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利侠丨做一棵平凡的小桃树

 读在现场 2020-11-17

参加亳州市优质课大赛,接到任务是《一棵小桃树》。我备课习惯从读文章题目开始。我猜想“小”,应该是“弱小”,“可怜”,“可爱”“可敬”。带着猜想我一遍遍读文,读着读着,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小桃树在我的心里开始扎根,成长,开出满树花朵。

小桃树被贾平凹埋在院子的角落里,蓄着小主人对幸福生活的梦想。可是,当它努力冲破黑暗,拱出地面,一冒芽就遭人嘲笑,说它没出息。那句句文字敲打着我的心。我不就是这样一棵小桃树吗?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农村。我一出生,奶奶就在自家院子等消息,当别人告诉她是女孩时,她大声说:“生个丫头片子,我就不去看了。有啥好看的?”想着小桃树睁眼看世界和自己何其相似?一股湿湿的迷雾朦胧了双眼。

小桃树在角落里执著生,默默长,努力撑,它太柔弱了-----瘦瘦的、黄黄的、纤纤的,小得可怜,长得委屈。风雨何其强大?它在风雨中飘摇、恐慌、无助。我呢。瘦弱的我,一周岁又患上双托腮毒败血症,差点要了我的命。

当时,乡邻已找好破草席准备把病中的我裹起来扔到乱坟岗。据说当时已看不到我还有生命迹象。可是,爸爸无论如何也不肯放手。他坚信我还活着,并执著的相信我会好起来。不知是爸爸的爱太坚定,还是医生医术太高明,抑或二者都有。总之,我又活过来了。就像那棵风雨中挣扎的小桃树一样还保留一朵未绽放的花苞。我承载着爸爸的梦想又活的蓬勃起来。上学、工作、生活样样认真执著,哪一样都不甘人后。我就这样默默地努力。

后来,我从乡镇考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城里的天地太大了,城里的光景太迷人。我像那个从山村走向城市的贾平凹一样,热血沸腾,灵魂顿开,要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天真比作者更不堪。

自然是一本无字之书,很多人读不懂。而我却感到人世这本大书远比自然之书复杂得多,难懂的多。我何尝读懂一行一字呢?

这时,我才恍然明白,贾平凹写作的缘由。小桃树的经历又何尝不是作者的经历?小桃树的苦难又何尝不是平凹的苦难?小桃树要开花的梦又何尝不是作者向往幸福生活的梦?我不亦是如此吗?读到此处,我惊诧文字的魅力,它能隔山隔海隔时空,让毫无关联的人感情共鸣,泪眼朦胧。

小桃树教会我读懂自然之书,会有惊喜发现。风雨中的小草告诉我何为坚强?水滴石穿告诉我坚持的力量;小桃树是梦,小桃树是魂,小桃树是不屈的精神。哪怕风雨打湿梦想,依然昂起头坚强。它用实际告诉我:风雨之后见彩虹,磨难之后见真金。

通过一次次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我读懂了小桃树,读懂了作者,也读懂了自己,更对人生也多一分理解。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人生路上,风雨兼程,我们要种植梦想、执著奋斗,更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才能实现梦想,收获幸福。

此生,愿做一颗平凡的小桃树!梦想开花,无惧风雨,不畏世俗。向着梦想出发,唤醒信念,拥抱春天,纵然孤独凄凉,也无怨无悔。

作 者 简 介

张利侠,中学高级教师,安徽亳州利辛人。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笃信:学生,爱他就可爱。喜欢读书、写作。信奉:我手写我心,我写我快乐。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