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磨刀

 淮阴语文 2020-11-18

     

磨刀

骈国华


五月的傍晚,夕阳还在燃烧,月亮就出来接班了。树头上的布谷鸟像负有使命似的,仍然不知疲倦地一声接一声地催促人们“磨刀割麦”“整地插禾”。快七十岁的王老爹给布谷鸟叫得坐不住了,默不吭声地蹩进储藏室,从一大堆杂物中翻出磨刀石和两把锈迹斑斑的镰刀,放在门前老槐树下,又转身进屋,一手拎着条小板凳,一手端着半塑料盆清水走出门来,他将塑料盆放在磨刀石旁,将小凳子塞到屁股下,拿起一把镰刀,拉开架势,低头磨了起来。那弯弓似的身影像一幅黑色的剪纸,伴随着有节奏的“沙沙”磨砺声,在铺满银色月光的地面上一前一后的移动。他手中那把锈迹斑斑的镰刀渐渐变得有了亮光。他用手指在刀锋上试了试,大概还不够快,他蘸了点水,又继续磨起来。

在外面做事回来的儿子见爹在磨刀,嗔怪说,你磨刀做什么?快进屋歇着去吧,别着了凉。老头说,明天不是开镰了吗?麦田的边边角角收割机那能收干净,磨两把快刀,好找漏,轮换用。儿子说,亩产都超千斤了,还在乎边角那几棵麦子,大热的天,要是中暑,多不值!老头说,我又不是纸糊的,就那么不经晒?你这想法不对。丰收了,也要颗粒归仓啊,机器收不到的麦子,糟踏了多可惜!再说,家前屋后的拾边地里不是还有些菜籽要割吗?你们忙不过来,明天我去收。他用手抹了把脸上的汗珠子,挺了挺并不丰满的胸膛,继续磨他的刀。儿子见父亲还不罢手,走过来拉起他爹说,那点菜籽,我起个早,三下五除二就收拾了,要你瞎操什么心!老头掸了掸袖口上的灰尘说,黄金铺地,老少弯腰。要不是有收割机,我照样和你们一起下地,一天照样还能割上两亩地!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儿子知道,父亲年轻的时候是生产队里有名的割麦能手,人称“飞刀手”,附近十里八庄没有不知晓的,这是值得他自豪一辈子的事。如今有了收割机,他的拿手绝活没有用武之地了,但他总还想为自己的飞刀找个用武之地。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香烟盒,抽出一支,用打火机点着后,依着老槐树,微歪着头,深深地吸了两口,撂出一句当当响的话来:那油菜籽,明天我去收!田边地角漏收的麦子,我也要把它们都收回来,让它颗粒归仓!

作者简介:骈国华,一个退休十多年的省农垦系统老同志。退休后,书香文字伴流年。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老年周报》《大江晚报》《江苏农垦人报》《智慧》《思维与智慧》《银潮》等报刊以及网络公众号《洪泽湖文学》《目耕缘读书网》《里运河》上发表千字左右的短散文400多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