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气血亏虚型--益气养血.柔肝和络--沈绍功

 程宇宏 2020-11-24

那么在气血亏虚证的时候,咱们用益气养血柔肝和络的办法。

生黄芪10--15g、当归10g、生地10g、白芍10g、川芎10g、木香10g、云苓10g、陈皮10g、丹参30g、丹皮10、生杜仲10g、炒白术10g。

那么就是说,有的人说了生黄芪用上,病人会不会血压升高呀?他认为中气不足,所以他的气机的调节和疏通有问题,所以你稍微给他补一点气的话,他这个气血流通,血压反到下降。像尤其是在临盆,我今天不给你们讲那么细,先把这个讲讲啊。所以中医的症候,只要你辩对了以后,肯定会有效。如果你辩的不对,你觉得他血压高,我全给他用降血压降气的药,这个你越给他利,他血压还降不下来;你给他补点气,通通气,他血压还就下来了。我在这说一点,就生黄芪呢,实际上有双向调节作用。你血压低的时候,它就给你往上升;你血压高的时候,它给你往下降。并不像像咱们在临床上说的那样,小量升血压,大量就降血压,不是那回事。

那有一次我就问沈老师,我说:沈老师,用黄芪和当归咱们和在一块叫当归补血汤,对不对?书上说的5﹕1的比例,你为什么用1或1.5:1?沈老师回了我一句,说:都照书上的方就不用学了,这1:1就够了,干嘛用到5:1?浪费药材,说你不信可以试试。我原来就是跟沈老师学之前胆子很大,那时生黄芪在急诊的时候,可用到30-50g,病人就发现口干、燥热。后来沈老师这么一说,我想想有道理,所以我在中气下陷的时候,生黄芪用到30g。因为这就10-15g,哎在调节高血压调节低血压,效果都比较好。所以不是说某个药量放的很大。昨天回去我们先生给我说一件事,他说:他们中医局有一个人事处的女子,得了一个失眠症,找了几个医生好像效果不好,不知道在哪找的医生,跟我说附子用150g、干姜100g,还有一个什么桂枝100g,给她用的这么大的量。我说:病人吃了难受不难受?他说:不难受。我没看到那个处方,没看到他后面还有没有什么药?我说:我没这胆量,我绝对不敢用那么大的量。所以我就讲这个,不论怎样,各人有各人的一技之长。我今天不往下讲了,就是因为在高血压,这三个证类,这三个处方,基本上给大家说了。

       那么在虚证的时候,你比如说这病人吃了一段时间,舌苔也退干净了,脉也沉细了。你给他补肾,血压也降得很明显。你现在也不太稳定,那么就是吃一顿汤药,吃杞菊地黄胶囊,再吃一段时间血压还是135mmHg-140mmHg,汤药给他停掉,就吃胶囊,就吃两种胶囊。到时候把汤药停掉了,记住了脑立清胶囊和杞菊地黄胶囊同时吃,一天吃两次,如果稍微高点就吃三次。杞菊地黄胶囊一次吃五个,一天吃两次。稳定非常好。现在我很多病人就是吃这个,而且有的时候他中成药都不吃了,这是我给你们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