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到后再失去,远比一无所有要痛苦得多

 惟中茶道 2020-11-17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失,孰病?

              ——《道德经》



得到后再失去,

远比一无所有要痛苦得多。

拥有一段恋情的快乐,

远小于失恋的痛苦;

得到一个位子的快乐,

远小于失去这个位子的痛苦......

所以在生活中,

大部分人不喜欢冒险,

宁愿放弃得到的快乐去维持现状,

也不愿承受失去的痛苦。

这就是投资决策中的“损失厌恶”心理。

反过来说,

我们拥有一样东西之后,就害怕失去。

“损失厌恶”心理的根源在于,

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价值判断,

常常是非理性的、高估的。

拿金钱来说,

当你对金钱产生拥有感时,

就不能理性地对待花钱这个事。

为什么穷人会更穷,富人会更富?

在穷人眼里,

钱是用来维持生计的,

所以穷人对钱有很强的拥有感,

进而形成“损失厌恶”心理:

心疼花钱。

在富人眼里,

钱是用来生钱的,

钱要流动才能产生价值,

也就不会有“损失厌恶”心理的负担,

他们注重的是资金周转速度。

《累》......修身篇

小累在生存,

大累在攀比。

贵生保健康,

乐生无多思。

人事归人事,

东西归东西。

物我两不碍,

了除烦恼时。

回归平常心,

心净方朴实。

昼勤夜读书,

修行破格局。

刻刻在当下,

时时做自己。

心若包天地,

无欲亦无思。

人生无捷径,

追寻加坚持。

高山流水情,

阳春白雪诗!


陈真人2014/8/15号午后,写于重庆鹅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