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不愿三足鼎立的原因分析:“视为知己者死”的士子情怀

 老易说史 2022-03-18

即将剧终的热血历史

楚汉相争这段历史被项羽和刘邦两个人演绎得热血沸腾、荡气回肠,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刻,上天却把选择权和决定权交到了第三人韩信手里。助楚则楚胜,归汉则汉赢。一直被项羽打得抱头鼠穿的刘邦,和一直被刘邦缠得心烦意乱的项羽,此时此刻都只能眼睁睁地等着韩信做出那个左右生死的决定。

韩信打下齐国之后,实际上他已经是当时唯一置身楚汉相争战局之外的势力。而刘邦联合彭越、张耳、英布等诸侯也只能堪堪把项羽死死地缠住,双方势均力敌,但也都无力突破了。刘邦为了争取韩信,硬生生地把对假齐王的愤怒变成了对真齐王的鼓励了;而从不低头的项羽也主动向项羽传递友好的信号,表示愿意三分天下。

所以,韩信的选择变得格外关键,历史因此变得格外有趣和引人深思。一个人在面对重要关口的抉择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性的,虽然不能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可以算得上是“紧急关头显本色”吧!且看韩信是如何给这段历史一锤定音的,他的选择背后又暴露了什么呢?

项羽的无奈及最后的争取

项羽的无力回天了

很多人说项羽目光短浅、反应迟钝,这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项羽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从上次的救齐和这次不惜放下身段来争取韩信,都可以看出项羽对于自己身处的形势和环境的认识是很清醒的。

项羽派了武涉前往齐国,对韩信这个自己根本没有足够重视过的曾经手下,传递了自己人生第一次服软的态度。世事无常,令人感慨。项羽当年没有重视韩信,其实并不完全是项羽的原因。因为我们时常说,一个人的高度决定他的眼界,当你站在泰山之巅往下看的时候,就是看不见那些山脚下的人,就是觉得下面的人和事都要渺小很多,这不光是由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的,也深受其视角的影响。没有人有“未卜先知”的义务,所谓“往日你冷眼相待,今朝你高攀不起”其实在某方面是带有一定的小人得志的色彩的。

韩信决定局势

当时的项羽意气风发、独领风骚,不可能去关注每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也不可能对手下的每一个人都去综合识别一次。韩信在项羽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是韩信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实力;二是项羽手下并没有像萧何这样“识别机器”极力推荐;三是韩信的才华和项羽是有很大程度的重合,不兼容。这方面不能说明刘邦比项羽独具慧眼,事实上刘邦也没有主动重用过韩信,是刘邦对萧何的信任和萧何对韩信的识别以及刘邦阵营中军事人才的匮乏局面综合成就了韩信的人生舞台。

我们时常说,一个人的成功三要素:天赋、勤奋和机遇,天赋和勤奋都是单向的,唯有机遇是双向的。韩信在项羽那里没能得到机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完全是项羽识人不明的结果。尽管错失韩信不是项羽一个人的原因,但是最大的后果却只能由他来承担,这就是命运。

武涉来到了韩信处,开始了对韩信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对韩信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1、刘邦从来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所以他不会满足于和人共享天下的,他的目标是吞并天下。所以韩信迟早也会成为刘邦的敌人。

2、刘邦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的言行不足为信。他多次落入项王的手中,因为项王怜悯才得以保留一条小命,但只要他一旦脱身,就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掉过头来攻击项王。这样的人韩信不能相信,不能亲近。

3、韩信目前最好的自保方法就是三分天下。刘邦之所以没有对韩信动手,完全是因为项王的牵制,如今楚汉相争、决定天下的筹码,却是在韩信的手中。如果项王败亡了,刘邦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你韩信了。

4、项王是一个正人君子,韩信又与项王有旧日恩情,项王不会出尔反尔,韩信三分天下而称王自主,是自强、自保的好时机。一心投汉而攻楚,十分不理智。

韩信是一个对过往比较执着的人

武涉的分析不可谓不透彻,既指出了韩信即将要面对的问题,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由。但韩信却回答的很干脆:

