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上有权的下属不听话,领导该如何处置?

 谋略那些事 2020-11-20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第10卷 汉纪二

汉高帝三年(丁酉,公元前204年)

【原文】

汉王逃,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宿小武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既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循行,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诸将稍稍得出成皋从汉王。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译文】

汉王逃跑,只身与滕公夏侯婴共乘一辆车子出成皋城的玉门,往北渡过黄河,投宿在小修武驿站的客舍中。次日清晨,汉王自称是汉国的使者,奔驰进入赵军营地。这时张耳、韩信还没起床。汉王即闯入他们的卧室,夺走他们的印信兵符,用指挥旗召集众将领们,调换了众将的职位。韩信、张耳起床后才知道汉王来了,大吃一惊。汉王就夺了两人手下的军队,即命张耳去巡行收集兵员,守备赵地。授韩信相国的职位,让他集结赵国尚未征发的部队去攻打齐国。汉军将领们陆陆续续地从成皋逃出,继续追随汉王。楚军于是便攻下了成皋,接着又打算西进。汉王即派兵在巩县抵御楚军,使他无法西进。

【解析】

上面这段材料是有名的刘邦夺韩信兵权,这是第一次,当然不是最后一次。

这个时候,刘邦是什么处境?

还是老样子,被项羽虐,部队被打崩溃,又是和夏侯婴一路逃跑。

此时,刘邦想到了去找韩信,因为现在只有韩信手上有才成建制的部队可以用来和项羽作战。

但是,现在韩信在哪里?

刘邦和项羽玩命的时候,韩信在干吗?

材料中这样写的。

汉王逃,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宿小武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

来看看地图。 

刘邦从成皋逃跑,北渡黄河,在修武这个地方休息。第二天早晨,进入韩信的军营。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做如下推测。

首先,韩信此时距离成皋-荥阳战场不过隔着黄河。

其次,在刘邦和项羽拼命的时候,韩信作壁上观,没有动作。

韩信是刘邦提拔起来的,在自己恩主最危难的时候,他居然没有表示出帮助的意思。

这让刘邦怎么想?韩信安的什么心?

打个比方,你领导现在遇到个困难,明明你能上前帮忙,但是你袖手旁观,还一边掏出手机拍抖音。你觉得领导会对你有好感?

对于刘邦来说,韩信现在手上的部队是他需要的,他就算再不爽也不能表露出来。

上面这段材料,详细的描写了刘邦如何夺韩信的兵权,只不过夺权一开始有点偷偷摸摸的。

为什么刘邦要如此?

结合之前韩信按兵不动,此刻韩信虽然名义上还归附刘邦,但是实际上韩信怎么想到,刘邦不知道。

如果刘邦直接光明正大的进韩信军营,说自己是刘邦。

韩信会做什么?

现在刘邦就只有他和夏侯婴两个人。

万一韩信一个恶向胆边生,直接把刘邦给宰了有没有可能?

万一韩信说这两个人(夏侯婴和刘邦)是项羽奸细假冒的,也给宰了,有没有可能?

不要把不可控的风险想的太好!

刘邦不能冒这个风险,所以只有悄悄的进去。

进了韩信军营的刘邦,又是如何夺韩信的兵权的?其做法又有什么意义?接下来逐个分析。

1.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

刘邦悄悄进去,张耳、韩信还在睡觉,居然不知道这事情。

虽然刘邦以汉使的名义来的,但是有使节来,没有人去通报张耳韩信,这就证明,军中有刘邦的人,把这个通报的手续给掐断了,故意不告诉张耳和韩信。

如果,韩信张耳知道了,刘邦再想夺兵权,那就要看一看自己脑袋硬不硬了。

2.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

刘邦召集除了张耳和韩信之外的将领,然后立马把他们进行调换。

这里要记住,对于组织的控制,并不是说组织中每一个人你都要控制。

你只需让关键节点是你的人就够了,然后你通过控制这些人再去控制其他人。

同样,反过来,把这些人一换,换成不是你的人,那么你自然也就失去了控制。

这也说明了,刘邦为什么要“易置之”。

原有这些将领大多是韩信提拔任用的,说他们是韩信的人一点都不为过。

现在刘邦换了,换成自己人,立即完成了对军队的控制。

3.即令张耳循行,备守赵地

张耳和韩信什么关系?两个人关系不错应该是不假,不过到底有没有利益上的关系,这个说不准。

刘邦在夺取兵权之后,立即把张耳调走,某种程度就是把韩信张耳组合给拆散,把韩信的“臂膀”给“斩断”,消弱韩信的势力、影响力。

这个也很好理解。

任何人想要在一个组织之内混的好,没有点自己的派系是不可能的。

如果想要消弱这个人的影响力,甚至清除他,那么他的这些派系、助手同样也属于清除之列。

因为你不处理,将来这个人卷土重来,他的人、他的派系会不会里应外合呢?极有可能!

4.即令张耳循行,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刘邦夺兵权之后,让张耳去赵地,让韩信立即整理军队去打齐国。

貌似也没什么,但是本质上来说是,立即给他们两个人安排的事情,赶紧走人。

如果刘邦没有对他们安排,还是让他们呆在军中。

恐怕时间一长,这两人联络旧部真有可能造反还说不准。

但是,刘邦立即安排事情给他们,不让他们闲下来,就是不给他们造反的机会。

人一闲就容易闹出幺蛾子,因为脑子不想事情,就容易胡思乱想。

反之,你让一个人天天忙的要死,事情多的一逼,他哪有时间闲下来?就算闲下来了也会想着休息一下,哪还会想着去想东想西。

【启发】

夺权这个东西,说实话属于社会中比较高阶的东西,咱们大多数人可能一生都无法经历。但是不用不代表不需要知道。简单的说一说吧。

如果有天你做领导了,你手下一个小头目你觉得不听话了你如何换掉他?

你换掉他不是直接换这么简单。你还要考虑到,如何把换掉它产生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

所以,关键是如何换的问题,简单说几点。

1.换之前和他的下面的人接触一下,看谁属于可提拔的,这算是提前摸底。要是手上没有可用的人,还想着换,那就是作死了。

2.看一看这个小头目,控制下面通过了哪些人?哪些人算是他的人,摸清他的指挥体系,当然这些人同样也属于可争取的人。

3.小头目有没有掌握关键核心的东西?在上面的材料中,韩信的兵符就是关键核心,至于怎么跑到刘邦那里去,你觉得其中会没有人刘邦安插的人搞鬼?

4.职位上的调动,可以是明升暗降,彼此留一些颜面。

5.收权之后立即安置其他事情,这既是一种测试,也是寻机挑错。


关键字【 1 】:私密长文《如何成为领导心腹》、《送礼的诀窍》。

关键字【 :40G的电子资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