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扬州

 淮阴语文 2020-11-18

       

行走扬州


                          文/王琴

初秋的扬州像个温婉的女子,低眉,安静,还有一点薄凉。许是立过秋的缘故,八月末,扬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没有丝毫的燥热。

还记得,上次来扬州是十多年前。那时,烟花三月,满眼望去,扬州城内是一树一树嫩绿的垂柳。

中午时分到站,女友文娟来接我,她的家就在扬州市中心,毗邻最繁华的文昌路。

放下拉杆箱,脱了鞋,光脚走在她家的实木地板上,看她在厨房为我做水煮鱼片。她煮鱼,我啃着苹果看她煮鱼,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这种随遇而安的感觉,让我彻底放松下来。

傍晚,我们走在干净宽阔的文昌路上,阳光,有着柔软的温度,风,习习随意,还有着轻易就能感受到的清新。

我们第一站去宋夹城体育公园。扬州城奢华得太低调,市中心没有高楼,听说扬州专门立法,老城区禁止建设七层以上高楼。扬州城大大小小有很多景点,大多都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比如瘦西湖,比如何园、个园,比如占地1000余亩的免费公园——宋夹城体育公园。公园集自然景观、体育健身和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特别喜欢将运动休闲元素融于独特的环境景观之中的感觉。顺着河边信步走,有跑步健身的年轻姑娘,也有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来玩耍,因为公园就在市中心,真正成了老百姓体育运动和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不知不觉,华灯初上。我们又去双东街区。暮色里的各条巷子灯火微黄,因为有年近古稀的老人常住,巷子里充满了烟火气息,家常饭香不时飘进鼻间。走着走着就到了东关街。

夜色里,各家店铺掌了灯,那些光影映在墙上,洒在树间,实在好看。深深的砖墙、高大巍峨的门楼、漆黑的大门、雕栏镂空的花窗、高挂的红灯笼,不同韵味的灯光……沿着光亮的石板路慢慢前行,经过一家名叫“廊桥怡梦”的文艺小店,喜欢青砖墙上用白色灯光随性打出的几个字:咖啡、慢递、原创、发呆、择一城终老。店里适合小憩,可以在轻缓的音乐声里一边喝咖啡一边翻阅喜欢的书籍,或者观赏一些小饰品,再或者两个人对面而坐浅语聊天,还可以从这里买上一些别具特色的小卡片,把此刻的幸福邮寄给远方挂念的人。

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一家店,青砖墙上也是高挂下来的红灯笼,门头和门框周围是绿绿的爬山虎,木质的门楣上书写着店名:行走扬州。字,是蓝色的,写得特别自由随性,一下子切中我的心声。我对文娟说,喜欢“行走扬州”四个字,回去我就以这四个字为题,写一写我走过的扬州。

古老的东关街,两边鳞次栉比的店铺内,集聚了很多百年老店,谢馥春香粉店、庆丰茶食店、四美酱园……吃的喝的用的,琳琅满目的商品颇有特色。路过一家煮干丝的小店,我们分别选了两份不一样的小吃,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还像读书时一样交换着吃。一边吃一边在摇曳的灯光里前行,被一曲低低忧伤的歌曲吸引,循声来到一家名叫“半亩荷田”的酒吧门口,酒吧内,昏暗的灯光,两三个年轻的男人临窗喝着酒。吧台旁,一个穿着长长花裙子的女歌手正旁若无人地沉浸在自己的歌声世界里,高高的酒柜内,各种式样的酒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不同的光泽,特别诱人。此刻,小酒薄醉也一定别有风味吧。

真喜欢这种留有岁月斑驳痕迹的街巷,仿佛一枝一叶一片一瓦都见证着沧海桑田的世事变迁。

走过东关古渡,又到了古运河畔。与运河水不动声色形成对比的是河畔的人,唱剧,拉二胡,跳舞,散步……人来人往,特别生动。

扬州的早晨,空气特别清新,这应该归功于特别高的绿化率,据统计,扬州的绿化人均达19平方米。第二天清晨,我和文娟起个大早,丢下熟睡的孩子,两个人像回到学生时代一样,自由地穿梭在瘦西湖一带。

深入认识一座城市,一定少不了当地美食。扬州是一座商贾往来云集的城市,大富大贵之人懂得享受人生,所以扬州的早茶花色品种多,喝早茶成了扬州人的一个习惯,戏称“皮包水”。

绿杨邨,原名冶春茶社,和富春茶社一样知名度较高。我们吃早茶的地方就是在绿杨邨,蟹黄汤包,烧卖,肉包,都很美味。和昨晚东关街的煮干丝不同,今晨选的是烫干丝,干丝确实是扬州的特色菜,路边小摊有吸引人的口感,名店也是高大上有韵味,口感鲜美,格外精致。服务员端上来的碧螺春,茶香幽幽,深深地低头一吸再品一口,瞬间,整个口腔与心脏都是清新茶香。

