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高考备考:阅读理解客观选择题解题指南

 老刘tdrhg 2020-11-25

本文作者:深圳鲁力

高考备考:阅读理解客观选择题解题指南

原创:深圳鲁力

考生都说:论述文客观选择题每次考试得分率都太低了。为此,笔者特就此问题撰文如下,希望能对备考学生有所帮助。

一、试题重现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本,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9分)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我们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而且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籍贯不能替代的。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千里之外的人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浓浓的姓氏文化熏陶下,不管走到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就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就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期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不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B.姓名文化是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C.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

D.“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名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

B.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D.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3.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B.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初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二、考试得分情况展示。

此题满分设置9分,但几乎所有的考生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都有障碍,考试得分率都不高,下面是本次高一年级得分情况。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客观选择题究竟怎样选?

(一)熟悉设题(也是解题)技巧,以“四两拨千斤”。

★常见的客观选择题设题(解题)技巧(又称:陷阱):

1.偷换概念;2.张冠李戴;3.以偏概全;4.是非颠倒;

5.无中生有;   6.断章取义;   7. 答非所问;  8.指代混淆;

9.曲解文意;

10.强加因果

所谓强加因果,即在选项中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导致逻辑不当。注意表示因果的词语:“由于”“因为”“因此”“导致”“结果”等等。

11.判断混淆。

所谓混淆判断:

①. 时态混淆,故意将“着”、“了”“过”混淆。

②.“未然”“已然”混淆。就是将“将来”说成了“已经”。

③.“或然”“必然”混淆。就是把“可能”“也许”说成“一定”“必定”“必然”。

12 改变程度、性质或范围。

所谓改变程度、性质或范围,就是故意强化或者弱化原意的程度,更改原意的性质,扩大或者缩小原意的范围。

注意这些词语:有的、全都、几乎、大约等等。

还要注意表示不同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有……才要……;只要……就……等等。

(二)弄清概念,判断以及推理。

如:“姓名文化”与“人名文化”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判断和推理,主要体现在命题对阅读内容的转化是否恰当。

(三)论述类文本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第一步:速读。运用“三边阅读”法,整体把握文意。

1.给各自然段编上顺序号,迅速把握全文结构。

2.快速阅读,边读边划边注:

(1)划出标志性词语: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主题词等等。

(2)划出关键句:首括句、结论句、中心句等。

现场演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漫说姓名文化

①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我们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姓名文化。(首括句)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而且辐射至周边地区。(段意提炼:翻出“姓名文化”及其内涵、影响。)

②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首括句)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籍贯不能替代的。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举例)

③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千里之外的人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④在浓浓的姓氏文化熏陶下,不管走到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就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就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关键句)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⑥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转折句,过渡句:承上启下。)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期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不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hùn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⑦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⑧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回到论述“姓名文化”,呼应开头。)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第二步:精读。带问寻答,比对推敲,运用“技巧”,排除筛选。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对应第⑧段末.√)

B.姓名文化是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对应第①段划线文字。√)

C.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对应第②段划线文字。√)

D.“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偷换概念。对应第⑦段首句,原文: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文中讲的是“人名文化”,而不是“姓名文化”。X)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名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X,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扩大范围。见第⑦段: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X)

B.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见第③段。√)

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X,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偷换概念。见第⑥段: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X)

D.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都( X )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扩大范围。见第②段: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

3.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推论荒谬。或叫“无中生有”。见第⑥段: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不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

B.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统观①—④段,概括正确。√)

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见第⑥ 段: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

D.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初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见第③段。√)

四、补叙:客观选择题覆盖的几种类型:

从阅读板块上分:

1.现代文阅读(论述文本、实用文本、文学文本)理解性客观选择题;

2.文言文阅读中的客观选择(断句、文化常识、文意理解等);

3.语言运用中的客观选择题(成语、病句、句子衔接等)

从思维方法上分:

1.阅读理解类选择题。它分布在各类不同文体阅读中,解题难度最大,也容易出错。

2.识记与理解类选择题。比如语用题中成语与文言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选择题。

五、结束语:

怎样才能使选择准确率更高?多阅读,找到语感;多训练,熟能生巧;多坚持,天道酬勤。

祝你成功!

