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11月21日)

 退休老刘日记 2020-11-22

  11月21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做梦,去乡里,是老房子。想写点东西,没有纸笔。突然想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就在上房里。穿过院子,去取电脑,却发现,上房里有灯闪烁。明明没住人的,怎么会有灯?推开上房门,却没人。那闪烁的,竟然是电脑上的指示灯。拿了电脑出来,到这边屋里打开,显示屏上,却起了一层皮。还好,电脑能用的!

  ●人民微博:9月10日,广东湛江。男子陈某,秀酒后驾驶一辆摩托车,多次故意急刹挑衅、恶意逼停过往车辆,并造成一起两车追尾事故。目前,陈某秀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我说:他这个,是明显嫌自己活得太久了。若遇上刹不住的大车,保证遂愿!

  ●在两个学校里走,一进室子,就感到身上像泼凉水。那年县上进行全国教育均衡验收,我们调研乡村教育,最大问题,就是冬季供暖。用水暖,代价大,学校难以负担。用电暖,代价更大。蔡旗中学有一座两层小楼,说是教师周转房,进去看了下,今年修的,每间房里有床,有桌椅,说是明年使用。供暖也是大问题!

  ●进城,先看南关小学,再看一中。南关小学,来过多次。进南关小学,学生正在下学。主要看了两个地方,一是图书室,一是饭厅。问了下图书数量,有3万多册。我特别到书库里转了圈。因为学生放学,教学楼上没上去。这所学校设计,和实验中学一样,没说的。彩页上说的那些功能室、社团活动室,肯定有档次!

  ●到一中,在校园里转了圈,进了他们的活动室。一中作为全县龙头老大,实力勿用置疑,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文化上的。活动室都很充实,暖气也很热。此外,他们还为林中阳设了书法工作室。但是,没看到书画老师工作室。午饭,在宾馆吃。按日程,1点半继续开始调研。大家提了个建议,时间便改到了两点半!

  ●在一中,我感慨了句。民勤教育,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教室。马局长接了句,民勤教育,最缺的,还是钱。看教育局汇报材料,存在问题里有一条,教育债务制约发展。目前,全县中小学负有总债务1个多亿。近几年,县政府虽然多渠道筹资,但缺口还是很大。办学,学生越少,学校造血功能越薄弱,前途就越黯淡!

  ●回家,和六中蒋主任走在一起。早上徐六说,小区要停电。过城关医院什字,那个变压器上,技术人员正在施工。到家,已经1点,却听到冰箱响。按了下,有电,乐啦!一早上,怕手机耗电,没敢多用。午休,虽然困,但睡意不浓。手机要充电,也没再翻。迷糊到两点,闹铃一响,就起床了。今天的太阳,很不错!

  ●人民微博:近日,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宣判一起同性伴侣争夺抚养权纠纷案。她们是一对同性伴侣。一位声称孩子是自己亲生血脉,一位声称孩子由自己怀胎分娩。究竟谁才是孩子妈妈?该如何确定亲子关系?孩子该由哪位妈妈抚养?我说:这事儿太奇葩!难道是把一人的卵子,放进了另一人的子宫!

  ●方案上有职业中专,却没去,直接到了新关幼儿园。教学楼前,幼儿们正在上活动课,老师们指导得井井有条。留意了下,都是女老师,很年轻。看她们跟孩子游戏,打成一片,就像是大娃娃哄小娃娃。进教学楼,新关幼儿园,是公办省级一类幼儿园,教学环境、配套设备,没说的。现代,舒适,安全,温馨,优质!

  ●幼儿们正在上课,走了圈 ,进了几个教室。还在室内活动区,也走了遭。这些情景,我并不陌生。民勤幼儿园,后来建的,一所比一所上档次。每一所幼儿园,我都进去过,还不止一次。社会发展到现在,幼儿园引进的活动项目,越来越多。进手工制作室,一个小家伙,居然跑过来,拉我过去,给我讲怎么编花篮!

  ●小家伙讲的话,我听不清。但是,他一边说,一边编,还挺熟练。特别留意了两个细节,一个是手工刺绣,一个是国学室。手工刺绣,4个小女孩,坐在台子上,低着头,很认真地刺。那情景,像模像样,可爱之极。国学室,老师和幼儿,都穿着古装,两人一组,坐在棋桌前玩围棋。特意问了下园长,回族幼儿占10%!

  ●幼儿园设备一流,站在楼上,向西看,都是折掉的平房。这块地方,若能设计成一个广场,再好不过。幼儿园院子里,还有个钉子户,也有待拔掉。园长担忧,周围平房都拆了,会影响生源。在幼儿园内走动,很有感慨。跟我们这一代相比,现在的孩子,就像生活在天堂里。有人调侃,他的孙子,以后就送到这里来!

  ●下一站,实验中学。进了两个室子,一个是戒毒宣传室,一个是科技馆。这两处,我都进来过。没想到,解说的,是诗人张老师。活动室这边,没暖气。实验中学规划,是按学生满员、不缺钱运行设计的。然而,正式投入使用后,民勤生源锐减,暖气和绿化用水这两块,成了大问题。如此学校,供参观用,绝对大气!

 


  刘新吾,甘肃省民勤县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非虚构写作者,摄影爱好者,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民勤县四中。2009年前,主攻诗歌,兼习随笔,在多家报刊发表2600多首(篇)。著有诗文集多部。2010年后,辞掉所有头衔,致力于《原生态笔记》创作,亦名《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每天2100字,日耕不辍。在各路媒体,发表文字700多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