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长链脂肪乳营养在改善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研究

 SIBCS 2020-11-25

  胃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胃癌术后营养不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问题,为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术后早期营养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胃癌切除术属于创伤性手术操作,术后肠外营养以不带来较大的免疫负担为原则。中长链脂肪乳是由50%长链三酰甘油与50%中链三酰甘油混合而成的脂肪乳剂,由于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理论上中长链脂肪乳具有的营养价值明显优于长链脂肪乳。但关于中长链脂肪乳营养在改善胃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中的作用研究甚少,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乳营养在改善胃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作用。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96例,按照术后应用不同脂肪乳剂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对照组46例,采用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细胞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两组营养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T淋巴细胞亚群和营养指标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7d全部患者营养免疫球蛋白、CD4+/CD8+比值、营养指标(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前,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血红蛋白(Hb)明显低于手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营养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营养指标(ALB、PA、Hb和T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0%比15.22%,χ2=0.028,P=0.866)。

  结论:与长链脂肪乳相比,中长链脂肪乳营养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抑制和营养不良状况中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胃癌患者由于手术前长期进食不足,手术创伤应激导致术后患者代谢率增高,术后胃肠道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变化等原因均导致营养不良状况加重,严重影响术后创口愈合、蛋白质代谢和机体免疫功能,加重病情程度和预后不良状况。同时,胃癌术后常伴有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抑制。因此,胃癌根治术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需采用营养支持治疗。大量研究证实,以橄榄油、大豆油为基础的长链脂肪乳因富含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机体造成不良的免疫效应。本研究采用中长链脂肪乳代替长链脂肪乳,以充分避免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机体的不良效应,同时在提高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中的效果更优。相关研究显示,肠外营养治疗期间,含中长链脂肪乳营养并不影响机体辅助性T亚群数量,同时在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术后患者中长链脂肪乳肠外营养治疗期间均不会导致辅助性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长链脂肪乳是常见的免疫中性脂肪乳,已有研究提示长链脂肪乳(克林诺)中的橄榄油具有改善机体淋巴细胞凋亡和坏死,但关于不同脂肪乳营养对胃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研究罕见。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前,两组营养免疫球蛋白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7d全部患者营养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均明显高于手术前,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全部患者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手术前,其中中长链脂肪乳营养患者上述指标(除CD4+/CD8+比值外)均明显高于长链脂肪乳营养患者,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长链脂肪乳营养患者。提示两种脂肪乳营养剂均具有促进免疫球蛋白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的恢复,其中中长链脂肪乳营养剂免疫功能改善效果更佳,可能与中长链脂肪乳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有关;同时,手术后7d全部患者营养状况指标(ALB、PA和TF)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前,其中中长链脂肪乳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长链脂肪乳患者,与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全部患者Hb水平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可能为胃癌切除术中出血导致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因此,中长链脂肪乳营养在改善胃癌术后免疫和营养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综上所述,与长链脂肪乳相比,中长链脂肪乳营养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抑制和营养不良状况中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