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之行总结

 终身跨界 2020-11-26

今天凌晨十二点多,落地合肥新桥机场。本次日本之行圆满结束。

昨天中午十一点半退房,然后去附近吃午饭。

一碗拉面920日元。标配两个勺子,其中的漏勺国内的火锅才能见到,我还没有见过单人快餐配备漏勺的。这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带来很大的方便。由此可见国内的商业竞争有待于在内容和服务方面进一步升级。

一如既往的人山人海

吃完午餐,乘坐大巴赶往机场。50分钟行程,距离大概也就只有40公里左右吧。车费1550日元。

天气不错,天空又显蔚蓝。云很白、很浓密,大有白云压阵的感觉。


上了高架桥,拍下的建筑更加靠近了

大阪的建筑单体面积都比较小

上传照片是件颇费心力的事,我要确保大家看到每一张照片的顺序,与我看到和拍摄的顺序一致。

日本大巴的座位,明显比较宽松。坐下之后,腿离前排还有很远的距离。

这是什么样的天空和白云

临近港区

依稀看到一排游艇

没想到大阪的郊区,也有化工厂。不知道冒出的是什么样的烟或者蒸汽。但蔚蓝天空说明了一切。

三井化学

到达大阪关西机场

机场其实是在海的中间

进入机场

快到值机柜台的时候,看到一排好长的队,在想这是干嘛的?等我走到柜台一问,这一长队就是我需要排的排了半小时的队。这里吐槽一下东航,居然没有开通自助值机。

登机口需要坐摆渡车。大阪关西机场的摆渡车是地面轨道车。美国拉斯维加斯机场的摆渡车是地铁。而国内都是大巴。

上飞机之后,发现前排有一个和我一样喜欢在飞机上看书的人。

我选了靠窗的座位,这样得以更多的拍照。

下面那一小块陆地,就是机场。

这片金黄仿佛一注沸水,融化满天冰霜


天色逐渐昏暗

我们乘坐的飞机自东向西飞行,仿佛迎着太阳奔跑的夸父,前方是光明,身后是黑暗,只消速度放慢一点,就会很快被光明抛弃、被黑暗吞没。

照片有点多,每一张都有独特之处,实在难以取舍。

本次日本之行一共七天,这是我第二次到日本,第一次只有短短的半天。

七天时间,到过神户、京都、奈良、大阪四座城市,跑了一次马拉松,游览了日本的名胜古迹,也体验了大阪的国际都市,很完美。

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明显高于国内的,直接体现在物价上。物价高,也就意味着劳动创造的价值高。日本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一万多人民币,大概是国内的两三倍。日本的交通费用大概要相当于国内的四到五倍,出租车更贵。日本的饮食费用,也是国内的两三倍。反倒是房子和车便宜。日本的房子按使用面积计算,大阪七十平方米使用面积的公寓大概一两百万人民币,这与国内二三线城市相当。日本车的价格大概相当于国内的60%。

以稻盛和夫、盛田昭夫、柳井正、铃木敏文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家,崇尚奉献、精于管理,创造着属于日本的企业奇迹,也影响了一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日本各行各业的工作和服务水平明显高于国内,从业人员更敬业、更专注。就像对于日本汽车先进性的评论,工人平均水准很高,工作时精益求精,使得每一个零部件都精准到极致,组装在一起,就是一辆质量特别优良的汽车。而国内汽车制造中,工人都满足于允许误差的最大值,组装在一起,就是一辆各方面都一般的车。

在我看来,国内和日本的差距,就在各行各业最普通的工作者。

日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急缺,服务行业有很多的老年人从业者。中国正在走上这样的路。

日本社会稳定,向来不擅长甚至排斥创业(孙正义除外,他是日本的异类),日本的企业崇尚终身制,这也就意味着年轻人没有快速上升空间。在这一点上,与美国和中国相反。世界著名的创业公司,这么多年几乎没有日本公司。日本人擅长的是微创新,在细节方面做到极致。这一点与欧洲特别是德国很类似。

对日本的感受,独特的地理和历史因素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国度。这是一个发达而成熟的社会,有太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每一个愿意思考、谋求发展的人,都应该来一次日本。

但对我而言,日本很值得去,但并不喜欢,可能有情感因素,也可能并没有。也许近几年我都不会再去日本了。世界很大,国家很多,值得去还未去过的国家,至少还有二三十个。

最后是每天都有的一段话:

如果关注了这个公众号,那就请定期来看看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觉得写得挺不容易,那就请点赞。

如果觉得公众号内容有共鸣或者有错误,那就写下你的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