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言欢语】(1427)我与格式塔

 天悦何欢 2020-11-21

我是2000年开始学习心理学,在懵懵懂懂中学过许多的心理学流派,但也确实没有太在意流派与流派之间有什么壁垒或界限,常常是抱着好奇去了解、去学习,向不同的老师去请教,结合自己的成长感悟,在助人的工作中,也从未拘泥于使用什么技术方法,反正哪个好用就用哪个,哪个适合来访者,适合当下就用哪个,曾经自嘲自己是“杂家”,但是比较认同整合的概念,相信每一个来访者都是立体的、多角度的、复杂的,那么面对这种一个来访者,必然会使用到多种技术与方法所以“整合”势在必然。

2014年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上,我见到一个陌生的名字:王铮。

一了解,是一位很年轻的心理学留学博士,听完他的一场分享后,对他印象比较深刻,也第一次记住了他分享的格式塔心理学。

过了2年,2016年再次在北京见到王铮教授,才感觉有必要更进一步去了解他所传播的格式塔心理学(有时候一颗种子的发芽需要时间的等待,我也不例外)。

2016年心理学家大会的国庆假期期间,我参加了王铮教授在深圳举办的格式塔精品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去了解了格式塔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学术观点、历史人物等,直接是震撼,折服!

一直到今年,到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格式塔有可能将我之前所学的心理学各种知识、技能、方法整合到一个更加精微、更加宽广、更加包容的境界。

为了这个“整合”、“提升”的目标,我将重新启航,与全国的格式塔师友们共同成长,也邀请更多的师友们参与到这个学习成长中来!

今晚学习剪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