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藉东风,活水出龙泉

 收心斋主人 2020-11-19

邓济舟湖北荆门市龙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湖北省首批正高级教师

他山石

2019年4月27

星期六

2017年12月,大别山主峰所在的湖北英山,初冬的峰峦参差错落,层林尽染,橙黄青红摇摆着仿佛梵阿玲奏乐般清脆辽远。我和“让作文飞”团队部分成员登上了第九届湖北学校文化论坛的领奖台,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颁奖嘉宾冲我说:“你是湖北学校文化的领奖专业户呀!”

十年结缘,感恩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一路的鼎力助推。一所学校的教育文化之美需要一些显性的元素来呈现,其精神底蕴、人文气质更需要历史和过程的积淀。百年龙泉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渐渐拥有了一所老牌名校独特的学校文化生态,而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的文化辐射,应该是龙泉教育发展道路上的源动力,可谓“十年藉东风,水自龙泉生”,其间既交织着我和我的学生作为个体的行走足迹,亦可见荆楚百年名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价值追求。

绿橙香嫩酒初浮——一则报道

酒香也惧巷子深,多维立体的宣传工作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不可或缺。

2009年5月2日,《中国教育报》第二版刊发了记者黄兴国、实习生罗曼的新闻稿《把文学社办成学校的“乐土”,荆门市龙泉中学放开手脚搞活动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则抢眼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此高规格的宣传平台得之弥足珍贵,这是在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成立后不久,秘书长刘勇先生得知我坚持以文学社为平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意邀请时任《中国教育报》驻湖北记者站站长的黄兴国先生专程从武汉奔赴荆门所作的采访。

这则千字左右的通讯报道,掀开了龙泉中学素质教育的酒窖,文化效力对师生的辐射,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我为首席导师的岚光文学社成为荆门市乃至华中地区校园文学的一张闪亮名片,吸引了来自内陆众省以及台港澳地区、马来西亚、泰国、英国等地的教育同仁莅临参访交流。龙泉藉着一次次这样的东风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等抽象的语言转换为生动可感的学校形象,完成了学校文化品牌的缔造和宣传。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篇序言

2011年,在时任校长马德明的鼎力支持和副校长葛昌华的精心策划下,我主编的第二本岚光社员作品集《让作文飞》准备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我想请一位教育名家写序。当我向刘勇先生提出这一想法时,他欣然答应帮我请刘道玉先生着墨。我既惊且喜:刘道玉先生,原武汉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德高望重,年近八旬,他会为我的这本学生作文集子写序?

时隔不久,一篇题为“创意是作文的生命力”的序言传到了我的邮箱,署名:刘道玉。我喜出望外。道玉老在“序言”里鼓励说:“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有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校园文学社——岚光文学社,有一位全国知名的校园文学指导教师——邓济舟先生。”《学校文化》杂志在当年第7期全文刊发了这篇序言。

2012年的第四届湖北学校文化论坛在武汉举行,《让作文飞》荣获了“学校文化建设年度创新成果奖”,刘道玉先生亲自为我颁奖,并题字予以鼓励。当我拿出凝聚着我和我的学生心血的《让作文飞》呈给道玉老时,道玉老对我说:“这篇序言,是我在电脑上一字一句敲出来的呀。”这对我是莫大的激励和鼓舞。

2016年,在时任校长张金兵的鼎力支持和副校长葛昌华的策划下,我又准备公开出版第三本岚光社员作品集《作文萌萌哒》。我诚恳地向刘勇先生表达了请他作序的想法,他很爽快地答应:“行,我有话可说!”在题为“在自由写作中实现自我认知与自主成长”的序言里,刘勇先生不吝笔墨:“邓济舟早就在实践层面践行这样的写作教学理念和育人理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更对荆门市龙泉中学长期支持岚光文学社、支持学生的自主教育、支持一大批观点前卫的教师大胆创新教学实践的作为产生更深的敬意,对岚光文学社未来的作为产生更高的期待。”

两篇时隔五年的专家序言,既有对龙泉师生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肯定,也有对龙泉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性指引,字里行间饱含对我人生努力的肯定和鼓励!正是这些激励和鞭策,不断地催我在校园文学的指导之路上奋蹄前行。

满园春色关不住——三部集子

学校文化解决学校发展的走向问题:所从何来?所向何去?