“当初我服侍项王,官位不过郎中,进言不被听从,献策不被采用,但汉王授予我上将印绶,交予我数万士卒,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分出自己的食物给我吃,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我韩信受人大恩,背叛不详,我的心意与决定至死不变,请阁下向项王转达谢意。”

刘邦对韩信的知遇之恩,在这关键的时刻,帮到了自己。而项羽对韩信的无心之失,在这关键的时刻,却导致自己失去了机会。世事的因果循坏真的很难预料,是是非非也很难说得清楚。

蒯通的劝谏及逻辑分析

蒯通的劝谏精彩绝伦

韩信直接拒绝了武涉,但这并不代表刘邦就胜券在握了。因为那个劝说韩信攻齐的蒯通还没有出手,这个人堪称秦末最危险的说客——比郦食其看问题还要一针见血,也要狠、准、快他将会对韩信进行一次精彩绝伦的劝谏,这次劝谏或许是秦末历史中最为精彩和深刻的一次劝谏了,其看问题的深刻性和前瞻性,对形势的把握和对人性的剖析简直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蒯通没有直接对韩信直奔主题,而是委婉地说自己会看相。相面,这在当下看来似乎是一个毫无科学依据的江湖把式,但在古代却是一个让人很难拒绝的的话引子。因为人们有很多未知和疑惑,十分好奇却又无解,只能求助于上天和命运了。尤其是大人物们,对自己的人生因为关心所以在意,更喜欢关注那些“命运说”,所以说,科学的尽头往往是神学,而古代的科学之路,只有那么长。

韩信也不例外,一听便来了兴趣,要蒯通给他看看。蒯通表示天机不可泄漏,事关重大,只能私下里聊。韩信屏退了左右,于是蒯通的表演便开始精彩登场了。

蒯通层层递进、步步紧逼

蒯通说:“我相您的正面,虽有贵气,但不过封侯,其中还透露着危险,十分不稳当。但相您的背面,却是贵不可言!”这话就形成了一个反差,吊起来韩信的胃口,韩信也听出了蒯通话中有话,示意蒯通继续往下说。

蒯通便开始进入主题了,道:“楚汉战争三年了,楚人由彭城开始,转战追击,一路追到荥阳,威震天下,但在荥阳一线军锋已经被阻三年了。汉王统领数十万军队,占据绝对地利,凭借山河险要阻击楚军,却无尺寸之功,败走于荥阳,负伤于成皋,往来于宛城叶县之间,疲于奔命。眼下这种僵持的局势,应该有一个新的圣贤出来收拾大局!”这是第一层意思,指出了楚汉双方目前的形势和僵局,这种僵局需要有第三方势力来破局。

道理其实韩信应该都懂

接着又开始进一步推进:“这个圣贤会是谁呢?非你莫属!目前,大王助楚则楚胜,助汉则汉胜,但眼下,解决天下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齐国的主宰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造成一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的均势。”这番话点明了韩信手中的主动权和优势,也直接给出了韩信应该采取的态度。历史有时候是有随机性的,因为这一刻,中国差点提前四百多年进入了“三国”时代。

最后,蒯通说出了那句千百年来,劝人下决定时,最有杀伤力的话:“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韩信思索良久之后,还是在对蒯通说一些感恩刘邦的话。这个时候的韩信,读者朋友们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和我们熟悉的项羽一模一样?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自己的思维障碍,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意识局限性,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某一个特定表现就去给其定性,把思路打开,才能容纳真正有深度和广度的历史。

蒯通的理智改变不了韩信的固执

但蒯通作为最危险的说客,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他针对韩信天真幼稚的想法,举出了近在眼前的实例,用事实来说话,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嘛。蒯通抛出了张耳和陈馀这对让人无言以对的二人组。

