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努力 是你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我们在报刊杂志中看到许多企业执行长,说着自己每天只睡四小时的时候,心中不免想到那句: 最恐怖的事,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于是你不敢让自己休息,你怕在这个讲求努力至上的时代,充分休息这个行程是不被允许的。 我们在假日做着平日没做完的工作,而平日又因为假日没有得到充分休息,而导致生产力下降。 所以又迫使将应该要完成的工作延至周未再完成,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就会导致我们对职场产生倦怠感。 但休息不只有消除疲劳的功效而已,它关乎你的一切。 02 Tesla及SpaceX执行长,Elon Muck坚持不在睡前六小时进食任何有咖啡因的食物; Bill gates在睡觉前翻看纸本书籍并非电子书,因为电子产品所发出来的蓝光本身就会降低你的睡眠品质; 奥巴马习惯在睡前观看娱乐性质的节目,借此让自己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入睡。 这些在社会中份量极大的人物,尽管身负重任且日理万机,照样把睡眠当作一种神圣的事情。 因为他们了解睡眠对于一个人的思考,情绪反应和健康的影响。 我们常常落入一种不自觉的陷阱,无法睡满8小时以上的我们,以为自己已经睡饱了。于是我们有如往常一样上班、上课、学习、考试。 但事实证明,我们只是习惯这种累的状态。 03 有限的不只是时间,一个人的精力也是 无法获得充分休息的大脑是无法提供日常所需的精力来让我们得以做得更好,进步得更快。 于是20年过去了,而我们也只是把第一年的东西重复了20次,最后得到了新的称号【职场老屁股】 多睡一点,就离高手近一点 充足成为高手有很多方法,我们都听过。但都学不会,唯独多休息这块我们执行得很彻底。 《最有生产力的一年》作者Chris Bailey说到,少睡一小时的代价是赔掉两小时的生产力时间,即使你有多到做不完的待办事项。 1950年代人们把4分钟跑完1500公尺,相当于英里的距离,当作人类极限的挑战。 英国田径好手班尼斯特,在挑战这项纪录的两个星期前,放下所有训练到山上与朋友相聚在一起,让身心完全脱离跑步这件事。在比赛前三天也做一些轻量的训练。 最后他于1954年5月6日,以3分59秒的成绩跑出世界新纪录。在这个崇尚埋头苦干短期成果逼到极限的社会里,休息需要勇气。 我们读过太多鸡汤,好比这种: 【成功就是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我们始终抱持着一种谬论,以为自己不持续努力就会被超越。在这种价值观熏陶之下,我们只记得拼命工作,却忘了精明工作。 而且不知为何还常把努力工作和加班混为一谈。 难怪马云会说,【拼命工作的人最懒惰,因为他从不思考如何工作】 04 创意与休息 当我们正在努力写稿,赶案子的时候,大脑所运作的系统就称作任务执行系统;而当我们正在洗澡时或散步时,大脑的运作系统就会切换成预设系统。 而这套预设系统,就是将我们的潜意识浮上台面的途径。 几乎所有具有创造性的启发都是来自于这里,保护好这套预设系统的运作也就确保了自己能将吸收到的知识充分消化,并释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这也就是让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心理学教授亚当欧特,致力于研究荧幕对于人类的影响。他在演讲中,将近几年人类如何使用每天24个小时,做成一份简报: 深蓝色区域是睡眠时间,浅蓝色为工作时间,水蓝色则是我们花在日常琐事上的时间。例如洗衣服、洗碗、送小孩上下学; 而白色区域就是我们的私人时间,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发现任何具有价值点子。 当我们所有空闲时段都被电子荧幕所占满时,人类的创意,也将消失殆尽。 麦克阿瑟夫天才奖得主,曼努米兰达表示,当我们为成千上百事情忙到焦头烂脑时,不会出现好点子。而当我们休息时,洗澡时,陪小孩子玩游戏时,它们就会不请自来。 所以,我们要怎么引起“好点子”的注意力呢? 别怕自己发呆放空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将手机打开又放下,觉得无聊后又将手机拿出来,只为了在人群之中不显得孤单。 我们若长期让自己习惯了无法静下心来休息时,大脑就没有时间处理我们所吸收的知识; 当正在处理一件明确的事情时,大脑的思考回路就会被限制在这个领域。当我们空出脑袋,才是大脑把知识稳固并萌发想法的时候。 要怎么找到时间休息? 我很忙,忙到没时间生活,我们不妨听听时间管理专家的建议: 《要忙,就忙得有意义》作者罗拉范德康,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来叙述时间从何而来? 若现在问你,这个礼拜有没有办法空出四个小时来进行慢跑训练?我们的答案可能是: “Oh 不,我很忙的” 但今天你的电脑坏了,你需要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来送修,再花两个小时的时间重新安装软件时,你的生活一样可以正常进行,一切事情不会因为这四小时而发生改变. 于是,罗拉这样定义: 我没空,只是我不把这件事放在首要顺位。 他建议每个对生活有期许的人,可以在每个周五下午时,根据三个项目【工作,亲友,自己】来排定要做的事情。 并将这件事安插到下周的空闲时间 ,而我们同时可以把睡眠时间安排进我们的时间表中。 确保每天都能睡满八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将原本计划在晚上执行的任务挪到出门上班前,例如跑步或洗衣服。 工作的确占据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却不要因些落入了【做不完,还有六日】的陷阱。 我们心中若总是觉得总有个后备方案可以支援时,就无法在正规上班时内发挥最高的产能。 只有提早决定重要的事情要在什么时候完成才能将生活调整成你想要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