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以,“帽正”该不该被留下?

 传统服饰 2020-11-26

给最近正在玩的游戏写一点服饰考据,因为发现“一锅端”还是有难度的,所以单独的小零碎(比如本文)和流水账交叉进行,主要看我写的欲望,随时弃坑……

在之前的一次更新里,提到游戏人物里的“帽正”被去掉了。

△ 游戏截图

“帽正”一般指的是缀在帽子前面中间的装饰物,多用玉石之类的材质制作。

从修改“帽正”这一点来看,这个游戏的画师对古代服饰几乎没有认知。因为“帽正”这东西和纽扣、大袖、束发、左右衽一样,是一种认知进度的标记物。刚接触古代服饰的时候,新奇又无知,还好炫耀,所以会记一些特别简单的可以快速装X的内容(往往都是偏执而错误的)。比如古装剧里的人领子交叠一定要是“y”,交叠方向如果反过来就可以指责这是把蛮夷和死人的衣服拿出来穿;还有看到非清代剧衣服上有盘扣,披头散发,这些都可以拿来口诛笔伐。而“帽正”身上的印记就是非清代不可出现,尽管这个游戏的历史背景不详,明代人物偏多一点,但肯定不会是清代,大家对于清代的认知还是比较特殊的。

目前看起来得到修正的主要是一个叫“严大人”的NPC,去掉了纱帽上的“帽正”并且添加了“补子”,明代官员服饰的特征感变得更为明显了。

△ 左边是修改前,右边是修改后

△ 明代,十同年会图卷(局部)

明代官员“常服”就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比如首次采用补子来区分级别(扩展内容见《那些绣在前胸后背的图案,是哪里冒出来的创意?》),又比如纱帽的帽山比较圆润、帽翅比较粗短。

但明代的纱帽是没有帽正的,不仅明朝没有,就算到了清代的戏曲舞台里,纱帽依然是没有帽正的。整体形象依然是比较朴素,只是在帽翅上加了一些装饰。

△ 清代戏画

但在影视剧里,它们却都被增加了额外的装饰。这主要还是古装设计师很容易有“画蛇添足”的心理,即便如今流行“性冷淡”风,依然会忍不住添加一些不知所谓的零件。

去年才播的《大明风华》,“帽正”就特别明显,帽翅的形态也不太标准。(强烈怀疑游戏是按照这个画的)

△ 《大明风华》剧照

△ 游戏图

更早之前播出的明代剧《大明王朝1566》在纱帽上就更加不忍看了,虽然没有加帽正,但装饰添加的更多。

△ 《大明王朝1566》剧照

还记得前不久的那篇《在我们这里,中状元是要拉出去游街的!》里黄梅戏电影《女驸马》的剧照么?里面的纱帽就有两个“额外”添加的装饰,一个是“帽正”,一个帽沿的装饰,正好对应上面的这部剧。

△ 《 女驸马》1959

这个游戏虽然把其中一位NPC的帽正去掉了,却依然保留了其他几个人物的帽正,以致于我怀疑制作团队是不是听了某个人的建议但没听全。

比如特殊人物“包拯”的幞头装饰就和女驸马里的一模一样。

△ 游戏截图

包拯这个人物最让人眼睛跳戏的其实不是“帽正”,而是他整体是个四不像。

宋代的幞头应该是比较方正的,但游戏里拼接的是明代的纱帽,帽山是圆弧的。而明代其实是有继承宋代幞头的那种公服用的展脚幞头,但由于公服在明代的使用率比较低,而展脚幞头又比纱帽威武,所以它在容像里常见搭配常服。很明显,游戏的画师就是被这种搭配带跑偏了,但画师又没能区分展脚幞头和纱帽,所以画成了奇怪的混搭体。(关于这部分的区别详见《来做个细节控,聊聊不让我穿我偏爱穿的明代「公服」》)

△ 孔府旧藏 展脚幞头

△ 展脚幞头搭配蟒袍

戏曲的展脚幞头(相貂),很明显就是延续了明代的这种“错误”的搭配,但也可以看出此时的展脚幞头也没有帽正。

△ 清代戏画

不难发现,明代和戏曲的展脚幞头那个“脚”并不像宋代那么完全平直(明代容像里其实两种都有),而是有一些弯折,这在游戏特殊人物秦桧(后改名为“秦南归”)里出现了。包拯和秦桧虽然不完全是一个年代的人物,但对于古装设计来说是很容易被合并为同一时期的。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可以采用同一套服装设计方案。

