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仅有20万军队,为何却能打赢拥兵60万的陈友谅?

 云语禅心 2020-11-20

鄱阳湖大战,是元末战争史上打得最激烈、最残酷、最悲壮的一场大战。

在这场历时36天的鏖战中,朱元璋先是乘陈友谅久攻洪都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处,截断了其退路;然后再巧用火攻,歼灭了其水师主力;最后水陆截击,将陈友谅成功伏杀。

通观战争全程,可以看到朱元璋总体上打得很从容,无论是战略布局还是战术佯攻总是高出陈友谅一筹。

因为这场战役的影响实在太大,大到最终奠定了朱元璋的统一大业,所以朱元璋曾多次和幕僚谈到过陈友谅的败亡之因。

鄱阳湖之战

归纳起来,朱元璋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陈友谅为夺权先杀倪文俊、后杀赵普胜,再杀徐寿辉而导致其内部人心离散;二是陈友谅行军作战喜欢“以众欺寡”,完全不重视兵法谋略。

的确,在1956年4月23日洪都保卫战刚开始时,朱元璋的主力部队正在徐达、常遇春的带领下征战淮南,应天城的守备相对陈友谅的60万大军而言可谓极其空虚。

倘若当时陈友谅避开洪都攻坚,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应天,朱元璋的胜算当是极其渺茫。

实际上,抛开鄱阳湖之战的战术讨论,朱元璋的取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张士诚的按兵不动。

张士诚为何按兵不动?

说起来,这还是和朱元璋渡江后对他的一系列残酷的军事打击密切相关。

张士诚像

朱元璋攻破集庆(后改称应天府)是在一三五六年三月初十。

当时的江南地区除了徐寿辉的天完政权和苏州一带的张士诚,还有相当多的元军部队和地主武装。

但相比起来,对朱元璋威胁最大的还是张士诚。

所以,为了遏制张士诚西进,朱元璋在拿下应天后不久便发兵攻破了镇江、金坛、丹阳、广德等地。

本来以上诸地均属于元朝势力范围,和张士诚毫不相关。

不过朱元璋势力的步步西进,毕竟会对张士诚的大本营苏州构成威胁。

张士诚成名早、占地广、力量强,自然不怕初出茅庐的朱元璋。

于是,张士诚先是派人诱降了镇江守将陈保二,后调发了主力对镇江发动了攻击。

自此,朱元璋和张士诚乃进入了战争状态。

通过史料可知,张士诚的崛起很偶然。

当年高邮之战,若不是元朝丞相脱脱的突然下狱使张士诚绝处逢生,恐怕他早已化成了一抔黄土。

后来,也正是凭借高邮之战的虚名,张士诚才能用短短的半年时间攻取了富庶甲天下的苏杭一带。

朱元璋则不然,他的部队和地盘都是靠自己一刀一枪的打出来的。

在这过程中,他不仅常常要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还要通宵达旦地规划战略大方向。

所以,不论是谋略还是士卒战斗力,张士诚都远逊朱元璋。

这也导致了张士诚在随后的对决中屡战屡败,白白地战殁了大批精锐部队。


1357年5月,经过将近一年的奋战,朱元璋基本完成了对苏州的战略大包围。1356年3月—1357年底,朱元璋渡江拓地

不过,当朱元璋派兵对张士诚的核心区作进一步突进时,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

这时,朱元璋听说了一件事:两湖一带的陈友谅架空了徐寿辉,正向东方发展势力。

于是,为了尽快完成对张士诚的战略包围,同时堵住两湖地区陈友谅的东进之路,朱元璋只能将进攻方向改为了浙东一带。

1357年,刘福通三路北伐

浙东从元朝建立初期就是反元最激烈的地区,到了元末更是烽火燎原。

为了确保自己的身家性命,浙东的地主们纷纷联合起来组建了武装部队,协同官府对起义军进行了镇压。

当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元朝虽然迫于时势暂时颁行了一些笼络汉族地主的措施,但骨子里却仍然坚持排挤和歧视汉人的民族压迫政策。

眼见官府“过河拆桥”,失望的豪族士绅纷纷暗中准备另谋出路。

无疑,浙东地区统治阶层内部的分崩离析,直接为朱元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作战条件。

1358年11月,朱元璋顺利攻陷建德路,兵锋直逼浙东重地婺州、衢州、处州。

浙江省

婺州,即现在的金华,此地不但号称富庶,亦是人文荟萃的宝地。

衢州,即现在的衢州,和婺州一起构成今浙江省内的最大平原区:金衢盆地。

处州,即现在的丽水,其地与方国珍控制的温州路和台州路直接接壤。

很明显,控制了这三州,朱元璋才算达到前文所述的战略目标。

1959年12月底

1358年12月18日,朱元璋亲统10万精锐兵围婺州。

婺州守军不甘坐以待毙,忙派使者向处州的元军主帅石抹宜孙求援。

谁知松溪山之战,朱元璋据险设伏,一战便击溃了石抹宜孙。

援兵一破,婺州守军绝望,城池次日即告陷落。

婺州的陷落,使衢州和处州的元兵顿时孤立。

到了1359年12月底,此两地亦被朱元璋所部攻陷。

至此,朱元璋给张士诚编织的南北大网始告结束。

而这张大网,后来一直束缚了张士诚整整七年,直到他最终覆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