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秀全丨长春南湖大佛寺

 读在现场 2020-11-17

出差下榻的宾馆临近南湖大佛寺。离开长春前一天的早晨我赶早去了趟大佛寺参观。佛寺山门朝东。院墙黄色涂料粉刷一新,牌坊式山门。右墙壁刻有魏碑体黑色“南无阿弥陀佛”。左墙壁镶有一块黑底石碑,勒文:“长春市第一批保护历史建筑名录大佛寺”。门牌显示大佛寺坐落湖滨路613号。山门梁架居中书“大佛寺”三字。右书“登清凉地”,左书“入解脱门”。两对石狮守卫着山门。大门、边门均为铁板铆焊大红漆色。山门内壁题有“禅林”、“清净”字样。

进了山门,便见大雄宝殿,座北朝南。殿左前方立有一碑,据碑文《重修大佛寺大雄宝殿碑记》介绍,大佛寺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1935年伪满政府为在该寺原址建红十字会,将大佛寺迁至现址南湖畔,占地8000平方米。碑文还介绍了大佛寺从遭受劫难到重放异彩的过程。大殿东墙壁书一鎏金“佛”字。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为唐玄奘法师译文。

一小僧蓄着稀疏的胡须,身穿灰色布衣,手持手机,在院内边走边跟着手机念诵经文,神态专注,不时打出卷舌音,兴许是梵语,我一句听不明白。院内一位女居士在扫地、清理香炉灰。青石板地面干干净净,整个院子不大,却比较清爽。大雄宝殿东侧为一附属用房,为寺务管理办公室和佛经法物流通处,有另一女居士在照看流通处。

大雄宝殿雄伟壮观,画梁雕栋,斗拱飞檐。殿檐下“紫气东来”“相好庄严”的匾额置于“大雄宝殿”鎏金匾额两侧。大殿主供释迦牟尼佛。佛主左边神龛供奉普贤、右边供奉文殊塑像。普贤像前两张条桌相拼,配以六张木椅,桌上堆放经书、法器,是僧人诵经之处。殿内酥油灯闪闪烁烁,拜叠整洁有序,法器各就各位。十八罗汉各九尊石像,列左右侧壁。

紧挨大雄宝殿西侧为三层楼房,一楼为功德堂正在装潢,地面凿开,屋顶用蛇皮薄膜遮挡。二三楼是僧房卧室。

穿过功德堂为一排规制不大的五六间佛殿。有弥勒殿、文财神殿、武财神殿、伽蓝殿、观音殿。殿后一排新疆杨,在晨光中直插云端,绿树、蓝天、黄墙、灰瓦显得静谧、和谐而协调!

大佛寺佛教文化传播独特,氛围浓厚。寺院的内壁围墙,刻满了以弘扬佛法文化的石碑,这样的载体,经千百年而不朽。记载重大法会日期、名人任佛教、炫装驿经图、弘法大师空海尊像和宗教界、文化届等社会各界名人书法作品,如赵朴初题写的“深入经藏,吉祥如意”“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年偈,不如喝茶去。”启功题写的“宁静致远,法相庄严”等。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为此而献身的一代宗师,大佛寺弘法的僧众中自然也是如此。比如:倓虚法师(18751963)法号隆衔,俗姓王,名福庭,是佛教天台宗近世传人,当代中国佛教界著名法师之一。中年出家,随近代天台宗高僧谛闲法师修学,在兴办佛教教育,建设佛教道场方面有突出贡献。1925年,成为天台宗第44代传人。主要著作有《阴阳妙常说》 《金刚经讲义》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大乘起信论讲义》等,已出版24种。因其佛学造诣深厚,功德卓著,以他为代表的佛学学派被称为“湛山学派”。 1921年以后,倓虚法师在东北弘化,十余年间,先后创建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营口楞严寺,并复兴沈阳般若寺、吉林观音古刹。1956年十月,他重回长春般若寺出任方丈。翌年,迁居长春南湖大佛寺,以后一直在大佛寺住了二十年之久。日诵佛经,潜心修持。

倓虚法师的门徒澍培法师(1897-1986),俗姓包,名鸿运,蒙古族人。曾协助倓虚法师兴建长春般若寺,并出任首任住持,弘法利生,培育僧才。生前为吉林省佛教协会会长,长春般若寺方丈,吉林省政协委。澍培法师继承倓虚法师的衣钵。善于作诗,擅画兰花和墨竹。生平积诗三百余首,兰竹书多幅。晚年在南湖大佛寺幽居时作的诗广为流传,其中两首:其一曰:“静坐是生涯,南湖渡岁华。果园即道场,无处不僧家。”其二曰:“隐居南湖度晚年,舒情悦目有林泉。诗文虽逊陶五柳,淡泊堪称孟浩然。”

大佛寺几乎看不到任何商业气息,确实是一处佛门净地。周围没有一家配套香烛店,更无人兜售,一切可以在流通处满足需求。我取了本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佛教常识》,边问多少钱,边翻看封底标价,居士说:“不用付钱!”这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作 者 简 介

贾秀全,男,汉族,江苏盐城人,1962年生,研究员级高级政工师、正高级经济师。系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1980年代发表通讯、散文,作品散见于国家和地方报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