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天前,看《史记》卷七十九,碰到一个难题...

 兰博2000 2020-11-19
几天前,看《史记》卷七十九,碰到一个难题:到底是“范雎(jū)”,还是“范睢(suī)”?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的由六十多位教授翻译成的《白话史记》,卷七十九的标题是《范雎蔡泽列传》,念“jū”,而由翻译名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成英文的《史记选》,这个标题是《FAN SUI and CAI ZE》。

到底哪个对?带着这个疑问我查了一些资料。

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汉语拼音词汇专名部分(草案)》中,是“范雎(jū)”。

相比较而言,《汉语拼音词汇专名部分(草案)》还是比较权威的,因为它的使命是把咱们中国的人名、地名以及其他专有名称定型为国际通行的表述形式。

但是它现在毕竟还是草案,还没有成为定本。因此我又查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王伯祥选注的《史记选》。

这本书采用的是“范睢(suī)”,但是,在这本书的第240页,王伯祥做了注释,内容如下:

睢音虽,从目。此本和黄善夫本、清武英殿本都作“睢”。蜀本作“雎”,从且;但后半也多有作睢的。百衲宋本大都作“睢”,偶或也有作“雎”的。汲古本与蜀本差不多,也是“睢”“雎”杂作。会注本却通体作“雎”。据钱大昕考证:“战国、秦、汉人多以且为名,读子余切。如穰苴、豫且、夏无且、龙且皆是。且旁或加如隹,雎、唐雎,文殊而音不殊也。”(《武梁祠堂画像跋尾》)那么作“雎”也是有它的理由的。这里为谨慎计,仍根据底本作“睢”,特附钱说备参考。

最后,综合考虑,我认同“范雎(jū)”的表述。

其实,如果我早几天买到《史记》(修订本),就完全不用为上面的问题大费周折了。因为这个问题早就有专家给出了答案。

由此可见,读书一定要选对书,选好书,才能避免走弯路,避免自己折腾自己。

如果你喜欢看《史记》,不想像我一样走弯路,不满足于当一个普通的读者,我推荐你购买阅读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修订本《史记》。

这一版本的《史记》,由八位教授耗时八年,参考诸多《史记》版本,精心勘误,让你不走弯路,不生困惑,一步到位拥抱司马迁的传世经典。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版本的《史记》采用繁体竖排,精装10册,原价590,现价354,下单就减30。不过,你要是阅读繁体字图书有困难,请谨慎下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