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42章-损益的脑筋急转弯

 恬淡如意 2020-11-17

道德经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十个茶壶三个盖

整个宇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而不是静态的,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无时无刻在变。如果十个茶壶三个盖的平衡游戏都可以称之为杂技的话,那么宇宙万物的动态平衡就是一件无限复杂的事情。

宇宙万物之所以井然有序,是因为道在主宰这一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觉得可以接管这一切,由人来主宰这个秩序,以人的意志来代替道的意志,结果就是茶壶盖一个个被摔的粉碎,平衡被打破了,接下来就是连锁反应一样的灾难。

人是天地的造物,人认为人的意志可以主宰天地,就像汽车生产线上下来的汽车认为自己可以主宰工人的意志一样可笑。天地给人智慧,是让人了解天地的秩序,在天地设定的秩序中生活的更好。人却妄想喧宾夺主,让天地按照自己的秩序运转。

道生一,这个一是什么呢?就是冲虚之气,冲虚之气是什么呢?就是宇宙中的真空,冲虚之气是阴阳二气混而为分的状态,冲虚之气分化出来阴阳二气,这是一生二。

要注意的是,冲虚之气生阴阳之气自身并不会损耗,因为它足够虚,只有有形质的实物才会有损耗。也就是说,真空分化出阴阳二气,真空不会减少,这就好比是你在脑海里冒出了无数个想法,你的脑海不会减少一样。这就是二生三,冲虚之气加阴阳二气。

三生万物,就是阴阳二气交合生成宇宙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说阴阳交合的动力来自于冲虚之气。宇宙万物都是阴阳二气交合的产物,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是阴阳二气的比例差异造成的。

这个变化,是以局部看局部,互为参照物产生的,其实它们是一个永远在变易的整体,整体的一是永远不会变的,所以说整个宇宙是个单粒子也没什么不可以。

2.有趣的称呼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经常看电视剧的朋友们知道,王公喜欢称呼自己孤,寡人,但是哪个老百姓喜欢自己是孤家寡人呢?为什么王公要这么称呼自己呢?

天地创造了万物,天是万物的最高主宰者。但是在人间呢,它需要一个代理人,来辅佐它行使对万物的统治。天子,就是这个天道的代理人。就好比天这个董事长,雇佣了天子这个总经理,让他来经营天下一样。

天地不生天地而生万物,是万物的生生不息组成了天地,万物皆为天地所造,天地没有把万物据为己有,王公凭什么说天下是自己的呢?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王公称自己为寡人,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这个道理。

后来的皇帝自称朕,朕的本意是舟之缝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舟之所以会沉,是从有了裂痕开始漏水开始的。裂痕是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到沉舟的,那么第一条裂痕是什么呢?是帝王的妄为,然后自上而下传导,裂缝越来越大,直至沉舟。所以帝王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开这个裂痕的口子。

3.人自认为的好不一定是真的好

帝王之所以会开裂痕的口子,是因为以人代天,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天地的意志之上,把天下当成了自己的天下而不是天下人的天下,把天下据为己有看起来是对自己有利的,其实是对自己有害的。摒弃这种以人代天的做法,才是对自己有益的,这就是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的道理。

人都喜欢聚敛财富,让自己显贵,并为此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但最终的结局都不美好,这就是强梁者不得其死。社会是通过人与人的组织协作才能运转的。

帝王也好,百姓也罢,只是这个组织的不同零部件,它们在重要性上都是一致的,就像汽车离开了发动没法跑,离开了轮胎也没法跑,不能说发动机比轮胎重要,它们只是分工不同,认为一个重要一个不重要并不是现实的产物,而是人主观想法的产物。

官与民同样是如此,觉得官比民高贵,官比民重要,这都是人订立的规则,而不是现实本来的样子,它们不过是发动机和轮胎的区别,社会的运转离开了哪个都不行。是人为赋予了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这种含义。

大家一起分工协作创造的财富,在分配的时候如果因为能力产生差异的话,这种差异其实是很小的,断然不可能是几千亿和几千块的差异。之所以产生了这么巨大的差异,是一部分人占有了另一部分人的财富。所谓的通过智慧的脑力劳动创造的几千亿财富,不过是把偷窃换了个好听的说法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