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冷冷҈,为什么要被秋裤支配!我只想被羊汤支配

 老迪书院 2020-11-19

中雨+阵风7级刚过在一片暴雪橙色预警中

北京部分山区将出现

雨夹雪天气

不止秋裤

羽绒服都可以安排上了!

别急,来一碗羊汤

羊肠和羊脸拼一下

用汤勺把青绿的香菜压进汤里

能感受碰触到碗底的盐粒

稍微搅上一会儿

“呼~”“吸溜~”“哈~”一碗下肚通体舒畅

不够就再拼个羊肠、羊肚

甭说秋裤啦

穿着阔腿裤都敢在这凛冬行走

羊羊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吃羊羊

自从网友们知道30000只蒙古国的羊要来了后,每天都翘首以盼着,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些羊羊们时不时登上微博热搜,公号头条,直到十一月份得知小羊羊们已经被屠宰加工,网友们一边说着残忍,一边说着馋人,流下了感动而又激动的口水。

粉嫩的舌头,灵动的耳朵,看起来会笑咪咪的嘴角,手感厚实温暖的羊毛。这么可爱的羊羊,到底是为什么要吃啊!

明人不说暗话,当然是馋小羊那丰腴的身体啊rua进羊毛就能感受到, 那雪白的身体,那瘦肉边上带着的肥膘,融化在口中舒心又温暖。

“鱼羊为鲜”是现在的说法,在古代,也是得到了极大的认可,汪曾祺说中国人吃羊的历史“和这个民族一样长”。

《说文解字》中:“美,甘也。从羊,从大。”直白点说,“羊大则美。”可见“美”是由羊大而味甘而来。你看,连汉字都说明了,羊羊这么美就是应该被吃(bushi)。

据考证,秦汉时期猪肉在日常食用中还占据主要地位。魏晋时期,随着匈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迁建立政权,羊肉供应量很快成为六畜之首,到了唐代,羊肉成为一种从皇宫贵族到普通老百姓都喜爱食用的肉类。

屈原在《楚辞》中提到了“炮羔羊”、“羊羹(汤)”等美味。《齐民要术》中也记载了很多肉食的加工方法,其中很多都以羊肉为主料或者配料使用,如肉酱法、脯腊法、羹、蒸法、糟肉法、苞肉法等。

可惜宋元之后到了明清,羊肉的地位又大大不如以前了。好在,北方到了冬季满街都羊肉飘香。

一到冬季,我只想被羊羊支配

一碗热呼呼的羊汤下肚,还有什么抵御不了的寒风么,如果一碗不够,那就像我一样来两碗吧。

羊杂汤里多有肚、肺、肝、血。像我唯爱羊肠,可能会被打为异端。正如大肠一样,对肠的喜好真是太过分明。然而羊肠真的太好了,白净的身段里藏有丰腴的油脂,肠身又软又有嚼劲,油脂细腻又温柔。每次吃的时候总是一口想要吞下感受油脂在嘴里化开的满足感,又怕吃得太快没法仔细分辨。

当然,也不是说别的杂碎不好。羊肚弹牙,羊血鲜甜,肺嘛倒是还没尝出特点,总觉得汤的滋味没办法渗透进这厚实的身躯。

好在喝个羊汤在北京或许讲究也没那么多?羊杂汤、羊肠汤、羊肚汤、羊脸汤、羊肉汤那是应有尽有。

作家白铁铮曾在《老北平的故古典儿》中写道:

“家常吃的都是羊杂汤,清真馆子里卖的叫羊杂碎汤,山西馆子里则叫羊汤,摆小摊儿的卖的叫羊肚汤。”

有的地方做出来的羊汤,汤底清透,有的羊汤汤底乳白;还有的地方只讲究羊肉/羊杂和汤,但凡多了那么点粉条豆腐简直无法忍受。山西、山东、内蒙……林林总总的羊汤在这里汇总,只要你想,在北京总能找到一个符合你口味的存在。

有人觉得清透的汤底啥也不加,喝出来的就是清甜奶香

图片自大众点评,下同

有人喜欢奶白的汤底,香浓馥郁

还有爱红汤羊汤的,辣椒已经逼出了暖意,再来点胡椒面,有滋有味儿

家门口的馆子里品尝不到这些美味的话,还有那些在榜单上的羊汤馆子供人排队。当然,只是为了果腹选择羊汤也是极好的,来俩酥香扎实的麻酱烧饼,羊肉的鲜香混着麻酱,香气极浓的两样食物相碰撞,美~暖~!

