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望乡村

 淮阴语文 2020-11-18

             守望乡村

              /韩燕飞

雨,敲打着窗,雨丝牵我回故乡。那片乡村,父母在守望。

依稀中,仿佛看到父亲瘦削的身影,母亲佝偻的脊背,雨中他们在乡村热切的期望。

2007年我应聘进城工作,从此远离了故土,远离父母,背离了生我养我四十年的故土乡村。我在城里打拼买房后,跟他们商量说,让他们进城安享晚年,他们说什么也不肯:“有一亩三分田种种,比到哪儿都好!”我说:“去了,会习惯的。”母亲笑着说:“村里好着呢,左邻右舍的端饭碗都可以走走。”父亲接过话茬:“老宅、老房子、你爷爷奶奶茔地,要人守着呢……”听了他们的话,我鼻子一阵发酸,七十多岁的他们与我距离了,不,是我与他们距离了,他们守着他们几十年故事情感的乡土、乡村,哪能说离开就离开得了的。我拗不过他们,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守望!

我与妻儿扎根于城市十年来,父母一直在乡村。他们养了几只鸡,攒满了一钢锅鸡蛋后,便站在门前的水泥路上向东望着我们,还跟邻居反复唠叨:“燕飞他们,咋还不回来呢?”“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几天后,他们便打电话给我:“来家把鸡蛋拿去啊早豆角也鼓了,黄瓜也有摘得了……”然后又说:“老李家盖新房了门前水泥路拓宽了,好开车子了土地补贴多了交了大病保险了身体好着呢……”我知道他们在乡村中,耕耘,劳作着,坚守着,望他们的儿、儿媳、孙儿们能常回家看看,坐坐,拉拉家常,享受绕膝之欢。可是因为工作生计,我们不能常回家看他们,我也放心不下他们:“你们年纪大了,还是到我这过吧,也好照应你们”“不习惯呢,去了给你们忙,我们都好,会照顾好自己的我乡下什么都有!这里有根呢!”那一刻,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们远离故土,经营好城里的小窝,给他们准备好了居所,能够更好的照顾他们,希望他们过来,过更好的生活,可是他们却不愿意我知道他们想的不是自己,他们心里着想的是我们能更“方便”的生活,心系的是他们的永远的根——安葬在乡村的爷爷奶奶,熟悉亲善的乡邻,那热望丰收的土地……他们要守望,永远地守望!

我们远离了乡村,根在乡村,我们日益远了我们的根,这是不是进城的失误和悲哀?

他们守在乡村,在一年365天,不辍劳作,父亲钓的鱼,大些的依然留着,母亲侍弄的黄芽菜包心菜,好些的也依然留着,在他们心里儿女或许永远只是孩子,需要他们照顾,即使他们在一天天老去。如今他们都八十有余,只有生病来城里看病,才能在他们的儿子家小住上几天,而几天中还唠叨要回去,家里离不开,想着她的乡村——虽然他们希望有绕膝之欢。我留不住他们,在无奈中送他们回到故乡。哎!我恐怕永远也带不走他们对祖上、对乡邻、对故乡、对土地的守望了!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如是说。望着打窗之雨,想着深沉的守望乡村的父母,我盈盈泪水,顺颊而下。

如今,带着父母对乡村的守望,我常回家看看,愿和父母一起,守望乡村,守望亲情,守住乡村的根!

韩燕飞,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高级教师,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理念,主张每堂课 “设置一个目标、教给一种方法、训练一组题目、学会一类技法”让学生得法课内,用法课外。从事班主任工作近20多年,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先后获得全国语文阅读竞赛优秀辅导员、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竞赛优秀辅导员,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淮阴区教学能手、课改先进个人等称号。参与国家级课题子课题《中学生优良品德的自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已结题),参与《整体构建校本研究模式的实践研究》等3个省级课题(已结题),主持淮安市“十五”重点课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已结题),有30多篇论文、教案在国家、省、市级获奖和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