两人共为布衣之时,也曾生死患难,为刎颈之交。但巨鹿之战后,两人因为权力和误会而产生了巨大的隔阂。关中分封后,两人更是直接成了仇敌,先是陈馀赶跑了张耳,张耳又在大王你的帮助下斩杀了陈馀。曾经的刎颈之交变成了天下的笑柄。他两人的关系,不可谓不深厚,但最后却落了个自相残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可以同贫贱,却难同富贵,人心难测,祸患生于多欲。

举完例子,蒯通接着说:“您对汉王,现在是一厢情愿式的一往情深,您跟汉王的交情远没有张耳和陈馀的深厚,但您和汉王牵扯的利益矛盾,却已经远远是张耳和陈馀所能比的了。所以,您认为汉王不会危害于您,在下认为是错误的想法。”

多么痛的领悟

“文种在帮勾践称霸后,死于非命,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况且现在,大王已经功高震主!大王灭魏,破代,略赵,服燕,平齐,打下了大半个天下啊!功劳天下第一,武略世间无二,人间已经无人可比了。如今的足下,头顶震主之威,手握不赏之功,无论归楚归汉,都已经得不到信任了,眼下还有您愿意屈居但别人却不害怕的地方吗?”

蒯通的这段话,水平可比刚刚的武涉高多了,不仅有局势上权衡,更有人性上的推测,最主要的是,他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你现在的功劳已经大到了无官可赏,无人可制的程度了!你韩信并不是萧何与张良,这俩人对刘邦来说几乎没有反抗能力,但你韩信却不是刘邦所能够镇压的,只要你心情不好,你甚至还可以反过来弄死刘邦。

蒯通的核心意思其实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而且人在政治斗争中,是身不由己的。有些时候不管你有没有意愿去侵犯别人,因为你的实力、你的功劳,你注定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所谓“匹夫无罪,怀璧有罪”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身上的震慑力、威胁力很多时候对别人本身就是一种伤害。韩信就像一个核武器一样,让身边的每个人都心存不安。这是别人无法容忍的,特别是那些没有核武器来制衡你的人。

韩信还是更多地考虑曾经那个自己

韩信选择了沉思,他依然是单纯地认为,他选择一步一步地成为一种核武器,强大到无人能比,只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是获取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他无意争霸天下,也无心背叛刘邦。但是蒯通的话也确实触动了他,引发他的思考。

几天后,韩信依然没有回音,蒯通再次做了一把尝试。大体意思表达的是行事果断,是智慧的体现,犹豫不决,是成事的障碍,计较毫厘小事,无视天下大局,认识已经清楚却不敢决断的实施,更是成事的祸害。成功难而失败易,时机难得而失去容易,要三思而行呀!

蒯通对韩信说的这堆话,极其精彩,值得大家多琢磨几遍。这其中对人性的分析和见解几乎深入骨髓,历朝历代很多功臣最后不得善终的逻辑几乎都被包含其中!

韩信的选择及原因分析

刘邦赢在他心中没有条条框框

韩信在这个历史的重大拐点上,面对三足鼎立的可能性而选择了放弃,他选择了赌刘邦这个人。韩信的这一选择基本上算是为整个楚汉争霸的结局奠定了基调,也为日后他自己的死亡埋下了引线。

我曾经说过,韩信这个人和刘邦在某些方面是极其相似的。比如说不要脸,但是他和刘邦最大的不同也在于此,刘邦是真不要脸,但韩信只是当时没办法要脸,但实际上他是十分在意他的脸皮的。比如,他受了漂母的一饭之恩,最后被漂母嫌弃得一塌糊涂,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赖着不走了,还冠冕堂皇地说日后必定重谢之类的话。实际上就是在维护他那可怜的自尊心,尽管他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机会报答漂母,但是他的自尊让他必然会说出那样的空话和套话。而刘邦在村里的寡妇那里混酒喝,就混得那么理所当然,潇洒自如。