早茶结束,与扬剧偶遇。坐下来静静听上一会。

沿着河边的幽静小路,我们边聊边走,走过花鸟市场、天宁寺、御码头……一路上,文娟给我讲解她眼里的扬州。

依河而建的民居,生活做饭,洗衣扫地,很市井的生活。门前,一把椅子,三两自行车,一盘象棋,几个孩童,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给人的快乐与知足。河边,垂钓的老人抽着烟,文娟前一句还和我说着淮安方言,转身已经换成扬州话,跟垂钓老伯聊起钓了多少鱼。

紧邻河边的房子,白墙灰瓦,墙根下,开满了牵牛花,那些花从小院的屋檐蔓延到地面,忍不住驻足细赏。每天会有多少人从这里经过,被这文艺的一角吸引?

傍晚时分,天空中飘着细雨,我们来到卢氏盐商住宅。

门楣上的砖雕异常精美,虽经沧桑岁月,仍可辨出砖雕上神态各异的人物活泼灵动,栩栩如生。迈过高高的门槛,撑着店家提供的藏青色布伞走向后院,偶然一回首,清幽狭长的巷子,高挂的红灯笼,泛着光亮的青石板小路,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特别唯美文艺的地方。

走进后院大厅,服务人员体贴地帮我们收起伞,视野顿时开阔,“藏富不露”的恢宏之气扑面而来。

听说卢氏住宅第一个名菜便是臭大元,所以点菜的时候,臭大元首当其冲。臭大元由臭豆腐做成,因做的形状是圆形的,所以扬州人称为臭大元。服务员端上来的清蒸臭大元,完全没有臭干之味,反而香味直飘鼻孔,臭大元上面点缀着剁碎的酸菜和红椒,尝一口,鲜中透着咸,辣中掺着酸,这道菜真的很下饭!

卢氏古宅方形的走廊内,两个孩子追逐奔跑嬉戏其间,廊檐下,雨点有节奏地滴落。外面,细雨淅沥,大厅内,我和文娟对面而坐,吃着精致的美食,尽兴地闲谈,不辜负这一刻的美食与友情。

吃饱喝足,走出卢氏住宅,小雨已经停歇,扬州最繁华的1912酒吧街区霓虹闪烁,闲逛,看灯光美轮美奂,粗略感受这个城市时尚而又高端的夜生活。文娟家两个男孩子正是最顽皮的时候,不大一会,小儿子便在雨后的广场上滑倒两次,浑身湿了透,怕孩子着凉,不得不提前回家。为此,文娟特别生气,责怪两个儿子扰了一个美丽的晚上。

第三天,文娟执意要带中文出身的我去朱自清故居。原本就不是热门的景点,又逢上八月末的工作日,学生游客忙着准备开学,上班族依旧朝九晚五,故居内极为清静,买了票进去后,我和文娟两人似乎包了整个故居,慢慢走,细细看,还夹杂着讨论,有时候想起什么,会回头再看个透彻。看完故居,我们就在故居附近的小巷子里穿梭,长长迷宫似的巷子,走着走着似乎到了尽头无处可走,再往前一个拐,却依旧是更深的巷子通往远方,巷子里不时有拄着拐杖的老头、拎着白菜的老太从拐角出现,迎面的时候,我们彼此谦让让对方先行。

巷子深处,文娟坚持要给我拍照,双手触摸巷子里古老的青砖,深深的质感,触动我内心的文艺。

在古老的小巷及皮市街溜达了一圈后,我们又去了有着百年历史的绿杨旅社。绿杨城廓是扬州!百年旅社今天还是那么大气,可见当年的繁华。旅社可以住,价格不贵,最便宜的一百块钱一晚,最贵的两百八。在绿杨旅社的大厅沙发里静坐了一会,看着这个名为通天舞池的大厅,想象着百年来,有多少名媛在这里舞过轻盈曼妙的身姿!

两次到扬州,完全是不同的感受。十几年前,我还在上大学,正是青春逼人的年纪。当年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扬州城景点之中,步履随着飞扬的青春匆匆又恣意。如今,来到这个城市,我更像这个城市的一员,住在好友的家中,用她出行的方式,或公交,或车辆,或步行,悠闲地看尽这个城市的人与景,细品这个城市的味道,还因为有她的引领,我离这个城市的灵魂又近了一些。

王琴,在三尺讲台间绽放过六年青春,后通过公考成为一名法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