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狄树强丨炊烟是怎样消失的

 读在现场 2020-11-17

偶尔看到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一个情节,战士们在野外露营就餐,用一个钢盔来煮食物吃。看着战士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特别高兴感慨,不由想起二十多年前军旅生涯中,在艰苦条件下进行的野外生存能力训练。

那是在师组织的一次军事比武中一个项目,野战条件下散烟灶与蔽光灶的构筑。要求战士们不单单会构筑一个合格的炉灶,还得要烧开一锅开水,用来检验炉灶是不是能发挥作用。

散烟灶是适用于白天部队官兵在野战中使用,炊事班做饭的时候不能让敌人发现我们的踪迹,把燃烧产生的烟雾消除到最小乃至没有一丝丝弥漫,这就要求我们构造一个不能产生烟雾的炉灶来保障战士们吃饭问题。它主要由烧火槽、灶坑、烟道三部分组成,构筑时按照比武要求,由一位或者两位战士同时进行。首先是根据地形选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构筑,距水源近,四周距易燃物有一定距离。一个人在地上确定灶坑的位置,口径一般控制在40公分左右,直挖下去五十公分左右,然后在把灶膛向外挖,形成一个鱼肚圆,最后在底部按照烧火槽的方位挖一条10公分宽的小槽,作用是柴火放在灶膛里烧的时候,空气从下往上穿过灶膛由烟道排出,提供充足的空气。另一个人就需要根据风的方向来构筑烧火槽,并且必须是在灶坑的上风头。灶膛订好后,距离灶坑边缘大概20公分左右的地方往下挖,靠灶坑一边要跟灶底一个深度,往后延伸出一个由低往高的一个斜坡,让风顺利的通过灶门吹进灶坑里。这两个部位完成以后,一个人负责点火坐锅烧水,另外一个人也要根据烧火槽相对应的位置,灶膛另外一侧用战备锹把捣出一个烟囱,再由此向外挖出一条长1米以上,15公分深、10公分宽的主烟道。再分别往两边散开两条长度一样的支烟道,并且还需要用树枝树叶连带挖出来的土盖在烟道上方,烟出来以后慢慢飘向出口,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烟道比较长,树叶的缝隙会散发一些烟雾,等到最后就只剩下一星半点的青烟,不至于出现浓浓的烟雾,暴露自己的行踪。这个构筑要求时间是,单兵不能超过10分钟,双人必须再五分钟以内,用时越短越好。

夜晚就需要避光灶来大显身手了。它们两个的大致构造和构筑情形是一样的,相对于散烟灶来说,对散烟的效果不是要求太高,所以烟道不需要太长,还是需要遮盖离灶膛最近的地方。它最大的不同,要是体现在烧火槽的构筑上,先在灶膛一边往下挖出可以容纳一个人蹲下身子的长方形土坑,再把离灶膛最近的一边往里掏,挖出一个大窝来,并且不能把上边的土盖挖塌,里边大小能够容纳灶门口放进柴火,还能够满足吹火筒的使用需求,整体要求是不能出现火光。这个时间要求就需要多几分钟,但是也需要迅速完成,时间越短越好。离开时覆盖痕迹。形成快捷,迅速,高效的战地炊事技术。

这一切的一切,最大限度隐蔽整个部队的行军踪迹,躲避敌军追踪,是出奇制胜,有效打击敌人的有力保证。这样的生存技能,是战士们野外训练的必修课,优良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二十年前,我与战友们野外技能比武中,艰苦卓绝的环境,战友们高涨的情绪,快捷迅速的战地反应,整体化一的行动……时常忆起,情景历历在目。

作 者 简 介

狄树强,男,70后,河南省灵宝市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喜爱文学,爱好旅游;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成熟起来,在部队期间广播小说《白鹿原》《最后一个匈奴》《穆斯林的葬礼》等等陪伴着我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让我更加迷恋上了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