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烧纸钱:中国提倡文明祭祀、禁烧纸钱,老外却出高价抢购中国纸钱

 深耕文化 2020-11-19


引言


烧纸钱是中国传统的祭祀习俗,千百年来深受民众追捧,每年到了清明节、中元节,人们都会购置纸钱元宝,去先祖墓地焚烧祭祀。

尤其是农村地区,烧纸钱的习俗更受人们重视,无论身在哪里,工作有多忙,到了日子是一定要赶回来,给祖先烧纸。
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纸钱就是阴间的货币,人死之后去阴间生活,钱是万万不可缺少的东西。
中国人向来都讲究,百善孝为先,即使是去世了,也要表示孝心,所以,烧纸钱的习俗,流传千年依旧生生不息。

烧纸钱讲究


关于烧纸钱这项祭祀习俗,民间是有很多讲究的。在时间上,规定清明节、中元节、十月初一、除夕、正月十五这些固定日子;在种类上规定金、银元宝、纸币、银票等仿真样式;在烧纸方法上,又受时间、地点、人物的影响而各不相同。

例如,清明节、中元节、十月初一这些传统冥节,要去坟前祭祀,除夕、正月十五就在村口和家中祭祀。烧纸钱之前,要先摆好贡品,双膝跪地,边烧边与逝者默叨,喊出逝者称谓,召请他们过来享受贡品、带走纸钱。
通常在烧纸钱之前,要先给孤魂野鬼烧一些,避免到时候跟亲人抢。如果因故去不了坟地,就要在十字路口或者空旷的僻静处烧。
女人烧纸钱,需要先在地上画一个圈,圈上留一个口,口子朝着坟地的方向,烧钱也在圈中进行;男人烧钱要在地上画个十字,烧钱在十字中央进行,这样孤魂野鬼就抢不走亲人的钱。
如果用纸袋方式烧的话,就要在纸袋上写上收款人的地址和姓名,这样逝者就会像收快递一样收到钱了。

烧纸钱文化


烧纸钱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祭祀文化,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他赋予了它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民众而言,烧纸钱不仅仅是寄托情感的一种方式,它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

在世界上,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祭祀活动,祭祀中大家一般都是焚烧实物,唯有中国是用纸来代替实物,极大程度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中国人向来都遵从阴阳五行义理,万事万物都囊括归纳在其中,烧纸钱也不例外。
纸钱多以黄白为主,其中加入金银锡箔,这在五行文化中,代表的是金的属性;纸钱都是以木制成,所以也有着木的属性;造纸需要先做纸浆,浆是水,也有水的属性;烧纸是用火,也有着火的属性;纸烧完后化成了灰,又代表着土的属性。
纸钱在焚烧之前是实物,性属阳,烧完之后化为灰风吹消散,性属阴。人死后,灵魂下到了阴间,就要用阴的东西。

烧纸钱历史


纸钱在发明之初,其实并不是用来烧的,主要是用来抛撒、悬挂或埋葬的,西域高昌王国旧址,就曾出土过纸钱。后来由于佛教的传入(火葬法)和焚烧的烟雾形象,纸钱才逐渐转变为烧用。

烧纸钱的习俗,起于魏晋,盛于唐宋,在唐朝时期,烧纸钱的习俗已经相当流行了。唐代诗人王建在《寒食行》中写道:“三日无火烧纸钱 , 纸钱那得到黄泉”,可见在当时人们就已经用烧纸钱来祭祀祖先了。
宋朝时期已经有了专门的纸钱作坊,纸钱被批量生产,广泛的用于民间,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祭祀亲人都是要烧纸钱的。
明清时期烧纸钱的风俗,已经成了中原地区祭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烧纸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变得多样化,增添了马车、房子等等。
到了近现代,烧纸钱的风俗已经算是根深蒂固,即使国家大力号召文明祭祀,但还是有好多人偷偷摸摸的去烧纸钱,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也要烧纸钱。

烧纸钱畸形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烧纸钱风俗逐渐畸形发展,原本的烧纸钱重在祭祀,如今却变成面子工作,重在烧字。有些人认为,越是烧的多、少的好,就代表越孝敬。

祭祀本无错,但过度的铺张浪费,无论对是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尤其的荒火频发时期,过度焚烧更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几年来,因祭祀烧纸钱引发的火灾屡见不鲜。
对于这个问题,国家也非常的重视,多年来一直提倡大家文明祭祀,禁止野外烧纸钱,但一直收效甚微。因为在法律条文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大家还是会偷偷摸摸的去烧纸钱。
这种烧纸钱的思想,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光靠号召是很难改变的,要想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重思想上做引导,或者是出台明确的法律条文,只有这样才,才能真正的实现文明祭祀。

烧纸钱在国外大火


在中国,烧纸钱的风俗,正在随着国家的号召,而逐渐变弱,但是在国外却成了人们追捧的对象。看到中国人烧纸钱来祭祀祖先,外国人马上联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从未给祖先“汇款”,于是纷纷模仿中国人,烧纸钱祭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