六、实战练习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9分)

中国古代的健康观

①健、康二字,分别见于殷商时代。“健”字偏重于指精神和意志的坚强,《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康”字初见于《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康”字的意思偏重于指身体的健康无疾,非常接近于今天“健康”一词的含义。

②古人认为气是健康的本质和基础。阴阳二气在人体内外不停地流动运行、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就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健康长寿的基本要求。具体说来,体现为和、动、度三个字。

③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中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对于中国文化有非常深广的影响,也同样为历代医家及养生家所推崇,如董仲舒就说过这样的话:“能以中和养生其身者,其寿极命。”不能做到“和”,还会危及生命:“反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

④“和”就是指不偏离常态,不过分:“阴阳并毗(毗,即偏),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和”又有平正的意思。《管子・白心》说:“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匆之所生也。”总而言之,“和”意味着阴阳二气的调和、流通。“和”的状态是通过阴阳二气的流动、运行、升降而实现的。

⑤把“和”即健康这一看法发挥得最清楚的还得数《黄帝内经》。《内经》把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看作是健康的基础;一旦平衡被打破,健康也就同时被破坏了。

⑥天地之气在不断地运行流动,人自身新陈代谢的生命活动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因此,阴阳之气也就在人体因时、因地、因气象的变化而变化。阴阳的平衡和调和状态也就不能不时时有受到扰动乃至破坏。《内经》把“气”的这种运动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则分之,生化息也。”所以,古人主张在动态中把握平衡、进而实现中和的状态。

⑦动态平衡的关键是把握“度”,即把握事物发展变化以及自身因应变化的最佳程度。恪守中道的孔子早就认识到了度的重要性,所以他说:“过犹不及。”似乎孔子也已经注意到了“度”与养生长寿之间的联系,《论语》中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有智者寿乎?’孔子曰:‘然。人有三命而非命也者,人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孔子所说的时、节、度,都是限度、程度的意思。

⑧大体上说,古人对于如何把握“度”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⑨以儒家以及《管子》为代表的一派,强调“过犹不及”,主张通过控制自己不要逾越规矩来达到保持“中和”的状态。《荀子》说:“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则触陷生疾。”用“礼”来规范自己的饮食起居,就会达到“度”的理想境界(“和节”),否则就会发生疾病,危及健康。

⑩道家以及后来的道教则主张清静无为、顺天法道,自然而然地达到符合自然规律的结果。在他们看来,“度”实际上就是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道”的自然状态。“道”是自在无为的,只有自然无为才能实现适其“度”。

(11)《吕氏春秋》以及古代医生们则大多主张积极地去认识世界,认识规律,从而达到知度守节、应时而动的境地:“天生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汉末三国时神医华佗则进一步把 “度”解释成人体运动的“度”这就使他比别人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了:“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不当使极”就是“不要过度”的意思,华佗还具体提出了因人而异掌握“度”的标准,即活动到“怡而汗出”的地步。

(12)总而言之,按照传统的看法,人、社会、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复杂联系。这种统一的基础是“气”,它们之间的联系 也是通过“气”的运行流动变化来实现的。人们为了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保持这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健和康两个字在殷商时代是两个独立的词语,其中“康”字的意思就是今天的健康。

B.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体现为阴阳二气在人体内外不停地流动运行,这也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形式。

C.“和”的内涵非常丰富,包含儒家提倡的“和而不同”外,在健康这一方面发挥得最清楚是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D. “过犹不及。”是孔子对“度”这一概念的认识,包含了与养生长寿之间的联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典籍的言论内容,既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B.文章从阐释“健康”的概念入手,论述过程中逐层细化,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C.章对“气”从“和、动、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对“度”的论述最详尽。

D.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健康观念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不仅与饮食起居有关,也与时令节气有关。

B.“和”是阴阳二气的调和、流通,“和”的平衡状态一旦被打破,健康状态也就被打破。

C.在对“度”的认识中,虽然儒家的自我控制与道家的顺应自然是相矛盾的,但观点可以对立,而实际运用中可以统一。

D.华佗提出了因人而异掌握“气”的标准,现实生活中的“怡而汗出”的广场舞和街舞可以印证他这种认识的进步性。

【答案】

1.B。(3分)【解析】A. 结论绝对化。“康”字是今天健康的意思,错误。见原文第一段:“康”字的意思偏重于指身体的健康无疾,非常接近于今天“健康”一词的含义。C“包含儒家提倡的‘和而不同外’无中生有。原文应该是:把“和”即健康这一看法发挥得最清楚的还得数《黄帝内经》。D. 包含了与养生长寿之间的联系,错误。“过犹不及。”似乎孔子也已经注意到了“度”与养生长寿之间的联系。

2.D。(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对当下健康观念的分析,无中生有。

3.D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强加因果、无中生有、以偏概全、说法绝对、未然说成已然等。D偷换概念。华佗说的是“度”的守节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