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天下,家天下,都是历史使然

 畅读历史 2020-11-23

文/子非鱼

在上古部落时代,部落成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其存活的关键,甚至丧失一个成年的部落成员,都可能导致整个部落的湮灭,

这时的部落首领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让部落延续下去,首领的接班人必须经过严格的考验,并得到部落成员的认可,

这种天下权柄的传承方式,称之为“禅让”。

尧舜禹是禅让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把所谓的“天下”托付给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这个人唯一的特征就是,他可以带领“天下”过的更好,走的更远。

这个时代被称为“公天下“的时代。

夏朝的继承制度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经不是禅让制了。其继承者一定与当前在位者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要么是父子,要么是兄弟。

到了商朝,主要实行的是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兄终弟及,最常见于游牧部落,

游牧部落时常随着牧场而迁移,他们没有固定住所,对农耕民族的侵略也是抢完就走。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他们的首领必须有能力带领他们四处游荡,四处抢劫,并保持种族的延续。

兄终弟及就是自然而然的法则,这个法则可以保证部落首领是成年人,并始终保持活力。

武王伐纣后建立了西周,周公旦创立了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继承制度,嫡长继承制。

嫡长继承制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如果嫡长子不在了,则按照长幼之序,论资排辈。

这个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足相残事件的发生。

无论是兄终弟及还是嫡长继承,其前提都是要有血缘关系,各方势力为了“天下”斗来斗去,无论谁继承,都是“自家人”,这就是家天下。

公天下,权位传承的目的是为了让部落更好的延续下去,所以选贤者继承之;

而家天下时,部落延续已经不是问题,权位立即转为谋私的利器。

我突然觉得,所谓的禅让也不一定代表多高的道德;所谓的篡位也不一定有多么的无耻,

这一切,都是历史使然。


上一篇:随笔:杯酒释兵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推荐:

周公与继承制

皇帝选择继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