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

 滚滚车轮y 2020-11-25

在人体当中,脾与胃同居于人体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主生血,主要功能是对摄入体内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同时将水谷精微物质化生为气血津液,输布至脏器、四肢百骸当中。

脾阴阳虚之证主要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阴虚与阳虚的主要区别与各自特点如下——

脾阳虚证的特点

脾之阳有推动、发散、温煦脾气的作用,而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形成。主要原因多为过食生冷、苦寒之品,或先天肾阳虚衰,从而导致脾阳虚衰,失于温煦运化之力,进而阴寒水湿内生不化。

  1. 脾阳虚弱,运化无力,则会出现食少、腹胀、泄泻等脾胃症状。
  2. 而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阳虚弱,则会表现为唇色淡白,面色苍白无华
  3. 而脾阳虚衰,容易导致寒凝气滞,出现胃脘冷痛、喜温喜按、怕冷喜暖食等病症。
  4. 脾阳虚弱,无力运化水液,容易造成水湿泛溢肌肤,出现面色、四肢浮肿、下利清谷、大便溏稀、完谷不化、白带清稀量多等问题。
  5. 脾阳不足,无力温煦,则会出现四肢冰凉、消瘦乏力、畏寒恶风等症状。
  6. 脾阳虚弱,则会表现为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白厚腻

对于脾阳虚的人群,重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在临床上,多用以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四味药组成的理中丸。而在生活中,则需注重饮食调养,少食水果、牛奶等性寒凉、生冷的食物,多吃如山药、牛肉、生姜、黄芪、大枣等补阳之品。

脾阴虚证的特点

脾之阴,主要是濡养脾脏的作用,同时其与脾阳相互制约、并相互协作。

脾阴虚,则为脾的阴液不足,导致体内热盛。主要原因为饮食不节,或因久病伤阴,亦或泄泻、吐利、汗出过多耗伤阴液导致的。

  1. 脾阴亏虚,主要的表现为手足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红、不思饮食、消化不佳、烦躁易怒等病症。
  2. 脾阴不足,无法上滋肺阴,则会出现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等问题。
  3. 脾阴无力下充养肾精,则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病症。
  4. 脾病累及心、肝失于濡养,则表现为失眠、健忘、两目干涩、心悸、肢体麻木等问题。
  5. 脾阴不足,表现在口唇为颜色深红、干裂起皮,其舌红少津,苔少薄黄

脾阴虚弱,则以养阴为主,临床上多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应用。而在生活中,可多食木耳、银耳、梨、芝麻、百合、鸭肉、蜂蜜、黑豆等滋阴之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