△ 游戏截图

秦桧的巾帽更是古怪,它看起来是个展脚幞头,但主体形态却更像是方巾。方巾戴在脑袋上,由于脑门的支撑,有一些会在头顶呈现一个收缩的褶皱。当然不是说画师灵感来源于此,只是说形态相似。

△ 松江邦彦画册局部

时常可以看到有人举出反例,证明清代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帽正”的证据,其实就是出现在明代的一些巾帽上。

△ 徐渭画像

△ 吴伟业画像

我还是比较能理解很多人拼命想证明“帽正”在清代以前就存在的迫切心理,因为古代巾帽应该存在“帽正”在很多人在意识里才是完整的,看到没有“帽正”的形象反而觉得缺了什么。很多时候在网上争吵某个东西是不是存在,并不是找寻历史答案,而是一部分在争夺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尤其这些行为已经先于论证作出了,犹如离弦的简只能证明成功,不允许失败。

但很明显明代时期存在的证据只存在于便服里,像纱帽这样的官服里是不存在的。所谓便服,那就只有约定俗成的穿着习惯,并不存在严正的礼仪规范。它本身就是比较随意的。

比如我们觉得一定会有帽正的瓜皮帽,其实常见的也是不带帽正的。比如光绪帝画像里,还有载沣的照片里都可以看到装饰华丽的“帽正”,清宫旧藏的一些如意帽里上却并没有,还有一些则可以看到脱落的痕迹。

△ 光绪帝画像

△ 载沣照片

△ 石青色缎穿米珠灯笼纹如意帽,清光绪

△ 可见帽正脱落痕迹的如意帽

到了民国照片里,素黑的瓜皮帽上,帽正依然不算标配。它应该属于便帽里可以额外添加的装饰,也算是财力的某种炫耀。

△ 民国照片

如果将“帽正”的词义扩大,将任何装饰在帽子前部的都算在内,那显然就不止于明代了。毕竟帽子上的装饰位置有限,前方正中显然就是首选位置。比如《笼冠与貂蝉:盖在古代官吏头上的政治艺术》里提到的金珰就是装饰在这里,很显然它别有流源,与后世的“帽正”关系不大。

△ 通天冠上的金珰

另外一种见于明代巾帽的,是直接做在巾帽上的装饰,呈现对称布局,装饰图案会在前方中间集中展示。这种情况也应该区别于“帽正”,从清宫的如意帽可以看出,“帽正”不仅是额外缀加的,很有可能还是方便换取的,和直接在帽子上加以装饰完全是两个路线。

△ 明代容像里帽子上的装饰

清宫戏画里可以明显看出这两个路线,装饰繁复的巾帽,以及额外缀在巾帽上的类似玉石的装饰物。

△ 清代戏画

从平面视觉看来,两者的确很相似,做成实物区别还是大的,比如前面拿来举例的《大明风华》和《大明王朝1566》正好分属于这两者。

明代时期有一本《汝水巾谱》,里面展示了很多设计奇特的巾帽,不少都可以在容像里找到实物印证。很显然这种才是后世使用各种工艺装饰巾帽的流源之一,戏曲里的巾帽百花齐放,明代文人对于巾帽的设计应当记上一份功劳,但这和“帽正”的关系则需要另外论证。

△ 《汝水巾谱》

其实当“清代之前无帽正”之类的结论被抛出来以后,这个结论本身是很危险的,因为想要打破它是很容易的,毕竟“证有易证无难”。我也从来相信,古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即便结论牢不可破也难保没有几个“创新者”被记录下来,那就很难说清楚了。

但如果最终的结果是奔着“求真”而去,而非已经发生的行为寻找借口,那么就应该更理性地去分析。还记得一开始的时候我说“帽正和纽扣、大袖、束发、左右衽一样,是一种认知进度的标记物”,因为当我开始认识到这些东西的情况绝非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并且我努力尝试去把它说清楚,我就往前多认知了一点。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传统服饰】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