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疹的刮痧治疗思路

 灵翼小妖 2020-11-24

在中医里面,湿邪为六淫邪气之一,湿邪性质重浊而黏滞,凡是因湿而起的病,都会缠绵不去,迁延难愈,湿疹虽然是小疾,但痒起来让人坐立难安,恨不得把皮都给挠破。西医一般会建议涂抹类似“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止痒,但这些药物不能长期使用,停药后湿疹的症状甚至会更为严重。而中医刮痧对于许多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那么湿疹能刮痧吗?

今年6月份的健康营有一位R学员,上课期间湿疹发作,主要集中在大腿、小腿、脚踝处。询问后得知,2015年开始经常会有荨麻疹、湿疹的问题,连续多天痒到睡不好觉,严重的时候会吃抗过敏药。

最近觉得吃点东西胃就不舒服,一天什么都不吃身体才会觉得轻松些,近一个月都以蔬菜为主,不吃主食。以前特别爱吃水果,喝牛奶,夏季房间里必须得开空调。半年前经常便秘,要吃泻药才能排便,近几个月大便日行一次,但是黏马桶。

体诊:腹不温,小腹凉,按之深层凉气出、肠鸣音,全腹胀满,两胁满硬、天枢硬结,带脉凉,云门条索,大腿脾经凉,膝盖、脚腕凉,腿部多处有密集的湿疹,颜色发红,有小水疱,有抓挠后的溃破。

舌诊:齿痕,薄白苔,中后部苔稍腻,中前部有小裂纹。

脉诊:细弦紧。

治疗:刮背部督脉、膀胱经、脾胃体表投影区,以及腿部湿疹区域。

湿疹虽然是皮肤的问题,但根源多在臓腑。《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疹患者中,脾臓出问题的比较多。脾处中焦,在人体中起到枢纽的作用,脾主运化,脾臓除了运化食物外还要运化水液,负责水液的吸收和传输,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如果脾功能失调,水湿内停,则会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粘腻,湿疹,舌有齿痕等症状和体征。

脾喜温怕寒,喜燥畏湿,现代人饮食不节,爱吃冷饮,喝冰水,吹空调,为了减肥只吃寒凉的瓜果蔬菜,这些饮食、生活习惯最终导致脾虚弱受损。

刮拭R同学背部,出痧比较快,不时会有一些水珠从毛孔里渗出,皮肤表面还会刮出一些小水泡,这些都是透邪外出的表现,说明体内痰饮水湿较重。脾胃区和腰骶部出痧多,痧色紫暗,提示脾胃和下焦有寒。

刮拭腿部时,板下感觉脾经、胃经紧硬,大腿脾经、胃经出痧较多,R同学能感到腘窝处在不停地冒凉气。刮到小腿湿疹区域的时候,有一些黄色的黏浊液体排出,R同学说刮板刮过去的时候特别止痒,感觉把湿疹里面的“毒素”全刮出去了。

这次刮痧结束后,R同学湿疹瘙痒的症状大大减轻,感觉自己的身体慢慢恢复了知觉,对寒热变得敏感,不想喝冷水、吹空调了。之后又约了三次门诊,最后一次来的时候,四肢湿疹出的越来越少,疹子颜色变淡,不再痒了,溃破的地方也已经结痂,基本痊愈。

小结

通过上面的案例和平日里处理湿疹的经验,我们可以对湿疹有以下几点认识:

#

1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人体的四肢需要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脾主四肢,脾经湿盛,因而湿疹好发于手足和四肢。

#

2

对于湿疹,如果面积比较小,可以直接刮拭湿疹部位。刮痧行气活血,清热化湿,直接刮拭患处,透散皮部、经络之邪,邪去则营卫自和,从而达到止痒的效果。

#

3

脾胃为后天之本,保护好脾胃应忌掉所有寒凉、生冷的食物,少吃刺激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平时的生活起居环境也应避免过于潮湿。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助于湿气排出体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