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奶带娃1天,妈妈带娃2小时,孩子却更亲妈妈?

 青青莲子 2020-11-18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内心想说的是,上班一族的妈妈们,也完全有机会管好自己的孩子,内心不用太纠结。

01

早上,奶奶赶着送孩子去幼儿园,于是不停地催促去刷牙去洗脸。刚开始还好言相劝,但孩子根本充耳不闻;于是,奶奶就开始命令:“勋子,快去刷牙了!”,声音顺便也提高八度,孩子还是若无其事。

然后奶奶就开始抱怨唠叨:“看你能不能长点本事?一早起来就知道听故事,牙不刷脸不洗,脏死了!一会儿别人都做完操了,就差你!”孩子听的也起了反应,“就不刷,就不刷。奶奶大坏蛋!……”

这样几个回合下来,祖孙二人早已失去了平日的甜蜜,相互伤害程度直线上升。我知道奶奶这样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赶紧过去抱着儿子,问他:“奶奶让你刷牙,态度不温柔,我看到你很生气,对不对?”

孩子跟大人一样,生气时一定要顺毛摸。孩子立即委屈地撇撇嘴,点点头,我用力地抱了他一下,然后告诉他,“你可以告诉她你不喜欢她这样的态度。但是,诅咒奶奶是不对的。她会很难过的。” 让对手呈现脆弱,孩子的强硬的敌对情绪立即就会垮下来。

解决了孩子的情绪问题,接下来解决“刷牙问题”。

“宝贝,你张开嘴巴,让我看看哈克和迪克昨晚在你牙齿上打了多大的洞?是个游泳池还是一个健身房?”我装模作样一本正经地托起他的嘴巴,他也笑嘻嘻地张开给我看。

“哇哇哇,”我故意一惊一乍地说,“这么大的小黑点,作为一个健身房绰绰有余了,昨晚掉进去那块巧克力,竟然还没有清理干净!你准备让他们接着继续吃下去么?”利用绘本故事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常用常新。《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我的救兵。

果然,小家伙开始变得有点不淡定了,我马上把他拉到洗手池前面,一边唱着:“警察来了,蛀牙菌快跑,蛀牙菌快跑!”小家伙一边故意捣蛋地附和“蛀牙菌别跑,蛀牙菌别跑……”一边龇牙照镜子,一边接过挤了牙膏的牙刷,开始刷牙……

就这样,一场战争的火焰被熄灭了,而且,当娘的一点小心机就摆平了儿子,而且顺便将儿子拉到自己的这一边。

02

儿子最近又有了新的心仪对象——骑摩托车的美国队长。虽然家里的摩托车模型已经好多个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里的规则是每个月只能买一个玩具。而儿子的这个月已经买了5次玩具了,一次是跟叔叔家的孩子争玩具,哭得稀里哗啦的,爸爸受不了儿子的眼泪立即又买了一个;一次是跟爸爸去市场为好朋友选生日礼物,结果死缠乱打也自己也买了2个。反正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早已超额用完了本月的玩具指标。但是人家就是想要美国队长,那可是真爱,早上一睁眼就开始问爸爸,“什么时候给我买美国队长?”或者说给爸爸踩踩背,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玩具……看到没有,孩子总是能敏锐地觉察出来,城堡最脆弱最容易攻破的地方在哪里。

因为沉浸在无法得到美国队长的痛苦之中,情绪就没有那么好,人也变得不那么顺从,我一般这时候会回避他,不跟他发生冲突。而奶奶却万般看不惯,各种道理加批评指责,最后都上升到挖苦讽刺。“看你的玩具都堆成山了没有,也不收拾……” “你爸爸从小到大,就买过一把玩具手枪。你这么多还不够呀!” “就等几天而已嘛,快快刷牙,穿衣服……” 结果就撞在枪口,孩子本来是因为无法得到玩具的难过,却变成和奶奶的对抗,情绪集中爆发,那场景,当妈的想都不用想有多糟糕。

往往这种情况下都要我来收拾场子。抱起孩子,问他:“爸爸不给买玩具,很难受是不是?”一句掏心窝的话说出,孩子泪水就开闸,开始抹眼泪。“妈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再使劲拥抱一下。专家说拥抱可以让孩子大脑分泌多巴胺,这种物质让孩子可以舒服感受到爱。“是不是心里就像有无数声音再喊我想要美国队长,无数个爪子在挠心?”

“不,是有无数个美国队长再喊:我要找勋子!”正在揉眼睛的娃腾地挣脱我的胳膊大喊。

“啊?真的么?”我故意一脸惊诧,孩子却破涕为笑。然后我们一起大笑。

然后我问他,“你的玩具就像你的宝宝,你有了新宝宝就不要就旧宝宝了,看你的那些巴斯光年呀、消防队……,你都不理他们了。如果妈妈也有了新宝宝,就不理你这个旧宝宝,你愿意不愿意呀?” “不愿意!”孩子态度斩钉截铁,但是人也变得柔软起来。

“那让我们对旧的宝宝也好点行不?人的欲望总是会有不被满足的时候,我们要从现在拥有的东西里找到快乐,对不对?” 孩子若有所思,内心也许还是有很多的痛苦和挣扎,但是,相信说的多了,孩子慢慢会理解这其中的意思。

坚守规则往往会很困难,尤其是那些有约束性的规则,期间常常会碰到孩子的反复和吵闹,只有耐心、陪伴、爱和理解,而不是说教,才能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接受规则,并内化作他们自身的一部分。

03

奶奶爸爸和勋子从外面回来,带了一袋点心,2大片薄薄的,脆脆的甜饼,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回到家,奶奶跟我投诉:“勋子说特意给你留的,我说再吃一块都不给,非要给妈妈带回家尝尝。” 我就知道奶奶总喜欢吃妈妈的醋,故意逗孙子的,半娇嗔半抱怨,“从小把你抱到大,管你吃喝拉撒,还是跟妈妈近,跟妈妈亲,有好吃的想着妈妈!”

儿子在旁边一边玩玩具一边说:“那就是给妈妈留的啊!”多么理所应当!

我笑了,说,“天下都是这样的事,谁家不是这样的?呵呵。”没啥好说的,我只好安抚一下奶奶受伤的小心灵。其实奶奶不知道,她很多时候并不理解孩子的心。

奶奶每天花六七个小时陪娃,却不如妈妈花两个小时陪娃来得更有效。因为结果证明,孩子跟妈妈更亲近!

生完娃上班后,我也曾经出现过很焦虑的一个阶段,总是担心奶奶教育不好孩子,总是想改变奶奶的教育方法,为此也发生了不少家庭战争。但是后来我慢慢地我淡然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我发现孩子更愿意听我的,这是因为我更理解孩子,孩子明显地感受得到;第二,我不再试图改变奶奶,我重新定义她的角色,她只要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就行,而我负责孩子的管教。

而奶奶看到他的捣蛋大王到我手里变成了温顺的乖孩子之后,对于自己的育儿方法,不免也松动了不少。

所以上班一族的妈妈,不必焦虑,在守护自己事业的同时,也可以拥有美好的亲子关系,前提是爱和理解、高质量陪伴。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