一个“士”字把韩信框死了

这归根到底还是由于韩信的出身所决定的,韩信是一个“士”,在“士”的认知世界里,是世俗但又清高的,他们世俗地追求功名,但有不屑于真正的世俗,即便贫困潦倒,但精神上还是高昂着头。而且在“士”的价值观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准则,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这是那个时代,作为“士”的核心思想,超越生死。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想象,对于那些底层人们来说,有奶便是娘,谁能让他们活命、活得更好,谁就是主子。但是对于那些士人,往往只有遇到那些真正赏识自己、读懂自己,能让自己发挥优势和价值的人,他们才会肝脑涂地。

在这里我们也不能说韩信这个价值观就是错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刘邦作为一个人主,客观地讲,还是做得很不错的,韩信对他投桃报李也不是说不过去。但是韩信有一点是没有弄清楚,那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问题。

这两句话韩信都做不到

韩信的梦想是“成不世之功,留万世之名”。“功”与“名”,是一个“士”终身的最大梦想。“功”是拜将封侯荫子孙。这个“名” 包括什么呢?有功名、有威名、有贤名、有忠名……有些韩信已经做到了,有些韩信却注定做不到,比如“君臣两相宜”的忠名就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决定的。

一个士终其一生所希望达到的精神状态是:不负如来不负卿。韩信便是这样的,他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士人精神,更不愿意背叛那个让他彻底展现为“士”的知己人。但现实是有矛盾的,韩信只想成为一只知恩图报的忠犬,但是当这只忠犬蜕变成一只猛虎的时候,尽管虎伤人意,但人却有杀虎心了。

所以,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当你是一只的鱼的时候,你就只能呆在水里;当你是一只虎的时候,你就只能呆在山里;当你韩信成为决定天下走向的那个人的时候,你就只能勇往直前。

韩信,在这最应该做推演的时刻,选择了一厢情愿。此时此刻,他和项羽一样,选择了对人却不对事!而前面蒯通的话已经注明了他这个选择最后的结局了。

感言

不光嫉妒,还有恐惧

很多爱好历史的朋友,在读到韩信最后被萧何和陈平用计被害的时候,总会疑惑,韩信如此厉害的人物,为什么不反汉呢?我想通过本人的解释,大家就会明白了,韩信此次不反,注定就不会再反汉了。

俗话说,三岁看八十,其实很多人的性格和命运是先天注定的,我们后天的不断努力只是不断地自我纠正而已。性格决定命运,见识决定格局,思路决定出路,韩信和项羽其实是一样的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更真实、更具体的自我,这个自我决定他们最终的死亡,但也让他们显得更加纯粹和可爱。

连环画也即将结束了

刘邦不一样,这个人复杂多变,甚至还有点混乱,但是这个人没有固定的自我,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所以反而很难被人揣摩和算计。所以看楚汉相争的历史时,大家会发现,韩信算天算地算人,就是算不准刘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刘邦根本没有防备,另一方面是因为刘邦从来不会按照套路来。第一次刘邦夺他兵权的时候,他还在睡觉;第二次,垓下之战时,刘邦先把所有兵权都交给了他,战事刚结束,战场都没来得及打扫,就又把他的兵权夺了。第三次,汉朝已经成立,刘邦又是毫无预兆,接着旅游的名义,闯入他的地盘将他的兵权给夺了。一物降一物,刘邦或许天生就是韩信的克星吧!

人生的修行,很多时候就像,尤纳斯的雕像一样,那一只不完美的手臂,怎么修、怎么调,好像永远都不完美,只有最后一刀彻底把整个手臂砍掉,整个残缺的雕像反而更完美了。也像我们习武一样,一直想修炼毫无破绽的招式,而真正的毫无破绽的招式就是无招胜有招。所以,我们对自身的修行,也不能过于局限于自身给自己画的那个圈子——那个牢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