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露天电影

 淮阴语文 2020-11-18

                          露天电影

                        丁桂云

露天电影,想必我们那一代人都还记忆犹新吧,那可是农村现代化全无还点着洋油(煤油)灯时期最开心的事。要说现代化,半导体小收音机算还是不算,一个队里偶尔一两家才有。因为洋油灯的事,我不止一次问母亲,为什么叫洋油灯,母亲倒是耐心地讲给我听,她说以前燃油,是外国人卖过来的,洋人的东西都叫洋什么洋什么。洋布、洋火、洋袜等等。现在早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油了,因为叫顺了口改不了,以后叫煤油灯.我点头记住了。通电更是遥远的事情,电灯,电话那是梦里才有的。所以放电影都是用柴油发电。

四五岁开始,因为有了妹妹,父母就把我同他们分床睡,让姐姐带我,我哭闹不肯,姐姐就说只要我跟她睡,每天晚上给我讲故。我同意了,天天晚上缠着姐姐讲故事,她经常讲着讲着就睡着了,我不停地摇醒她,反反复复多少次,都是她小学课本里学来的,实在讲得山穷水尽,每个故事重复讲。因此姐姐的成绩出奇的好,原因竟是讲故事等于一次次复习了功课。大队晚上放电影,我高兴得比听故事带劲。姐姐就更累了,又要驮着我,又要夹着板凳。一次,晚上漆黑,姐姐背着我身体前倾,撞上屋旁边一棵大树,一个趔趄姐姐倒是没撞着,撞到我的鼻子了,又酸又疼眼泪直打转,我忍住没哭,要不然大人听到就不让去看电影了。电影放到要结束父亲都会来电影场上找到姐姐先抱我回家,夜色更黑,父亲抱着我一路上总是一磕一绊,有时还会险搭搭摔跤。到家我会说给母亲听,路上差点跌倒。我以为路不好,母亲说是父亲白天做农活太累,腿软了,我才懂了。

七八岁,一二年级的我再不用姐姐讲故事,也不要她驮着我看电影,我脱离她们年龄大的一班人,我有我的差不多大的,一个队里共有十几个。一块上学,放学,玩耍,看电影。往往在上午课间休息时,消息灵通的同学透露今晚我们大队放电影,他们的消息也是猜测和按以往的规律来的,要是前一晚在邻村放映,那今晚就挨到我们村了,一般不会改变,除非特殊。下午的课堂就是一种煎熬。一双双心神不定的眼睛,心不在焉地看着老师,脑袋里早就猜想今晚放什么片名,《地道战》、《渡江侦察记》、《三毛流浪记》、《孤胆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还是武打片《武当》、《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可把老师急得,拍拍这张桌子,敲敲那个凳子。其实我们知道老师也激动,看电影也是他们高兴的事。放学钟当当一敲,教室里立刻沸腾,蹦上凳子,跳上桌子,一个个像麻雀似的飞出教室。跑到操场上询问正在搭电影布的放映员今晚放的什么电影,满意后才飞奔回家。晚饭吃得可不安心,平时话痨的我也憋住了嘴巴,慌慌张张喝几口棒面(玉米粉)稀饭,揪了一点糟面饼(烙饼)就要跑,妈妈是最温和的人,她总是哄着我多吃点,父亲可严厉了,那张瘦脸一冷:不吃饱不许去看电影!我不声不响又挪回来再吃。长大后才明白,父亲是用另一种方式疼爱我们。

每个大队部,其实也就是跟学校一起,偌大的操场上足够容纳一大队的人。还有邻村人也都来看,男人们都会站到或者坐在后面,他们把前面好地方让给妇女和孩子们,我从没见过因为视线或抢位置发生争执。一次,放外国间谍片《无腿先生》看到一半时,队里的三奶奶(三十来岁辈份老)问我叫什么电影名。我告诉她《无腿先生》,她接过说:“什么五腿先生,我怎么连一条腿都没看见。惹的我们一群孩子大笑,第二天到学校还要说笑一番。那个笑只是感到风趣并不是嘲笑。

看完电影回家路上,边走边讨论电影内容。看法不一致还要争论一番。母亲总会点着煤油灯,坐在床头,边纳着鞋底边等我们回来。

第二天上学,看电影的兴致意犹未尽,还会聚在一起评论电影内容。只要有电影看,不管是夏天蚊叮虫咬,还是冬天冻麻手脚,那都不是事。

露天电影那些年给我们带来不少的生活乐趣,现在早已成为了过去,但留在记忆里回味无穷。

丁桂云,70后,生长在淮阴区,现属渔沟镇。安家苏南。喜爱历史,爱读文学作品,偶尔喜欢抒发自己所想。

                        感谢关注淮阴语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