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能人琏二哥 (《渐行渐远的故乡》之五 )

 淮阴语文 2020-11-18

《渐行渐远的故乡》之五
大能人琏二哥

                          文/康麸子

     

《红楼梦》里有个琏二爷叫贾琏,是八面玲珑的王熙凤的丈夫、世袭一等将军贾赦之子,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我们大队这位琏二哥叫唐玉琏,是我的近房本家,没有贾琏那样显赫的身世,但却是十里八村公认的“大能人”。

       琏二哥属马,今年77岁,因老宅拆迁借住在城南果园四队玉宝三哥家里,偶尔还会在城南菜场碰到二哥二嫂来卖菜,“大能人不是浪得虚名,临老了二哥还搞起塑料大棚,用二哥的话说,自己种点自己吃得放心,剩点卖了买酒喝。

  琏二哥兄弟姊妹7个,在如今可以说是人丁兴旺,但在那个靠劳力挣工分的年代可不算是好事,家里光景很是惨淡。父母难为无米之炊,手心手背都是肉,有粮没粮反正煮一大锅,至于哪几个儿女能吃得上就不能保证了。兄弟姊妹每逢饭点就窝在家里,大哥玉琢能念书(后来考上了淮安师范),父母必须保证他吃上饭,二哥脑子不吃书,又不忍心和弟弟妹妹们争抢,只能另外想辙。

 那年月家家户户状况都差不多,但有几个行当是特殊的,譬如说卫生员,用现代话讲“卫生员”算是“中国特色的”,既不是医生,又不是护士,因为当时我们国家医务人员严重不足,但又必须有人来做防疫保健工作,“卫生员”就应运而生。琏二哥这时候脑子好使得很,整天粘着大队赤脚医生浦苏民,真正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人前人后都替浦苏民背着印着红十字的药箱,渐渐地也能帮着发放预防打摆子的疟疾丸、打蛔虫的宝塔糖,后来大队干部也默认了琏二哥的身份,给他单独记上了工分,遇到紧急任务也能在社房吃“集体饭”。琏二哥还偷偷跟保滩医院的王瞎子学点针灸、推拿,谁家遇到个头疼脑热的、呕吐拉稀的,二哥基本能手到病除。

 电影放映员也是“宝贝疙瘩”。当时保滩文化站还经常到各大队放电影,放映员叫二唐虎(可能是唐家排行第二吧),解放前他父亲是我们家的长工。琏二哥自然和二唐虎打得火热,忙前忙后挖坑埋杆子,挂放映布,正片之前的加映片往往都是琏二哥上手。正片放映必须二唐虎亲自上手,但换片、倒片包括有时候需要到其他大队跑片都是琏二哥的差事,记得放映最多的是革命样板戏,偶尔也有《南征北战》、《小兵张嘎》之类,印象深的还有李默然主演的《甲午风云》,印象深的原因是那是我记忆中唯一一部中国人打了败仗的电影,长大后才知道打败的原因是清朝政府腐败无能。 二唐虎呢落得消停,忙着找生产队的小妇女打情骂俏去了,但有一条他永远记得,生产队长来喊吃夜饭的时候喊上我琏二哥。

 琏二哥还为生产队赶过马车,轮上这差事是得力于他娶了生产队长的独眼女儿。二嫂是生产队长的前妻所生,据说拉肚子拉得一只眼失明,另一只眼也看不了几步远。二嫂肚皮争气,给二哥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叫志荣、志彦、志飞,个个都生的虎头虎脑,邻居们说三个小子都是吃马料长大的。

       后来分田到户了,琏二哥种地之余勺过挂面,炸过馓子,卖过油条,用我妈的话说就是,玉琏干的都是跟吃有关的活,挣钱不挣钱不好说,反正饿不着他。

   再后来琏二哥自学成才干上了木匠活,先教会大儿子志荣,还收了五六个徒弟,整个生产队每家的八仙桌基本都是二哥的杰作。二儿子志彦初中毕业当了兵,混得挺好,转成志愿兵,转业到河北石家庄。小儿子志飞高中毕业谈个对象回来,到苏南打工,在昆山买了房。

    二哥再也不用愁吃喝了,省道235往南延伸,琏二哥的房子碍事被拆了,安置房一直停在图纸上,但二哥一点也不着急,每年有一万多过渡费拿着,管他什么时候盖好呢。正好玉宝三哥的房闲置,二哥二嫂就去住了,顺便搞个塑料大棚,上点人粪尿种点蔬菜,老两口吃不完就左邻右舍送点,再多就骑三轮车到城南菜场半卖半送。

    琏二哥的爷爷和我的爷爷是亲兄弟,二哥二嫂不止一次给我家送菜,来了我自然要陪二哥喝两杯的,二哥总是慨叹以前真是太穷了,如果不为填饱肚皮谁愿意学那么多行当哦!

    原来琏二哥这个“大能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2019年1月29日于钵池山麓

【作者简介】康麸子,本名汤康,1970年出生,中学教师,业余喜欢徒步,骑行,手机傻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