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率90%!肺癌靶药劳拉替尼震撼上市!

 找药宝典 2020-11-17

11月2日,辉瑞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该公司研发的第三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劳拉替尼上市,用于治疗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体包括接受克唑替尼或者至少一种其它ALK抑制剂治疗后疾病继续恶化的患者,或者接受艾乐替尼或色瑞替尼作为第一种ALK抑制剂疗法后疾病继续恶化的患者,批准剂量为100mg/天。

到现在为止,已经有5种针对ALK基因融合的靶向药获批上市,包括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布加替尼和劳拉替尼,分别被批准用于ALK+肺癌患者的一线或者二线治疗,效果都很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劳拉替尼获批的前因后果。

药物介绍

劳拉替尼由辉瑞研发生产,作用多样且效果强大。其对克唑替尼及第二代ALK抑制剂耐药的肺癌有效,而且,由于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对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可发挥较好的效力。适用于治疗ALK阳性和ROS1阳性晚期NSCLC,FDA先前已经授予其突破性疗法和孤儿药地位。9月12日,其在日本获批上市。如今FDA正式获批,可喜可贺!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劳拉替尼获批试验基础

基于B7461001试验数据的优势,美国这次的上市批准为加速批准。这是一项非随机,剂量递增,多队列,多中心的Ⅱ期临床研究。试验招募了215例既往接受过≥1种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9%的患者有过脑转移病史。总体患者的有效率为48% (95% CI: 42%, 55%),中位DoR为12.5个月 (95% CI, 8.4-23.7),颅内缓解率为60% (95% CI 49%, 70%)。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是水肿、周围神经病变、认知效应、呼吸困难、疲劳、体重增加、关节痛、情绪效应和腹泻。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肺炎(3.4%)、呼吸困难(2.7%)、发热(2%)、精神状态改变(1.4%)和呼吸衰竭(1.4%)。

作为全新一代的ALK抑制剂,劳拉替尼的优势在于:患者在接受了多种其它ALK抑制剂治疗耐药之后,劳拉替尼还可能有效,可大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劳拉替尼新药申请试验基础

劳拉替尼新药申请的提交是基于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第二阶段的数据。该试验评估了在不同队列中接受治疗的患者的疗效。Ⅰ期纳入了54例ALK或者ROS1阳性的NSCLC患者,多数患者都是经反复治疗或有CNS转移的ALK+/ROS1+NSCLC。Ⅱ期临床试验纳入了275例ALK+或ROS1+晚期NSCLC患者,大多数患者都具有脑转移并且都进行过ALK类药物的治疗甚至是化疗,采用劳拉替尼100mg qd治疗,分析整体ORR以及脑部病灶的ORR。

Ⅱ期根据既往治疗的线数不同分为EXP1(未做过治疗)、EXP2(之前只用过克唑替尼)、EXP3(3A之前用过克唑替尼+化疗,3B之前用过非克唑替尼的ALK TKI±化疗)、EXP4(之前用过两类TKI抑制剂和或化疗)及EXP5(三类ALK抑制剂和或化疗)。

Ⅰ期试验结果为,劳拉替尼治疗之前接受过≥2种ALK-TKI的NSCLC患者的ORR为42%,中位PFS为9.2个月。

Ⅱ期试验结果为

(1)对于初治的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为90%,颅内总缓解率为75%

(2)Lorlatinib二线或三线治疗59位使用过克唑替尼或者克唑替尼+化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9%,颅内总缓解率为68%

(3)对于使用过2-3种ALK抑制剂外加化疗的患者,lorlatinib作为三线甚至五线药物使用,客观缓解率为39%,颅内总缓解率为48%

在安全性方面,患者使用劳拉替尼后,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血液胆固醇和血脂升高,发生的比例分别为81%和60%。没有患者由于副作用死亡。

总之,无论之前使用过几种TKI靶药包括化疗,劳拉替尼始终能够作为ALK耐药最终保底的药物,并且在各线治疗中都表现出强劲的颅内控制力!

个案分析

上述试验和其他相关试验已经证实了,

①劳拉替尼可抑制克唑替尼耐药的9种突变,对二代TKI药物耐药后仍有较高的有效性

②使用100mg qd剂量的劳拉替尼时,进行血浆和脑脊液药物浓度对比,发现Lorlatinib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脑脊液药物浓度很高,脑脊液/血浆浓度比在61%~90%,劳拉替尼对ALK突变的脑转移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例一代、二代TKI耐药后,劳拉替尼治疗患者完全缓解的真实案例,进一步证实这两个观点。

病情简介

患者,女,40岁,无吸烟史,2015年5月确诊为晚期肺腺癌(T4N2M1b)。

化疗、一代、二代TKI耐药,伴发脑转移

(1)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2015年10月,疾病进展,基因检测发现EML4-ALK融合。

(2)克唑替尼治疗:于是开始克唑替尼治疗,在2016年1月实现了部分反应。但是4个月后,病人的病情进展,肝部出现了转移灶。

(3)色瑞替尼:患者于是开始服用二代ALK-TKI色瑞替尼,直到2016年12月,由于胃肠道毒性而中断治疗。

(4)布加替尼治疗:2017年1月,经过了部分胆囊切除术,开始使用另外一种二代ALK-TKI Brigatinib布加替尼(AP26113),病人的病情一直很稳定,直至2017年5月,右肾上腺出现孤立性的进展。由于这个病灶是局部进展,因此病人在2017年的7月进行了肾上腺的切除手术。2017年10月,病人恢复使用布加替尼。当时的情况比较糟糕,病人全身转移,脑部和腹膜淋巴结都出现了新的病灶。基因检测发现了R1192P和G1202R突变,且这两个突变是顺式突变。

劳拉替尼治疗后,患者完全缓解

2017年10月18日,患者开始接受lorlatinib治疗。两个月后,增强CT的全身扫描确定了治疗效果非常好,病人达到了完全缓解,也就是所有可见病灶都消失了。

未来

哈佛医学院教授Alice T. Shaw表示,“虽然过去十年中,一代ALK抑制剂治疗AKL+非小细胞肺癌有显著疗效,然而几乎所有患者会因耐药而复发,其中大部分患者伴发脑转移。随后劳拉替尼出现,治疗既往AL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ALK+患者表现显著的疗效和强劲的颅内控制力。”

ALK第三代药物的上市,患者可以一代药耐药换二代,二代药耐药换三代。肺癌患者长期生存已不再是梦,肿瘤成为慢性病,或许会先从这里开始。最后,对该药感兴趣的病友可以直接和我们联系。

参考:

https://www./web-exclusives/fda-approves-lorlatinib-for-alk-nsclc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