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止观观止 2020-11-19
原创石头聊家庭教育2019-09-10 08:22:26

系列文章: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

本文涉及的心理学定律:自我效能感、习得性无助、归因理论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在我们老家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些以前最穷的村庄,现在恰恰成为最出人才的地方。当年那批孩子没钱继续学业,被迫外出打工,早早的进入了社会,十几年的奋斗拼搏,很多都成了小老板,不少还有了自己的企业;而那些当初在县城里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孩子,反而因为有口饭吃,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气,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穷则思变,变则通!我想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也比较普遍,其实这帮人当年在学校是及其没有自信的一群人,但恰恰是因为被迫走出去,又有榜样的力量,他们才变得更加优秀,这个发展过程像极了我们的祖辈——晋商。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在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眼里,这是一群自我效能感很高的人。自我效能感这个概念是1977年班杜拉提出来的,它旨在说明,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简单来讲,就是从有想法到最终能实现的一种助推剂。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阿尔伯特·班杜拉

我们常讲:道理懂得了很多却依然过不好今生。今天我们要讲,那是因为这中间还差一个“自我效能感”的推动。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那么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有怎样的影响呢?

1996年,班杜拉针对自我效能与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在罗马的一所小学进行了一项心理学实验,这次实验的对象是11~14岁的279名学生(平均年龄12岁),该研究要求被试接受一系列与儿童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有关的测试,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和父母的自我效能水平能够相当程度地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高自我效能的人会选择富有挑战的任务、能够勇敢面对困难,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解决问题,做事有自信,成绩会更高;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却完全相反,成绩会差很多[1]。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毫无疑问高自我效能是学业的助推器,获得高自我效能感包括四个因素:(1)直接经验:成功导致成功;(2)他人经验:榜样的力量;(3)鼓励和激励:人是一种情绪化的动物;(4)心理身体因素:成功的基本保障。

对上述四个因素的详细论述如下:

(1)直接经验:成功导致成功

我们常讲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太多,只会承受更多的打击,多数人在反复的失败面前,只会变得更加无助,然后安于失败。

有一个专门的词来形容这种状况:习得性无助。这个词儿用的非常好,从字面上就能直接的理解他的意思, 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的一种无助感。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以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把狗笼用隔板挡住,把几只狗放在里面,其中一部分用绳子栓起来,另一部分可以自由活动,然后对这些狗进行反复的电击。那些拴着绳子的狗在反复尝试依然逃不掉后,干脆放弃了逃跑,即便放开绳子,它们仍然趴在笼子里,忍受着电击的痛苦;而那些已经习得了逃脱的能力,即便有过被狗链控制的经历,在放开后依然能快速的跳出狗笼[1]。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这项实验对我们的启发是,必须先让孩子获得一种习得性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抵抗不可预知的压力,而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是建立在这种习得性能力之后的具体表现。所以在学业中总是要让孩子尝到点甜头,一味的打击只会导致习得性无助,影响终身的学业。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2)他人经验:榜样的力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习得性无助的体会,比如你因为几次在大众面前不好的演讲体验,会认定自己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于是你一辈子都可能不会也不敢站在公众面前进行演讲,除非有特别的事情发生。

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早些年,没有人相信人类能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约3.2公里),从医学和生理学角度看,这也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可是有一个叫班尼斯特的通过不懈的努力,在1954年以3分59秒打破了这一魔咒,这还不是这件事情的关键,因为有趣的是,这一年既然又有三个人打破了这个魔咒,而更神奇的是第二年,也就是1955年,又有300个人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榜样的力量让我们相信我们可以突破自己的极限,走出自己的困局,尤其是当这个榜样有着和自己类似的背景时,其作用更大。比如昔日和自己同一水平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全校前10的行列,那么这个榜样就具有更大的价值。所以,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做朋友是有一定道理的。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3)鼓励和激励:人是一种情绪化的动物

自我效能最简单的表述是,我相信我行!

可是当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遇到挫折时,常常会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孩子因为其可塑性强的特点,是锤炼自我效能感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鼓励和激励,促使孩子从低自我效能走向高自我效能,简单来讲,当外界有一个稳定的爱的关怀时,孩子就有勇气去摆脱这种困境。

无数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我们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旨在说明父母等权威对孩子的自我能力的强化影响。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4)心理、身体因素:成功的基本保障。

以前人们常将生理和心理分开来考虑,现代医学越来越认可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

1959年,一位叫迈耶.弗里德曼(Meyer Friedman)的心脏病医生,无意中发现自己诊室座椅皮套的前沿磨损非常厉害,出于好奇,他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双盲测试,弗里德曼按照是否容易患心脏病将人群分为两类,A型和B型,A型人格患病率是B型人格的8倍,并且这些人都有一个统一的心理特征,就是在面对一些重大变化时,非常容易兴奋[2]。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这提醒我们,心理健康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反过来健康的身体也有利于心理的健康,生理和心理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整体。所以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仅仅能够保证他们面对艰苦的学业,也是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前提。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上述提到的获得高自我效能感的四个因素:直接经验、他人经验、鼓励、心理身体因素,是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的。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让孩子获得更加积极的内归因。

我们以学业为例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当孩子成绩不佳时,积极的内归因应该是从自身寻找问题的根源,比如自己学习不用功、没能更好的复习.......消极的内归因是从外部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同学的影响、老师没有教好等等。要知道前者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的因素,而后者常常是无法改变的环境,所以专注于前者会让一个人拥有变得更好的勇气,而受困于后者就是将问题推给别人,自己不好那不是自己的问题,都是别人怎样怎样,这满足了我们的自恋,同时也为自己不愿意付出找到了借口,这也是我们要为孩子建立高自我效能感的缘由。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文章写到这里,本可以结束了,但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讲清楚,就是假如我们采用这套路理论,让孩子接受一个巨大的挑战,先让他们尝到点甜头,也为他们找来了合适的榜样,再加上我们细心的关怀,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吗?

如果这样是可行的,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利用这套理论让孩子做一些难以实现的目标?

显然是不行的,具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揠苗助长,那怎样的目标才算是合适的呢?

简单讲,就是给孩子设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15.9%这个数值。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题目太容易不具有挑战性,进步不可能太大;而题目太难压力太大,也不容易取得进步,那么在容易和难之间必然有一个最佳的数值,让学习变得更高效,这就是15.9%这个数值的最大意义。

2019年1月亚利桑那大学和布朗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AI机器学习效率的研究,得出如下准确率等值曲线图[3]。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上图告诉我们,准确率随着错误率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直到出现15.9%的拐点,准确率随错误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比如错误率为15.9%的训练次数为350的准确率,相当于错误率为40%时训练次数为1000次的准确率。

这项研究对于孩子学习的启发是,平日里的训练题能得85分是最好的,一方面能够发现学习漏洞,另一方面能够将学习效率最大化。如果分数高于85分说明题目太容易了,需要增加难度,反之则应降低难度。

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发: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

好的,至此,这篇文章就真的结束了。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本篇文章的核心理念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从有想法到最终能够实现的催化剂,这个过程要经历四个步骤:尝到点甜头的成功,榜样的力量,他人的鼓励,身体心理因素。这些都是为了锤炼我们获得更为积极的内归因,目的是为了获得内心的自我成长。这其中我们提到了避免极端的“习得性无助效应”,以及如何提高效率的85%的最新研究。

希望本文对你有启发。

  • 参考文献:
  • [1]边玉芳,李白璐. 心理学理论怎么用:教育心理学.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6
  • [2]Roger R.Hock.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 [3]Robert C. Wilson et al., The Eighty Five Percent Rule for Optimal Learning, do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