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福林 | 乐为家乡写春秋 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刘建生《青春步履》散文集作序

 时光捡漏 2020-11-25

编者按

刘建生系凤翔县作协理事、宝鸡市作协会员,《青春步履》这本散文集初稿收录了他写作30年来在“中国散文网”、《陕西青年》《宝鸡日报》、宝鸡广播电台、《凤翔视窗》发表及各级各类征文获奖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初稿送凤翔籍中国作协会员马福林老师审阅后,马老师欣然作序——《乐为家乡写春秋  一枝一叶总关情》。

《青春步履》散文集因种种原因尚未出版,但马老师的序言写得情真意切,饱含对凤翔文学的关心和扶持,饱含对凤翔文学新人的厚爱和教导,饱含对文学爱好者的勉励和期待。

集子未及面世,序言提早推发!编者以普通文学爱好者的身份向马福林老师致谢!感谢马老师对凤翔文学的支持和关爱!预祝刘建生老师的《青春步履》散文集早日付梓,为凤翔文学再添华丽篇章!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佛教对人生三重境的描述,与我认识刘建生的过程有些相似,缘于文学,识于文学,知于文学。或许,还因为共同的职业。我们曾在同一小学任教,且时间都是两年,尽管年龄上我长于他二十年,任教时间先于他二十年,但无碍于我们的相识和相知,上帝还是安排我们在二十年后相遇。当然,最终是要感谢神圣的文学,如果不是因为文字,连万能的上帝都找不到安排我们见面的理由。

我是凤翔走出的作家,是故乡的乳汁哺育了我,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与我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也深深地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是故乡人民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用坚韧不拔、无坚不摧的奋斗精神,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生发了耀眼的光辉。如果说西凤酒是凤翔文化的代言人,凤翔泥塑便是凤翔文化的形象大师。近年来凤翔泥塑亮相中央电视台和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向世界展示了凤翔古老的地域文化。与此同时,凤翔本土文学创作也不甘示弱,犹如雨后春笋般频频亮相于陕西文坛。作协主席鲁旭一马当先,创作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足以影响凤翔文学创作的长篇小说《风流街》。一石激起千层浪,袁五省的长篇小说《情缘》、乔凤琴的长篇小说《蜜月》、魏晓婷的长篇小说《伤城》相继面世,连连在凤翔文坛掀起波澜。李喜林、杨舟平等多名作家的多篇作品在省内外文学作品赛事中屡屡获奖,更是锦上添花,让凤翔文学创作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绝无仅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兴盛时期。刘建生新作《青春步履》就是乘着这股清风应运而生的,当为如火如荼的凤翔文坛再添新景。

人生短暂,岁月匆匆。人的青少年时期犹如轻舟行江,不经意间已在身后。这真是一段值得记忆的光阴,是步入人生后最为关键的一个重要时期,既是身体和思维的成长时期,也是知识和智慧的成长时期,更是事业发展的准备时期,于未来的人生走向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意义。这个时期的人生最富有生机和活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望,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富于幻想,敢于探索且勇于实践。一个人从最初的一无所知走向成熟,由弱小变得强壮,由混沌变得智慧,其间充满竞争和变数,输了这段光阴便输了整个人生。青少年时期承载着储备知识和放飞理想的重要使命,对人生走向和命运具有决定意义,赢得起而输不起。这个阶段的建生无疑是优秀的,是主动的,是努力的,是成功的,为他的人生走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也赢得了他放飞理想的天空和时机。

刘建生是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意识的人。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了只属于自己的人生。生于贫穷而不甘于贫穷,身处福地而不沉于安乐,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实践,为了理想,也为了生活。眼前是美好的憧憬,身后是深深的屐痕。

建生是个有心之人。他善于行走,更善于观察。对生他养他的这片皇天厚土充满感激之情,满怀深情地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不辞辛苦的记录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家里家外,城里城外,山里山外,天上地下,皆在视野之中。小到看电影、看社火,大到秦文化、中国梦,皆在描绘之中。他意在记录自己的青春,却为凤翔大地描绘了一幅灵动的时代画面。透过这幅全景图,你不仅可以看到凤翔的昨天和今天,甚至可以想象她的明天和未来。

建生是个具有笃厚感情的人。他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倾入了深深的爱,为她痴,为她狂,为她讴歌,为她抒情。在他的眼里,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城镇都是一处风景:去柳林寻梦,去蝴蝶谷踏青;怀古净慧寺,抒情王家崖;畅饮西凤酒,醉看东湖柳,寓情于景,抒情于书。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浓墨重彩,通过手中的笔,纵情挥洒了对家乡的情,对家乡的爱。

建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从生他养他的父母到授业解惑的老师,从儿时的玩伴到成人后的好友,从近在身边的邻居到素不相识的路人,无不在他的记忆中。特别是对几位老师的回忆尤为感人,几十年前与之交往的细节依然记忆犹新,这是难得可贵的。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必是善良之人,仁义之士。只有善良之人、仁义之士才最有可能成就辉煌、建功立业。

建生是个喜欢思考的人。学而不思则罔,你读过万卷书却不曾思考,你走了万里路却忘了观景,你那书便是白读了,那路也便是枉走了。刘建生读的书算不上很多,人生阅历也算不上很丰富,生活圈子也算不上很宽泛,但他一直在思考,在探索,这便与他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可以说,他的人生方向是清晰的,他的前行脚步是沉稳的,他不但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而且清楚该如何走。有关人生的思考,在书里占有最多的篇什和文字,应该是人生屐痕的最好佐证。生命的质量与长度没有关系,活得明白才是人生正道。

文学神圣而崇高,光芒四射,魅力无边。通向成功的道路却充满艰辛,想要功德圆满,还需建生坚持不懈的继续写下去,在叙事方式和写作格局上有所突破。有志者事竟成,希望这不是建生的最后一部著作。

一家之言,难免偏颇,不妥之处,还请建生见谅。

END

马福林 | Ma Fu Lin
作者简介

马福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西北电力新闻中心主任,《西北电力报》总编、《西北电业》主编,著有六本文学专著,有多篇文章被报刊转载和收编入书。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