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帝国生死战、安史之乱转折点——睢阳保卫战,牺牲全城值得吗

 小学生STY 2020-11-20

以前学生时代历史课说到唐朝,绝对是吹捧一番,说唐朝非常的强,是亚洲的扛霸子,还被西域各国称为“天可汗”,就是天底下的皇帝最有power的人。

唐朝皇帝不仅可以册封西域各国的国王,还可以调动各国联军去攻打不听话的国家,说是世界警察也不为过。

01

那时我就有一个疑问,这么强的唐朝,最后是怎么灭亡的?翻开朝代表,唐宋元明清,唐朝接下来是宋朝,原来唐朝是被宋朝灭亡的?

当然,这只是那时的不懂事,唐朝和宋朝之间还夹着一个大乱斗的五代十国。但说到唐朝的衰落,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中,最为可歌可泣的就是“睢阳保卫战”,算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

攻城战的过程,还出现了吃人肉的情形,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安史之乱与睢阳保卫战。

时间回到唐朝仍不可一世的时期,当时的皇帝是唐玄宗。虽然他在位期间,造成了安史之乱,看起来好像是个不管政事、只会跟杨贵妃打情骂俏的蠢皇帝。

但其实他年轻的时候非常精明,唐玄宗是武则天奶奶的孙子,他平定了乱政的后宫与外戚,协助他爸爸当上皇帝,把唐朝的天下重新夺回李家手中。

但唐朝的疆域实在太大了,已经大到没办法掌管帝国每个角落的程度,为了加强控制边疆,唐玄宗就设了十个兵镇,主要都有胡人管理,称为“节度使”,也就是以夷制夷。

02

一开始因为皇帝盯得紧,没发生什么事情,就这样过了三十几年,节度使除了控制当地的军事,还逐步掌管民财政等大权,等同于独立国家了。

除了皇帝偷懒外,其实另一个关键是为了省钱。如果中央要直接管理边疆,要必须花费大量军饷,不想花钱的结果,就必须下放权力。而宋朝选择的是前者,唐朝选择了后者,两者是不同的道路。

如果中央想省钱又想紧抓权力,就必须取得有效的平衡,当然,中央的决策者一定要英明神武。而这时唐玄宗已经当了四十几年的皇帝,70岁的他,已经不太过问政事了。

同时,节度使安禄山,在阿谀奉承和无耻谄媚下,获得了皇帝的绝对信任,手下拥有三个最强大的兵镇,将士达18万人之多。

安禄山是平卢、范阳、河东三个地方的节度使。一个人就掌管了全天下30%的兵马,眼看皇帝耍废有机可趁,就忍不住想要造fan了。

原本安禄山想趁玄宗死后才造fan,谁知道玄宗命长,而宰相杨国忠还不断讲安禄山的坏话,安禄山只好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迫不及待地发兵了。

安禄山起兵之后,因为声势浩大,很快就逼降了许多城池,甚至把唐朝的东都洛阳都打了下来。加上玄宗不信任其他节度使,虽然派了其他节度使去阻止,却又在阵前把大将高仙芝等人给杀了。

03

于是一时之间,没有人可以阻止安禄山不断扩张,那时的人都认为,唐朝这次应该死定了。而安禄山本人是个肥宅身体不好,起兵后基本上已经失明。

因为病痛缠身,所以变得异常暴躁,常常乱打人,最后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和大臣们给干掉了。在安庆绪夺得大权后,就准备往江南发展,毕竟安禄山势力主要都在北方活动,但天下的财富都集中于江南,所以安庆绪就派尹子奇带着13万大军准备扫荡江南。

而这中间的关键,就是江南的大门一一睢阳。对于如此重要的地方,唐玄宗派了许远来镇守,许远虽然是个富二代官二代,但却是个有远见、有作为的人。

眼见睢阳危急,许远连忙向隔壁守宁陵的张巡求救。张巡一番分析后,决定弃宁陵保睢阳,而许远也知道张巡打仗比较厉害,于是主动把指挥权让给了他,自己则跑去做后勤。

张巡果然没有让许远失望,他能文能武,真的非常能打,不仅舌战了得,还会计谋借箭,又会亲自带兵突袭,甚至还会招降,例如安禄山底下的胡人大将盖陀,本来奉命劝降张巡,结果反而被张巡的三寸不烂之舌与他的浑身正气所感召,于是投降了唐朝,并改汉名为莫英。

而守城把箭用光了,就指挥士兵扎草人,假装要垂降城墙突袭敌军,吸引敌人射箭攻击。等敌人疯狂爆射后,才发现是稻草人,为时已晚,所以虽然张巡只用不到1万人,却能跟尹子奇的13万大军,僵持了将近两年。

这两年间,如果发现有人投降通敌,张巡就会把人带到城楼上当众斩首。每次打仗张巡也都冲第一个,且拿到战利品之后,张巡也赏赐给部下。

有这样的好老板,张巡麾下的士兵战斗力,都非常惊人,虽然尹子奇造了冲撞车、攻城塔等各种攻城武器,但都被张巡一次一次击退。

尹子奇带着十几万的军队,但就是打不下被消耗到千人防守的睢阳,搞得他非常头痛。但张巡的后勤补给却是充满了猪队友。

04

本来许远准备了一年以上的粮食,短期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某个王爷却坚持要分走其中的一半,许远只好无可奈何地把这些粮食分出去。

结果得到粮食的城池,却马上投降,这不就是资敌吗?气得许远都要飞起来了!到了后来,睢阳城被围困太久,守军已经没东西可以吃了,就把城里面所有能找到的动物,譬如老鼠、麻雀,甚至是战马都拿来吃。

不仅是动物,弓箭、盔甲之中所有能吃下去的,也都吃了。到了最惨的时候,就算是身为主帅的张巡,也只能吃纸果腹。

也就在这时,张巡做了一件非常惊悚的事情,他把自己的小妾带了出来,在众将面前把他杀了,然后再当面叫大家都吃下去。开始大家都不忍心或是觉得太恶心了,但是在张巡的逼迫下,大家只好开始吃人肉了。

有了这个先例,城里的其他妇人、不能战斗的老弱残兵都这样一一被吃掉。据记载,吃掉了两三千人。吃人肉的事情,在《旧唐书》、《资治通鉴》都有详细记载,所以这事情应该是真的。

但人肉依然无法解决吃的问题,士兵战斗力大减,没办法打仗,最终睢阳还是被攻破了。张巡、许远及手下将士都成了叛军的俘虏。

尹子奇劝他们投降,他们也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最后舍身取义。

05

而睢阳原本有10万人,但城破后只剩下400人,牺牲了10万军民百姓,换来了大唐帝国的东南半壁,这值得吗?

这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就看你是以人性的角度去看,还是以大局为重了。而过去两年间装死的援军,就在张巡殉国后三天内就赶来了,并在7天后收复睢阳,10天后洛阳也被收复。

不出几年,乱世终于被平息。张巡死守睢阳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关键,当时的皇帝唐肃宗,也盖双忠庙来纪念张巡和许远。

后来宋朝因为外患频传,更是加强了对张巡的纪念,像是文天祥《正气歌》其中的一段“为张睢阳齿”,就是在形容张巡的一身正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