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最大的一场劫难,源于“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误解与歪解

 tjboyue 2020-11-25

太极拳最大的一场劫难,源于“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误解与歪解,为什么这样说呢?

通常的理解,太极拳的“开展”就是拳架的开展,练大架子;“紧凑”就是小架子;或者说是“大圈”、“小圈”。这样的理解就是流于文字的表面和外形,与内家拳理论不般配,也不是武禹襄太极拳理论的原本含义。

一失足成千古恨,由此造成了太极拳的表面化、变质化,成为太极拳传承上的最大的一场劫难,并造成了无法逆转的局面。

太极拳理论中“开展与紧凑”之原义

《十三势行功心解》曰,“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气以直养而无害,就是虚无的气势,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养气就是神气鼓荡,涵养内在的气势。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即是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那么“先求开展”就是,不在样式的大小,而是以腰行拳,筋骨、内劲的由内而外的开展气势,

“后求紧凑”,就是“劲以曲蓄而有余”了 。

把“开展”理解为架式的放大,练大架子,练大圈,是则是矣,只是练了个皮毛,离筋骨、内气的鼓荡相差太远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看王芗斋是怎么创拳的。

论民国时期的拳学大宗师,首推王芗斋,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创立“大成拳”。王芗斋用站桩法为入门功课,手脚不动,全用“以心运气,以气运身”之法,开展筋骨内劲,称为换劲,这是最直接、最高效、最难的“先求开展”之法,也是完全避免了练空架子、空耗光阴的弊病。

由此,也证明了内家拳的“先求开展”,绝对与外形架式大小无关。

以站桩为“先求开展”,以行步动桩“后求紧凑”,拖拉步、趟泥步的动功、行桩都是求紧凑、举动轻灵也。这是大成拳的入门之法。

开展与紧凑只是内劲的开与合,外形上都是小架,以身行拳,以身运手,重内不重外。

太极拳重内不重外,以身行拳,以身运手,都是一个小架,贴身短打,才有后发先至、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慢,都是手伸的长、远,用的是手臂力;太极拳则以身运手,手越贴身近,劲越大。所以,开展与紧凑只是内劲的开与合,外形上都是小架。

大架子只是练了个皮毛,练不了筋骨内劲。

开展与紧凑,就是易骨、易筋、易髓之道

开展就是筋骨、神意、气势一齐向外开展,紧凑就是筋骨内劲一齐向腰脊收敛。也就是开与合,开则俱开,合则俱合。小架以身行拳,周身揉拧,筋骨、内劲、气势一开俱开,极柔软又极坚刚。与外形的架式大小没有必然关系。

真“开展”就是易骨、易筋之道,不经一场辛勤苦痛、向死而生的心志,是完不成这个功课的。如果只是外形架式的放大,练成大架子太极拳,轻缓柔和,不经历一番磨砺,终生也完不成易骨易筋的功课,也就得不到太极拳应有的返还青春的健身效果。

当这样的大架子太极拳泛滥,成为传播的主流的时候,就是传统太极拳的一场大劫难。

太极拳的原创期,第一代武禹襄、杨露禅,第二代李亦畬、杨班侯,都是一个架。只是民国以后出现了大架,原始的拳架才被称为原始小架,秘传架。

再后来,评论武氏小架都说什么“干枝老梅、形如木偶”,我对此充满怀疑。古人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看武禹襄的拳论,气势如虹,畅达圆活,并非刻板之人。比如说长拳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说十三势“气遍周身不稍滞、满身轻利顶头悬、屈伸开合听自由”;“懂劲后,愈练愈精,渐及从心所欲”。这样的神情气度,怎么会打拳如“干枝老梅、形如木偶”呢?

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大概只有郝为真的“打拳如水面行走”,才是最真实的写照吧。

这就是后人的浅陋了,把开展与紧凑完全的理解错了,把开展误解成表面的架式放大,而把紧凑理解成作茧自缚、举动维艰了。这是“修正主义”啊!

当开展与紧凑,阴阳相济,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融为一体的时候,就是极柔软又极坚刚,就是行若无事,自然而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