要是来的是烧饼夹羊肉,那更可谓奢华!

早晨来一套驱走寒冷,中午来一份填饱肚皮,晚上喝完感受不到任何孤独。

周末的时候还可以来一锅四川简阳羊汤,因为羊肉要与猪骨、鲫鱼同煮,汤底味道厚重,不喜羊肉的人可能更易接受,再配上料碟,还有青笋萝卜,满满当当。

一碗羊汤不够啊!那就再来看看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小时候听相声贯口,都是从羊肉开始,要是单说一个羊汤那也太不够了。

1981年,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吃涮肉。来源:人民画报社,王德英

可能从忽必烈打仗时发明涮肉开始,铜锅涮肉在羊肉的吃法中就占有了一席之地,而在全中国人民都爱火锅的当下, 涮羊肉也是可以成为抗衡川渝火锅的存在。

吃涮锅一般会选择肉卷,但要我就首推手切鲜羊上脑和羊腱子,特别是羊上脑,肥瘦相间, 脂肪交杂均匀,肥的部分细腻,瘦的部分又很扎实,二者紧密相连,不柴不腻鲜香扑鼻,正好还可以给清汤润润锅。要是不喜这般厚实的羊肉味儿,那羊腱子也是不错,很脆嫩弹牙。

这个时候锅底就得选清汤,就是只有点葱姜那种,吃的就是羊肉本身的味道。吃到最后,下点粉丝,蘸完麻酱,再把剩下的汤汁喝了,啧啧。抹嘴~

炙子烤肉名气虽比不上涮肉,但烤羊肉也可能是一些食客的念念不忘。汪老曾说 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梁实秋也曾因在异地对烤羊肉分外思念,托人专门订制了一具烤肉支子。

“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点水,交给顾客,由顾客用长筷子平摊在炙子上烤。 ”食材和佐料虽然简单,羊肉在炙子上烤出滋滋的油,混合炭香、香菜、葱香,光是靠着这满屋的香气和那边吃边说边笑的氛围,就能让人再“增加三分胃口”。

说了这么多,羊羊都是站在C位的位置上,其实羊肉也可以不是唯一的主角,比如作为馅料来个羊肉西葫芦、羊肉胡萝卜或者羊肉大葱馅的。

在老北京的传统小吃褡裢火烧中,油把面皮煎得酥脆通透,滚烫的馅料好像要冲破面皮一般呼之欲出,咬上一口,喷薄的羊肉香气扑面而来,要是太心急,极有可能会被热气烫着上颚,不过那也架不住人们的喜爱。

作为北京人过节最爱吃的饺子,羊肉馅当然也不能少。一顿饺子吃得饱饱的,满足。

麻豆腐看似与羊不搭噶,实际上要炒好,一定少不了纯正的羊尾油,羊油的气味和麻豆腐的酸味一中和,反而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勾人气息,当然这味道可能就和豆汁儿一样真是爱的爱死,不爱的嫌弃死。

还有大把大把的羊肉串,烤的又焦又嫩的大羊排,家常的孜然羊肉……这些光是让人想想就流下口水的食物,虽不发源于北京,却在这里也有着足够多的拥趸,没办法,谁叫羊羊就是这么好吃呢。

你呢,又最爱吃什么羊肉?

参考资料:

《唐朝的餐桌:羊肉为大》,丘濂,澎湃新闻,2020.8.23

《中国哪里的羊汤最好喝?》,卫奕奕,三个料理人,2020.11.4

《比起奶茶,我更想喝秋天的第一碗羊汤》,一大口美食榜,2020.9.24

《秋深天,羊肉正香》,阅读公社,2020.10.19

《羊肉,暖暖。》,谁最中国,2020.10.8

《天那么冷,快来跟唐朝人学吃羊肉啊》,壹读,2017.11.17

编 辑 | 张 妍 校 审 | 王 琪

没有一个懂得吃的人

不欣赏羊肉,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