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意栖居

 淮阴语文 2020-11-18

诗意栖居

文/朱红艳

月华如练,人到中年,幸福就是父母安康、孩子绕膝、国泰民安,自己工作顺利,是对一花一草的喜悦。

                                                 ——题 记

细雨轻抚面颊,瓦楞、檐角、地面、器物上传来滴嗒声,奏出了一曲生命之歌,诉说着岁月静好。

时间都去哪儿了。小儿后背痒处,我伸手帮他去挠,却不用指甲,皮肤的不知何时起的粗糙足矣。今日,我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母亲为我挠痒伸开手掌上下左右轻轻地这么来回就可以了。

那一年,我8岁。心悸、头昏、眼一黑,手脚力气尽失,陷入无尽的黑幕中、只听到耳旁母亲焦急的喊叫,我便在她的背上了。睁眼醒来,母亲陪在身旁。我是爸妈捡来的命吗?刚出生时,全身没皮似的潮红,在那个姐妹众多经济拮据路有弃婴的年代,他们东家医院跑到西家医院、治愈了我的皮肤病。

犹记得风雨交加,我偎在爸爸身后,看不到他被风雨吹打的面庞。他不时使劲蹬车,鼓起的雨衣,遮风挡雨,也为我撑起了一片天。

满载父母的恩情,背着学校的各种奖励,踏着轻快的步伐、等着父母的夸赞回到了家。父亲躺卧在床、母亲坐在旁边,只微笑着看着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却是我今天时常注意的追求。

时光荏苒,红衰翠减,又是一年。额间褶皱录沧桑,乌发频添秋后霜。那个欢歌笑语年经母亲的鬓角何时银丝蔓延,何时皱纹悄然爬满了她的面容,谁将30盛年狠狠地拨到了70古稀。那个身强力壮伟岸的父亲定格在了我的脑海,如今他的满头白发、话语啰嗦又将我带到了现实。是谁苍老了他们?谁又苍老了我们?姐弟五个业已成家,眨眼已是中年。

膝下小儿,每每围绕着我,声声“妈妈”传递着家的温馨、提醒着我的责任,似乎我是他的全部,亦如当年父亲是我的天。

他放学归来,翻开语文书,深情款款地朗诵,倒也颇有几分抑扬顿挫;时常讲述学校趣事,一转眼已是踢足球满头大汗,我跟着陪跑、顺便锻炼了自己。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多少次梦回那生我养我的地方:闲步于家门前的小路上,看屋后的河水潺潺、夏季雨后鱼儿欢游,闻着槐花香,捡那满地的桑葚子儿,聆听蛙唱蝉鸣,一边一人拉着脚踩冰块的我溜雪路。多少次梦见父亲母亲,却是我牵挂使然。母亲面容肌瘦,菜色难看,惹得我晨醒时泪流满面。

日本社会学家井上胜先生说:“对容易感到孤独的老人来说,天真可爱的孙儿女是无价之宝。”“老小老小”、暂无孙儿女的父母亲,逗嘴逗气。入梦来,心很疼。欣慰的是,二老身体还挺硬朗。“时光时光慢些吧,不想让你再变老啦,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耳畔旋律回放得我潸然泪下。

节假日常回家看看之余,也不能忘了带孩子到书店看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期望他有个终生受益的读书习惯,方能不失为文明古国之公民。

抬头望天、俯首见地,敬老爱幼,踏实勤恳、兢兢业业。

    曾羡慕白衣天使的双手,温柔似白鸽,也欣赏老农的脸庞,朴实如古铜。曾赞美空姐的身影英姿飒爽,也慨叹军人的魄力荡气回肠。但教师这份职业的平凡而神圣,我又何曾怀疑过?就让我像蜡烛一样悄然无声,像春蚕那样默默奉献。就让我做润物无声的细雨,做静静抛洒绿荫的叶子。  

2005年,我走上了三尺讲台。面对孩子们充满童真稚气的面容,看着他们关注的眼神,我知道孩子的天地该是快乐的,课堂也可以是他们的天堂。寻找知识中的乐趣,我努力激发孩子的兴趣,关注每一个孩子,不时地给予鼓励。有时,也许只是一个微笑,有时根据学生个别情况来点幽默,有时直言孩子的优点。教学因此变得轻松自如。领导大扬“朱老师爱的教育”,我惭愧,因为我做得远远不够。我深信,一个老师的精神状态、一举一动会影响他的学生。每当我即将走进课堂,便让平和、开朗乐观、积极向上走进心田,我去看每个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希望孩子们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幸福和学习的快乐,并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最终成为成绩优秀、待人友善,并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身为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才是最幸福的。认可源于人格魅力,源于教师的学识。用心关爱学生的同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转变观念,完善技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信息瞬息万变,博览群书、广征博引,带领学生在新课改下的课堂上发挥自如、驰骋万里吧!只有当课堂深深地吸引学生时,才能真正体验身为教师的幸福。

    是谁和学生们促膝谈心?是谁灯下批阅圈点?是谁板书“人”之撇捺?是谁引经据典分享课堂?是谁敲打键盘构思论文?是谁得到了同行的赞许?是谁被评为“先进个人”?是谁荣获了“学生最满意教师”称号?是谁暗许与时俱进?  

    是的,常说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叶子的事业。叶子没有花的芬芳,没有果的沉实,只是静静地吸取着阳光雨露,为花和果输送着养料,默默地向大地抛洒绿荫。心中充满爱,愿做一片叶。幸福是自我的一种心理感受,用心去营造、去体会,她把手儿招。

    五一小长假,祖孙三代信步柳树湾,深深地被她的绿化折服:绿树成荫,郁郁葱葱.花红柳绿,风吹草动,百草丰茂。不似走在索桥上,倒似走在迂回的画廊。

    初夏的阵雨,偶遇细雨,平添了几分诗意。不一会,天放晴了,更有情致了。老人安康、孩子快乐、国泰民安、岁月静好,胜似一幅极好的生活画卷。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诗意栖居、幸福满满。

朱红艳,江苏淮阴人,中学一级教师。2005年8月,执教于渔沟中学,现供职于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曾荣获“五好文明家庭”、“优秀班主任”“学生最满意教师”“文明风采大赛先进个人”、 淮阴区高中语文优课评比贰等奖、教学设计评比壹等奖、“对口高考工作先进个人”等,并多次指导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热爱阅读,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篇;热爱教育,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等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