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记得拼搏,不记得吃苦

 新用户9088aVaL 2020-11-17

曾经住过学校的学生,记忆里都会留下食堂的印象。是,我也留下了一些记忆,但我脑海里刻下的更多的是读书考试的回忆,对食堂的吃喝,没有留下什么记忆。

第一次接触食堂,是1982年,我在县城的一所初中复读。现在绞尽脑汁,也想不起食堂是什么样子,食堂的旁边是可以打开水的一排水龙头,某次打开水,那个高个子校长在我旁边骂骂咧咧,他似乎有喜欢骂学生的习惯吧。周一清早要骑车5公里到学校,要带上一些干粮,然后放在食堂的蒸笼里加热。中午就去找装着自己干粮的网兜。食堂里卖菜吗?有饭票吗?不记得了。

记忆里能泛起浪花的,是高中的食堂。我在高中同学微信群里发起了一场小型的讨论,了解大家对食堂的印象。高一时,印象最深的是玉米面饼子,我从小吃玉米面,腻了,觉得难吃死了。王欣同学一口气吃了俩,他的父母都是师范的老师,家庭条件好,他觉得玉米饼子很好吃。但是不久,他也逐渐不喜欢吃玉米饼子了,他说吃多了就觉得拉嗓子了。

午饭的时候,下了课就要去食堂里的蒸笼里找自己的干粮。干粮是由家里带到学校的,每人都有不同的网兜,不太难找。不过,丢干粮的事儿时有发生,去晚了,也许自己的网兜就找不到了,肯定是别人拿错了。但是,自己总要吃饭啊,干脆,将错就错,自己也就拿了别人的干粮吃。有一种干粮是拿不错的——有些贫困学生,拿的干粮里,掺了高粱米,红乎乎的。他们路程远,带的干粮多,夏天的时候,干粮就起了白斑,他们会蒸一下,继续吃。我宁可饿肚子,也不会拿那种干粮吃。

到了高二,就没有玉米面饼子了,食堂里蒸馒头,刚出锅时味道尚可,女同学反映味道较酸。那种馒头不能隔夜,尤其是冬天,一夜后就硬得像砖头,连老师们都调侃地说硬馒头可以用来防身。女同学回忆说,冬天可以买5个馒头,吃4个,剩余一个,晚上放到教室里烧煤的炉子上烤着,可以当点心吃。除了馒头,还有米饭。食堂里卖米饭,似乎是全校学生的节日,大家排着队去卖。食堂里还卖过炒蘑菇根,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肉,但是能吃出肉味来,跟米饭掺杂在一起吃,味道好极了。

排队长了,就会有加塞的,就会有打架的。我记忆里,没见过打架的,即便是打架,也不会很激烈,何况还有老师在旁边监督着。有的女生回忆说,似乎每天都有打架的。一个考上南开大学的同学回忆说,等她排到买菜时,总是没菜了。我开玩笑说,难怪你个子矮,原来是高中时挨饿造成的。

因为总是有剩饭菜,食堂里经常养着两头肥猪,春节前就会宰掉。那么多学生,每人也吃不到几块肉,有同学回忆说,吃肉菜的时候,老师家属都会上阵卖菜。学生吃不上几块肉,但是能喝到几口腥汤。

高中的食堂里,卖的都是什么菜呢?我是记不清了。同学们回忆说,有炒土豆块,还有白菜糊。高三的时候,来了外地的插班生,人家在菜里加味精。我也要了些,放在菜里,吃不出特殊的味道来。想起来,我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不时从学校西南角的小卖铺里出去,去外面小饭店里花两毛钱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彼时,县城的小饭店还买肉焖饼,一块八毛一斤,我一顿就能吃一斤。现在想起来,天啊,当时我真能吃,现在连半斤都吃不下了。

关于大学的食堂,印象就相对清晰了。大学的馒头与高中的相比,可谓天壤之别。据说,蒸馒头的老师傅,每晚都要听天气预报,根据气温情况去发酵馒头。那是我今生吃过的最好的馒头,暄而白。女生吃馒头,多半会揭皮,我看不惯,觉得太浪费了。食堂的饭菜品种多,味道也不错,只要有足够的饭票,可以吃得很舒服。食堂还有小灶,可以为学生炒菜吃。面包米饭饺子香肠,令我这个从村里考到大学的孩子,吃得很舒服。我喜欢吃饺子,一块五一斤,通常我吃半斤。可能肥肉比较多,我的体重也就没有降下来,在大学曾经被校领导称为“小胖子”。

后来,我家大儿子上了衡水中学,学校食堂让我开了眼界。衡水中学的食堂不对外承包,因此也不怎么盈利。饭菜品种繁多,还有各种冷饮。我注意到儿子的花费,他通常在夏天会吃冷饮。小子放假后,在家里吃饭,甚至会说还没有学校的好吃。两年前儿子考上了人大,食堂饭菜更上了一个台阶。他上高中的时候,我要求他每月必须吃掉一千元,以保证学习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但是儿子每月也就是六七百元的花费。小子上了大学,每月饭费会达到一千元。我见过他微信发过来的菜单,吃了两个肉夹馍,14元,一碗拉皮,8元,一顿午餐就是22元。我从来不限制儿子的吃饭花费,甚至,只要他请同学吃饭,饭费可以随时通过支付宝报销的。

今天这个夜晚,我忽然想起学校食堂这个话题,在微信群里与高中同学们交流。我发现,曾经吃过的苦,现在想起来,没有什么印象,再大的苦,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形成什么障碍。就像我曾经向大儿子布置过那么多的卷子去做,小子当时觉得很累,但是苦尽甜来之后,曾经的苦根本算不上什么。对于渴求上进的孩子们而已,青春的苦,从来不算什么苦。

我的中学生涯确实很苦,但现在,我只记得拼搏,不记得吃苦。

因此,我们家长,才没有必要担心孩子去吃什么苦呢。如果他能学有所成,很可能眼下的苦根本在记忆里留不下什么痕迹。或者,即便是苦,也成为中年记忆的谈资和回味而已。一个人最大的苦,就是没有苦过,没有知识储备,没有技能在身,没有学历做敲门砖,熬到中年,艰辛谋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