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灶

 淮阴语文 2020-11-18

送灶

                                 文/赵玉凯

在我们乡下尊称灶王为灶王爷爷,男女老少都这样称呼他老人家。灶王爷爷的神像就供奉在灶台上方,那供奉用的神龛是在盖房子时就砌好了的。腊月二十三是农历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一个重要的仪式——送灶。灶王爷爷要回天庭,还不得送送?这灶王爷爷位列仙班,却常年工作在最基层。他掌管百姓伙食,与老百姓关系处得也好。灶王爷爷被人们供奉在灶房里,每日烟熏火燎,常年蓬头垢面,却正襟危坐,泰然处之。 


小时候家里送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送灶这天,黄昏时分,要焚香,烧纸,上供,跪拜行礼,感谢他老人家一年来的照顾。

供品是芝麻蘸糖。这芝麻蘸糖外形不似别处的糖瓜,而是手指粗细,一拃来长,其原料与制作工艺并无特别之处,但极好吃。据说灶王爷爷回天庭跟我们小孩子放年假是不一样的,人家回去不是休假,是有任务的。天爷爷派他到人间来让他“察一家善恶”,回到天宫述职要“奏一家功过”。老百姓却希望灶王爷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供奉香甜的芝麻蘸糖就是要让他老人家在玉帝面前美言。这芝麻糖还有很强的黏性,如果有不好的话想说,嘴被粘住啦,说不出话来。


小孩子是不准嬉闹的,要严肃认真,因为灶王爷爷不仅管人间烟火,还帮人照顾孩子。除此之外,灶王还帮忙看管家养的牲畜,所以母亲总要到院子里抓一只老母鸡,把它的爪子洗得干干净净,作为家禽家畜的代表来参加这神圣的仪式。然而老母鸡既不会作揖,也不懂扣头,战战兢兢,眼睛里写满了惊恐。母亲抱着它,按着它的脑袋对着神像点三点。鸡的任务完成了,被释放后很是兴奋,咕咕咕地叫着,张开翅膀,飞也似的跑开了。也许它认为自己会成为人们年夜饭的,没想到就这么给放了。母亲说这只鸡已经好几次了参加送灶了,怎么还没弄懂规矩。 

纸钱即将燃尽,母亲起身,仔细的掲下灶王爷爷的神像,在火里点燃。父亲拿了火柴走出去,不一会,院子里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也都噼里啪啦的。神龛空空的,新请来的神像要到正月初三早起请回灶王时才张贴上去。

送灶仪式结束,那灶糖就属于我了。 我从小是极敬重灶王爷的,因为如果没有他老人家,在那贫寒的岁月里,我是不会品尝到酥脆香甜的芝麻蘸糖的。

    作者简介,赵玉凯,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语文教师。爱语文,爱读书,爱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