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第一大地主牟墨林到底有多豪?

 方青i1wleykyqj 2020-11-19

牟氏庄园,坐落于烟台市栖霞城北古镇都村 (霞光三路北首),系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所建的住宅,是目前国内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地主庄园之一。 

牟氏庄园占地30万平方米,鼎盛时期,庄园拥有土地6万亩,山峦12万亩,且“集中连片”的住宅房共有480间。

出身牟氏家族的牟墨林被称为“中国古代民间第一大地主”,他的牟氏庄园经营之道,与现代企业的某些管理模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牟墨林 (1789~1870),字松野,绰号牟二黑子,清嘉庆年间太学生。是古镇都牟氏地主家族的第十四世。 
    
牟墨林的父亲牟淳经常贩运粮食,囤积居奇,于灾荒年粜粮置地。终其一生,牟氏占有土地1000余亩。牟墨林精于谋略,善于经营,他一生兼并土地6万余亩,山岚面积12万亩,远远超过其先辈。其绰号“牟二黑子”由来无考,其“心黑”也许是主要缘由。 
    
牟墨林主张“人不患无财,患不善用其财。 ”一生致力于 “用财”,扩展家业。

嘉庆十六年(1811)其父病故,牟墨林继承父业。是年栖霞遭罕见灾荒, “岁大饥,饿殍枕籍,人相食”。牟墨林趁机开仓以粮换地。“踵门者趾连而摩肩也。”为趁机多占土地,又从东北贩回一船高粱。初时,一斗高粱可换一亩地,后来几升便可换一亩。大批卖地的农民沦为牟墨林的佃户。其后,凡遇荒年,牟墨林都以粮换地,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多。 
    
牟墨林的后代继承牟墨林的衣钵,手段越来越毒,土地越来越多,家业也越来越大。除了兼并土地之外,牟氏地主还以地租为主要剥削方式,并普遍采用“大斗进,小斗出”的方法剥削农民。其特制大斗比正常斗多一升多,用以从农民手中收粮;小斗比正常斗小一升多,用以向农民放粮。 

牟氏地主还通过放债、雇工、无偿劳役等手段剥削农民。《栖霞县志》记载:北七里庄林松梅,在灾荒年托人做保借了牟家400吊钱,仅两年时间,就连本带利滚到了3940吊,被迫将家中8亩地、5间房和1头牛全部用以还债,仍未偿清。兼并土地一直为牟氏地主所坚持。

为了抢占好地,或使自家土地连成片,有时强买农民的土地。残酷的压迫和经济剥削,使牟氏地主聚敛了大量财产。传遍胶东的两个传说,足以说明牟氏地主占有的土地之多。 

一件是清咸丰年间,其时牟氏尚未达鼎盛之时,一天清晨,一外地乞丐到牟二黑子家讨饭。账房先生不仅不给,反而逼他走开。

一向吝啬的牟二黑子这天突然高兴,听到后说:“打发他走吧,反正他吃了还要屙在咱地里。”那讨饭的受了气,心想:我偏不屙在你地里。从牟家出来便往南走,沿途几次打听种地的农民,都说种的是牟二黑子的地。直到天黑实在憋不住了,但仍未能走出牟二黑子的地,应了牟二黑子的话。 

另一件事是清道光年间,牟墨林的孙女与黄县大财主丁百万的后代结了亲。结亲那天,牟墨林的儿子到黄县看闺女。席间,双方各自夸富。牟墨林的儿子笑着说;“亲家,你家确实有钱,是个百万富翁。我家虽然不是百万富翁,却敢与你打赌。如果你能将我家山岚的大小树木,每棵挂上一文钱,就算我输了。 ”丁家听了,不敢回言,再也不敢在亲家面前夸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