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要的是听话,还是办法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1-17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意见相左的时候很多,那么,当遇到一件事关孩子发展的大事时,如果家长和孩子出现了冲突,到底该如何与孩子交流呢?

沟通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问题并不在于到底听家长的,还是听孩子的,我觉得,应该是听更正确的办法。而这个更正确的办法,可能并不在家长这里,也不在孩子那里。

那么,到底在谁那里呢?

答案是:在家长与孩子正确沟通后形成的共识里

所以,为了一个更正确结果的诞生,我们来看看,到底该如何和孩子交流。

首先来看一种错误的交流方式。

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家长武断地做决定,不管孩子提出什么理由,家长都会坚决予以回击,因为,家长在此之前已经认定了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小孩子懂什么!

当我们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观点时,我们坚信,维护自己的正确观点是我们的责任,为此我们不惜动用家长的权威,不惜和孩子进行激烈的争吵。我们以为,这是在行使家长的责任,我们在消除孩子内心那些幼稚的想法和狭隘的偏见。因为有着这样的意识,我们变得更加理直气壮。

一旦认为自己作为家长不容怀疑的正确,我们会说出自认为可以说服孩子的那些话——“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人人都知道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你还太年轻”“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不会这么想了”等等。

当我们这样表达的时候,如果遇到孩子的反对,我们的不悦情绪就开始升腾,当情绪代替了理智,正常交流将很难进行。情绪也会将原本正确的观点变成令人难以接受的洪水猛兽。

实际上,这会让我们忽略掉孩子知道、但我们不清楚的某些真相,因为我们根本不给孩子说出真相的机会;我们已经很难站在孩子的位置去感受,尽管这些感受可能并不那么准确,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让孩子说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对症下药地讨论出解决之策。

既然是和孩子交流,那就不能只是家长唱独角戏,必须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营造一种让他们感到安全的交流氛围,即使你要孩子发言,他们也可能不会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这种交流势必是有缺陷的,直接影响到那个更正确办法的诞生。

所以,我郑重提出的建议就是,家长要通过软化自己说话的口气,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推动家长与孩子交流的进行,如果家长过于强硬,就会中断这样的交流。

人与人之间对话的讽刺之处在于,如果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你表现的越强硬、越正确,对方就越感到充满了敌意,即使对方是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你用那些绝对化的字眼“唯一正确”“我绝对知道”等等,这样的表达并不会增加你的影响力,反而会削弱观点的力量。反之,如果你能够缓和一些,孩子可能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最起码会开始考虑你的观点中的合理之处。

应该承认,虽然我们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但是,也不能保证对事实的理解完整而准确,所以,我们需要从孩子那里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或者修改完善我们的看法。当我们因为创设了安全感,而让孩子参与进来、畅所欲言的时候,我们对事物的了解会更加清晰而明确,这会让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加准确有效。

无论孩子的观点和我们多么不同,我们都要想办法鼓励他们继续说下去。你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让孩子消除顾虑,比如“我知道,你有你的看法,我非常想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我非常想听听你的意见”、“或许我的看法不那么正确,你可以提出不同看法”等等。

一旦孩子与你的平等交流开始了,你得到的将是更多有用的信息,当然,里面还会掺杂无用的信息,但是这不妨碍你们一起讨论更好的解决办法。慢慢你会发现,你并不是那么正确,尽管你是家长,是看起来的权威。尤其是现在是后喻时代(自己网上查一下什么意思),这样的交流就更加必要了,因为孩子在很多方面比我们懂得要多。

当我们与孩子一起制定了更好的办法之后,最大的好处是孩子会发自内心地去执行这个办法,因为,这是他参与的、认可的办法,而非家长强加于他的。发自内心的动力,更能让这样的办法发挥持久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

总之,作为家长,我们想要的不是让孩子听我的,而是怎么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无疑,这样的交流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