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子友——疫情过后要谨防三个陷阱

 老兵原创之家 2020-11-25

疫情过后要谨防“三个陷阱”

       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突如其来的新冠状肺炎疫情,阻断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势头。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滑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疫情之下,使本就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变得更加复杂,我们面临着抗疫和经济下滑的双重压力,前行的道路上陷阱重重。突出的有以下三个: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不定的一种状态。

        出现这种状态,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有:巴西、阿根廷、菲律宾,墨西哥等。

        必须看到,中等收入和“陷阱”沒有必然的联系。其后面的本质说明,增长问题实际上就是发展问题,可持续增长后就是可持续发展。我国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正是不断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促进经济不断增长的。在处置当前疫情时,我们积极进行复工复产,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挑战现存的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

        这种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的成就急剧崛起,震惊了陆地强邻斯巴达,双方之间由威胁和反威胁,接着就是对抗,最后导致战争。在双方长达30年的战争后,两国均遭毁灭。后来人们发现,自此1500年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事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当时德国统一后,取代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1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映,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针对这种说法,总书记2015年访美时,在欢迎晚宴上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明 朝 陷 阱

         明朝陷阱,是指为了规避短期风险而导致长期的更大风险,在没有崛起之前就开始衰落。

        明朝是世界上海洋时代的开始,当时中国政府和民间的海洋力量皆为世界第一,如郑和七下西洋和猖行于东南亚一带的海盗,就代表了当时政府和民间的海洋力量。但后来因朝廷受意识形态和一些既得利益的阻碍,使中国在此后数百年间把自己封闭起来,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内陆国,最后成为西方海洋国家的階下囚。

        当然,我党现在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务实政策,与明王朝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闭关锁国,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我们也应吸取历史的教训,不忘前车之鉴,方能砥砺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