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守光:钢铁无语

 纪实影社 2020-11-17

影师简介



赵守光,1955年生于淄博。在国有钢铁企业从事政工管理工作。现为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摄影师。作品倾向于纪实。出版摄影散文集《纸上得来》、工业摄影集《钢铁无语》、杂文集《忽然想到》、纪实散文集《西楼忆旧》。《纸上得来》获淄博市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工业摄影集《钢铁无语》摄影专题,获山东省第十二届摄影艺术展纪录类铜奖;《钢铁无语》摄影集入围全国100本“影响中国影像图书”,在2018年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摄影家作品集40年(1978—2018)文献展》中展出。




赵守光 | 钢铁无语


沉默的钢铁大音希声,它坚毅的品格是多么的纯粹;而默默奉献的钢铁工人又是多么的酷似钢铁,只是比钢铁更多了些无声的柔情。英雄无语,天真从容;钢铁无语,岁月真情。
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十年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是把日子浸泡在了汗水里,把岁月熔铸在了钢铁里。我抓拍这些镜头时,也没有刻意地去挖掘、思索、颂扬什么,就是一种自然实在的原始记录,就是劳动者们一种常态的瞬间定格。
与其说是一种企业影像资料的积累,不如说是对一个群体工作状态的写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社会阶层的生存缩影。

▲炼铁高炉热风炉烟囱修建


▲工人们在做油漆前的清砂


▲煤气管道焊接


▲工人们在滴水成冰的寒冬作业


▲工人们冒雪运输管道


▲工人们的水杯


▲炼铁炉台吹风机旁工人在焊接维修


▲炼钢工人正做出钢前的操作


▲炼铁工人炉前清除铁水沟


▲出铁后炉前工清扫炉台


▲炉内大修砌砖


▲连接炼铁与炼钢之间的铁路运输线修建


▲炼钢设备的地槽施工


▲烧结机厂房建设基础剥桩


▲装卸工正从火车车厢卸焦碳,背后是炼铁高炉和热风炉


▲炼铁高炉炉底砌砖


▲炼钢混铁炉安装


▲炼铁热风炉管道焊接安装


▲炼钢混铁炉内砌砖

▲热风炉焊接安装


▲炼铁原料烧结机房建设安装


▲装卸工们卸车归来,沿铁路线回休息的临时宿舍


▲工人们在安装炼钢厂房框架


▲一列淘汰的蒸汽机车作为企业发展见证的文化标识,像一具钢铁塑像静卧在风雪中


▲炼铁高炉烟囱涂刷航空警示色





同名画册


赵守光《钢铁无语》 签名版

定价236元   优惠价139元包邮



封面题词:莫言

责任编辑:王宝磊

出版: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

印刷:山东海新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12开

页数:190页

IMBN:978-7-5474-0568-0

【名家点评】

工业题材是不好拍的,因为必须把工业场景中的元素化为可以构成影像语言的视觉元素。而在这以农业文明为主流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并没有太多的积淀和资源。赵守光先生的这组照片,将工业题材拍的如此生动,足见对拍摄对象的熟悉,以及拍摄功底的不凡。——藏策(著名评论家)

现在展现在你面前的是赵守光先生的摄影作品集《钢铁无语》。在这本摄影集里倾注了作者的情感、思想、赞美、批评,是作者不受时尚引导的独立思索,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性凝视。在这些很“日常”、很“生活”的照片背后,放进了作者独立的思想和情感。
摄影,也是一种人生表达。《钢铁无语》里有岁月的沧桑,有人生的棱角,有命运的温度,也有社会的斑驳。 
《钢铁无语》是内敛的。内敛是沉思的前提,而沉思则是抵达世界本真面目的前提。所以,《钢铁无语》是赵守光先生用照相机写下的一部沉思录。
《钢铁无语》在最日常的劳动中关注钢铁工人,摄影者以自己工作的工厂为蓝本,用照片写下了对当下工业文明的思索。它无声如钢铁,却是沉思肃穆的岁月镌刻。
《钢铁无语》是摄影者潜心于最基层的工地车间用数年时间默默积累而成,它不是应景的主题先行的仓促之作,它不是趋众盲从的“追风”之作,它是摄影者与钢铁的对话,对劳动的重新解读。
读《钢铁无语》,让我想起著名作家莫言的一句话,我把它抄在这里,表达对赵守光先生的敬意:我用低调观察着人生,心弦纤细如丝,明察秋毫,并自然地颤栗。
——张方明(系山东根德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淄博市文学评论学会副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