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协副主席刘洪彪,书法“花样”真不少,大字套小字写法很时尚

 鹿茸图书馆 2020-11-17

背叛了的心关注
2020-11-15 08:53
在当代书法创作中,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是对作品形式感很在意的书法家。他曾提出“给书法穿上盛装”的理念,为当代很多展览的展厅做过设计,还曾为很多书法家设计过作品集。他的这一理念,也贯穿在他的书法创作之中,比如他创作时常采用大字穿插小字的写法,被称为“书中书”,突出了作品的形式感。

刘洪彪

当代作品中出现的“书中书”,是根据作品布局谋篇的需要,通过书家巧妙经营,使整幅作品达到和谐统一。它是书家审美情趣的需要所选择的结果,也是观赏者的激情催化剂,从而在欣赏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书中书”是书家提高书法作品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广告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确定,各地区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安排汇总,^^2020年考试时间为3月和11月,具体考试安排如...

刘洪彪书法

根据当前书家的探索情况看来,“书中书”对书法作品的艺术审美有以下约定俗成的书法作品章法。

01一是“自然和谐”的原则


刘洪彪书法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家将书法作品艺术美分为自然美和雕饰美,以追求“道法自然”美作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书家通过线条的锤炼、技法的娴熟、结字的欹侧、墨法的变化及章法的精心安排,使书法作品由生到熟,由人工的雕琢美到天然的自然美过程,最后达到自然和谐美。

“书中书”不是所有的书法作品都能呈现的,而是根据作品布白的需要而定,以达到主体与局部相互映衬的作用,使整幅作品实中有虚,和谐自然。

02二是“动静结合”的原则

广告姑娘口述:男人睡前这样做,“弟弟”一柱擎天,爽歪歪

刘洪彪书法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动静完美结合的产物。书法作品的动态主要表现在书家以纸为载体、以笔为工具凸显书写过程中线条的张力。通过字内空间、行内空间、墨法空间以及章法空间等产生的视觉效应,使作品气息上的变化产生如同音乐律动一样的美。

我们从当代书家刘洪彪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来看,无论使用什么颜色的墨,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即“相似相融”。黑色让人文静,红色让人躁动。


刘洪彪书法

除此之外,动静结合的原则还表现在当代书家将“真、草、隶、篆、行”划分为动态字和静态字。“真、隶、篆”为静态字,“行、草”为动态字,这种划分已得到书法界的广泛认同。刘洪彪创作的作品多以行草书体出现,他惯用的布局安排是作品主体部分在字体上用行草书,而“书中书”多为楷、隶,以求动静结合。

03三是“虚实映衬”的原则


刘洪彪书法

书法作品的虚实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表现为阴阳理论。世间万物阴阳相抱而生,生生不息。书法作品的虚实关系不仅表现在用笔的虚实、章法空间的虚实,而且也表现在用墨的虚实关系上。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需要,书法作品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转化,它由传统的书写实用性转化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书法作品作为艺术品,书家们为了突出它的视觉效果的装饰性,在墨法上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墨色,将一幅作品融入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墨色,极大地丰富了书法作品的色彩,提升了书法作品的欣赏价值。


刘洪彪书法

纵观刘洪彪的作品,他们的主体部分用黑色的墨汁书写,而“书中书”则为朱红的墨汁所书,达到相互映衬的艺术效果,不仅如此,而且还进一步体现在作品主体部分形制为长方形,而“书中书”则为正方形,或者反之。

04结语


刘洪彪书法

“书中书”作为当代书家对传统章法探索的一种新形式,值得当下书坛关注。它为书法作品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探索作品形式拓展了一种新思路。

(文字参考自朱丙夫《当代书法作品中“书中书”视觉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