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的食药材小课堂教大家,冬天给宝宝滋补,如何正确吃羊肉。戳此复习☞ 食药材小课堂 | 天冷吃羊肉,阳虚宝宝最适合,这样吃不会燥! 不过,总有家长担心羊肉对宝宝而言过燥,怕补过了。 如此,不妨试试用泥鳅代替羊肉,同样能起到冬日进补的功效。 提起泥鳅,有的家长觉得怪吓人的,而且怕弄不干净,不会做;也怕泥鳅刺多,宝宝不会吃。 其实,被称为“水中人参”的泥鳅,是很常见的食材,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不妨给孩子试试。 泥鳅功效多: 健脾补气助长高 泥鳅性平,味甘,入脾肺两经,能补中气,祛湿邪。 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并优于大多数同类鱼类、肉类: ➡ 泥鳅的钙含量比鲫鱼、黄鱼、虾要高3~4倍。 ➡ 它的特点,是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含胆固醇更少,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材。 ➡ 同时,泥鳅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 此外,泥鳅全年均可养殖、捕捞。家长想给宝宝吃泥鳅进补,只要宝宝消化好,四季皆可补益。 据《滇南本草》记载,泥鳅煮食,主治五劳、五热,小儿脾胃虚弱,久服可以健胃补脾,令人白胖。 给宝宝吃泥鳅,主要有以下3种好处: 改善脾虚瘦弱 泥鳅入脾肺二经,具有健脾补气的功效,尤其适合脾胃虚寒、过敏体质的宝宝食用。 泥鳅“暖中益气,解消渴”,能补中益气。 脾气足,脾胃才有足够的能量运化五谷,使营养被吸收、血液被推行,宝宝的体质就能更好。 补钙长高 “药补不如食补”,比起各种补钙保健品,孩子更适合通过正常、合理的饮食配餐补充钙质。 泥鳅富含丰富的钙质,同时还含有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是给宝宝补钙的好选择。 我们也专门教过怎么正确补钙,复习☞ 给孩子补钙补维D,这几种常见补法都错了!4个食疗方帮宝宝快高长大 改善盗汗、尿床 宝宝盗汗、尿床,很多时候是因为肾气不足、阴火过盛。 泥鳅有养阴补气的功效,给宝宝用泥鳅煮粥或者煮汤,盗汗或者尿床的情况能得到明显改善。 泥鳅怎么吃: 2步烹煮法,3道食疗方 对泥鳅的食用无特殊禁忌。但对于婴幼儿来说,因其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无法吸收过多营养,因此家长要注意控制好量。 泥鳅生长在淤泥里,煮前要注意挑选和清洁,烹煮时要注意去腥,给宝宝食用时还要注意刺多。 挑泥鳅 家长挑选泥鳅时,以下列4点特征为佳: ● 体态粗壮有活力 ● 摸起来有粘液、富有光泽 ● 口鳃紧闭,鳃片呈鲜红色或红色 ● 眼睛凸起有光泽 注意:肚子浑圆、过于肥胖的泥鳅可能使用了激素,家长慎选。 烹泥鳅 ● 清泥沙 买回泥鳅后,先将其放入盆中,倒入适量食盐,静候约20分钟,再拿出泥鳅洗净。 这样做可以将泥鳅体内的泥沙清除干净。 ● 清黏液 泥鳅表面有一层保护黏液,烹煮前可先用白醋拌匀,即可有效去除。 ● 煮泥鳅 泥鳅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 因为味腥刺多,给宝宝煮泥鳅汤或粥时,可先用开水烫熟去腥,再用纱布把泥鳅装起来。 吃的时候,建议宝宝只食用汤水、粥水,先不吃泥鳅肉,以免被细小的骨头哽到,也不会因为蛋白质过于丰富而导致积食。 此外,有家长习惯在煮泥鳅粥、汤之前先把泥鳅略煸炒、煎煮一下,只要控制好分量,这样做也是没问题的。 许尤佳教授 推荐 泥鳅食疗方 泥鳅的吃法,你掌握了吗? 育儿路上,做你身边的儿科医生 看一看朋友们在读什么,点“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