之三

透过唐诗看“红楼”二字的真实寓意 “红楼”寓意追根溯源之二

“紫塞”战鼓“惊破”了谁家的“红楼梦” ——“红楼”寓意追根溯源之开篇

红楼梦本义梨园梦(修订稿)

论《红楼梦》“女清男浊说”的源流和涵义

谈《红楼梦》中的三个无解典的准确答案 兼论《尸解》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

《红楼梦》 鹡鸰正论

五块石头证红楼 ——《红楼梦》作者的石头情结从何而来

论土默热红学的五项主证

从文学常理推论《红楼梦》作者(修订稿)

此梅溪非彼梅溪

《红楼梦》“文忠公之嬷”文学正解

脂砚斋缘何不识茶筅

《红楼梦》“真假有无观”源自昆曲文化

《红楼梦》作者是个作家

曹雪芹严正声明:我的《红楼梦》披阅增删权不容侵犯

红楼“菜蔬”好“闹热”

用唯物史观指导《红楼梦》研究

从蕉园姐妹酬唱诗词看林黛玉创作原型

柔情侠骨话西溪

《红楼梦》中秋节“桂阴谱笛”意境解析
绛珠仙子形象刻画参照了吴绛仙
《红楼梦》“情根历劫”与“风流公案”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六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五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四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三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二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一辑

END

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