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概说先秦古安陆郧国前史​

 吴三元晒书台库 2020-11-25

概说先秦古安陆郧前史

吴三元

先秦古安陆前史,即西周郧国以前的历史。源起云梦泽,时间很漫长,溯及到远古有人类活动的时候。

先秦古安陆不缺失人类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

考古发现对“郧县人”、“南方古猿”的历史定位,对我们认识安陆远古人类是很有意义的。1975年发现了75万年的郧县梅铺猿人牙齿化石,史家定位为“郧县人”。1989年发现了距今240万年的郧县弥陀寺南猿化石,史家定位为“南方古猿”。先秦古安陆域内虽然没有相应的考古发现,但是,该域一统于“古汉水”区域。《安陆县志》载,安陆西北山区王义贞镇发现有恐龙蛋化石,那是距今1亿4千万年——6千7百万年间的生物遗存。我们不能怀疑或者否定客观存在的历史,要有宏观的历史辩证的思维和眼光。

先秦古安陆位于云梦泽古汉阳之川泽地带。

魏晋杜预对“阳”的注释是“水北为阳”,这已经形成历史的公论。故此“古汉阳”就是“汉水北地”。此“汉水”,是“大汉水”,或者“古汉水”,其涵盖“汉江”,或者“今汉水”。是时呈现的是“山水相连,水天一色,川泽遍布”的独特的“天汉”历史地理景观,也就产生了“天汉架鹊桥”的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故事。

先秦古安陆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北纬31度、东经113度左右区间云梦泽古汉阳之川泽地域,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适宜人类及各类动物的繁衍生息。南临云梦泽,境内大小川泽顺势而成;浅丘南低北高,冈岗陇垄的尽头适宜人类择水而居。是时的景象是,筏桴穿梭其间,动物种类繁多,渔业资源丰富,稻作农业发达,适宜安居乐业。

《尚书·禹贡》载:“云土梦作乂(yì,治理,安定。”。

此史籍记载统指环古云梦泽(马鞍形)的所有区域(含支流),非一地一处能够承载。大禹治水,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舜帝时期,其中古云梦泽经过人为的疏导,泽水退化后,形成新的陆地及沼泽生态景观。出现区域性陆生植物,环拥水生植物的自然地理风貌,各类动物也就随之跟进,其中就包括人类。

云山,是与云梦泽同在的不朽“地标”。

《道光安陆县志》载:“郧山发脉于桐柏山,及随而分。南为大洪山,涢流出焉。又东南入安陆界,为大安、白兆诸山,而尽于云山。

云山与云梦泽在名称上具有一致性,且具有“相依互成”的历史地理辩证关系。云山,位于涢水川泽与漳水川泽的相交地,今安陆辛榨乡高庙村高庙山,北纬31.073,东经113.360,海拔76.19米。其中,云山至乌龟咀(涢水东岸,今南城山坡村,北纬31.104,东经113.402,海拔44米),是涢水川泽的古涢口;云山至应城杨河镇西山岗(漳水西岸),是漳水川泽的古漳口。在这个意义上讲,云山之南是云梦泽的主体范围,也就是现今的江汉平原。其与学者定位云梦泽范畴内,海拔35米就进入江汉平原的主体范围相吻合。

在同纬度的相应区间,云山,“鹤立鸡群”般地屹立在古汉阳云梦泽泽水边,静观古云梦泽的万般变化,笑看人世间的世代更迭左拥涢水,右抱漳水,遥看其下烟波浩渺的古云梦泽,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形成与演化;遥看一级、二级、三级等大小川泽,逐步成为大富水河、漳河、府河、鹿河、澴河等河、港、沟的形成与演化。

云梦泽历史文化是随云梦泽的自然禀赋而客观地存在着的,其涵盖着云梦泽所涉及到的所有地域,涉及到“择而居”的繁衍在川泽间的人。历史及考古学家认为,继后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圈涵盖云梦泽古汉阳地域,屈家岭文化(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600年)圈古汉阳地域是核心区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