百年龙泉中学秉承书院文化,一直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坚持以校报校刊为平台,展示学校办学成果,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助力学生素质教育,岚光文学社是承载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之一

迄今为止,我公开发表了1000多万字的教育教学论文,主编参编了100多本著作。盘点一路走来,弥足珍贵的当是三部我主编的岚光文学社社员作品集《幸福在远处》(2007年/素质教育出版社)、《让作文飞》(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作文萌萌哒》(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让作文飞》的“后记”里,我写道:“让作文飞,这个梦想虽说如今已经变成现实,但让作文飞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会继续给力……”

如今,伴随着这三部集子的公开发行,“让作文飞”已铸成华中乃至全国的作文品牌,2018年7月,在张家界召开的全国校园文学研讨会上,当我捧取全国校园文学的最高荣誉奖杯,面向来自全国的学校文化专家、同仁交流的时候,我举起手中的《让作文飞》说: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高级顾问李向农教授参观岚光之后题签“龙飞在天,泉涌于地,天地精华”虽有过誉,但是激励。请允许我打个比方吧,如果说我指导的学生作文是“卫星”的话,那么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这样的团体就是“火箭”,有了助推器,我和我的学生作文就能飞得更高、更远。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个社员

几十年来,我通过校园文学社这一平台潜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校园文学爱好者,使他们享受到了“文学,是一条路”的成功和幸福。而这些社员大多受到了“湖北学校文化”的青睐扶持。

李旻璇,2014级岚光社员,2017年自主招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2018年5月,在江苏高邮“汪曾祺散文奖”的全球颁奖仪式上,著名作家贾平凹亲笔为获得大奖的李旻璇签名并盛赞“后生可畏”。获得全球排名第三的这篇《手背的伤痕》散文首先由《学校文化》杂志2017年第10期刊发,并获第七届“枫叶国际杯”湖北省作文竞赛一等奖。

汪欢颜,2013级岚光社员,2016年考入北京大学。《岚光报》2014年第3期(总第82期)刊发其文章《年味》, 后由《学校文化》杂志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徐奕涵,2015级岚光文学社社长,2018年以646分的高分考入中央财经大学。其校园文学作品《感恩遇上钢铁般的你》荣获第五届“枫叶国际杯”湖北省作文竞赛一等奖。

程肖依,2015级岚光社员,2018年自主招生考入武汉大学。其校园文学作品《诗歌,无法驾驭的神秘》荣获第六届“枫叶国际杯”湖北省作文竞赛一等奖。

这四位社员是岚光文学社乃至龙泉中学诸多学子的具象写照。诚如我的老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泽龙教授的肯定: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校园文学群体。他们在紧张的复习备考间隙,在他们的导师的引领下,潜心阅读写作,已经走出了一条校园文学的阳关道

新时代的教育倡导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依托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的鼎力扶持,我相信,以四位社员为代表的龙泉学子已经寻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龙泉路径”。

采得百花成蜜后——五本证书

近些年来,我获得过全国、省市的各类专业奖励上百项,但我最珍视的有五本证书:2010年,龙泉中学授予我首个“校长特别奖”;同年,获得首届荆门市人民政府颁发的 “教育创新奖”;2013年,荣获“全国百佳语文教师”;2014年,荣幸地被评为湖北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2016年,晋升为湖北省首批正高级教师。

捧着这一本本来之不易的证书,我心里清楚,在我人生每一个收获肯定和赞许的节点,翻开汇编我的业绩材料,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授予我的奖励,以及我指导的学生作品和本人撰写的文章在《学校文化》杂志上刊发的比重甚大。《学校文化》杂志是龙泉师生集体瞭望的至高平台,也是展示龙泉风貌的平台,师生在学校文化引领的道路上,达成了自我价值的认同。

文学是生活的海洋里开出的一朵朵浪花。这些年,在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的助力中,龙泉中学积极开展各项文学探索活动,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纵深开拓,由此,凝结出岚光文学社的社训:文学,是一条路;给力,让作文飞

回望与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结缘的十年,岁月虽如川流,东风亦如上善之水,有风有水,风水相鸣,可谓大美!

校园文学研究会

3月24日上午,荆门市校园文学研究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龙泉书院洗心堂召开。图为参会代表合影。

以上图文由邓济舟老师授权收心斋主编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