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言欢语】(1348)复:怎样帮我的儿子

 天悦何欢 2020-11-21

    昨天,我的“何言欢语”说了一位母亲的来信,说到自己读高中的儿子让他们做家长的很无奈的事情,我请师友们为她出出主意,现在整理如下:

    1、花女士说: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孩子的童年,童年时他是和谁一起生活,家人的关系怎样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

    2、钟先生说:……要了解是什么让他觉得生活无意义,才能给到更切实的帮助……

    3、沈雄波老师:让孩子多接触人,多看看世界,父母不要变成念紧箍咒的唐僧;当孩子受挫时,拉他一把,教育他用终身学习的态度来生活,胜过拼高分进重点大学……

    4、李积玉老师:15-16岁是青春期的关键期,他们面临学业压力、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家长可以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学习该阶段的孩子教育问题……

    5、周军锋老师:从孩子的话中听出孩子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要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6、李国兴老师:这位妈妈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似乎有些过度关注了……孩子的“厌世”状态“控制”了父母的生活重心……建议在帮助孩子的同时,也关照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否健康,是否给了孩子正面的影响……

何欢建议如下

    1、在学习上,如果这个孩子的学习没有太大的障碍,可以放手让孩子去选择是否需要补习。也可以了解他在哪些学科有优势,帮助他强化优势学科,找到学习动力,再带动其他科目的进步。

    2、在生活上,有规律的生活不是只说教就可以改的,家长的以身作则,与孩子打成共识并有奖有罚,逐渐形成习惯是很重要的。

   3、在身体上,先排查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再考虑心理、习惯等其他角度。

   4、这个年轻人在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等方面的认知、观念等有偏差,需要及时作出矫正;家长可以多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参加,比如挫折教育、驴友远足、户外拓展、帮助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也可以让他看看其他15岁左右的孩子们都在做什么,让朋辈的力量去影响他会更好。

   5、有时候,“不管”就是“管”,“无为”就是“有为”,让孩子知道你们的关注、关心,但给予他成长的空间与可能性,也是家长要学习的功课。

   6、孩子的问题只是家庭问题的显现,必要的咨询、辅导是寻求专业帮助的路径。


祝福他们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