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抱石字画的奥秘

 新用户1398XocJ 2020-11-23

  傅抱石早年在日本留学,学的是美术史。所以,美术史比较精通,也出版了一些相关的著作。当然,也教了一辈子的美术史。傅抱石的绘画之所以能有所成就,除了得天时与人和之力,与其美术史的研究,也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傅抱石在美术史的研究上有相当的成就,从而在绘画创作上也便相得益彰。古今一流的艺术大家,无不都是精通美术史者。从顾恺之到荆浩、郭熙,再到董其昌、石涛,乃至黄宾虹、潘天寿等,无一例外。

  傅抱石学画时满脑子里都是中国上千年的绘画史,他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应该如何继续发展?当时的很多画家都在用传统的办法作画,傅抱石认为必须要做出创新,打破常规,他认为在新的时期要有新的笔墨和理念,傅抱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对傅抱石的研究,“写生”概念实际上更多的体现画家“写实”能力的强弱,关乎艺术家对待所描绘物象的理解和表现。文人画在标举主观审美功用的同时从未有真正丧失、摆脱绘画的意识形态和教化功用,在追求艺术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方面,傅抱石表现得十分典型:艺术本体创作上的纯粹与创作目的上的功用力求完 美的统一,二者在互争、互融、互补的交错状态下达到一种相互妥协的相对平衡。

  1959年7月,傅抱石奉调北京,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国画,向国庆10周年献礼。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听取了周恩来、陈毅、郭沫若等党和国 家 领 导 人的指导意见,以“江山如此多娇”入画,几易其稿,突出了“东方红,太阳升”之主题,通过对中华大地宽广辽阔的地域形象的描绘表达了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现代风貌。9月27日,毛泽东为之题写“江山如此多娇”,《江山如此多娇》宣告完成。《江山如此多娇》的成功完成使傅抱石的声名如日中天,引发了后来一系列政治、艺术上的连锁效应。

  傅抱石的作品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2011年傅抱石自己著作成 交总额达到了前史制高点——16.68亿元。其间,500万—1000万元成 交的拍品有44件;1000万—5000万元成 交的拍品有36件;5000万元至1亿元成 交的拍品有2件;超越亿元成 交的拍品有1件。

  近百年来的中国画坛上,傅抱石是卓 越的天才。傅抱石在山水画上的巨大成就,掩盖了他在人物画上的辉煌成就,以致世人皆知傅抱石山水画和“抱石皴”而不知傅抱石笔下精彩的人物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